黑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小勇在亲友聚餐时拒绝使用公筷(注:公筷可防止可能的疾病相互传染,用于夹菜,但不用于吃饭的筷子),当表弟劝说他时,他镇定地说:“亲友之间不用,再说用不用公筷是我的自由,你就别管了!”小勇的话说明他没有认识到(     

A.遵守规则只能靠自律

B.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C.建立规则的目的就是限制自由

D.不遵守规则必然违法

2、阅读漫画,对漫画中孩子和妈妈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孩子应该对自己负责②孩子的潜能得到了充分发掘

③妈妈没承担好相应的责任④孩子应该学会感恩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3、下列案例中当事人的诉讼行为及其类型对应正确的有(     

序号

案例

类型

高某不服交通管理部门作出的处罚,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行政诉讼

某公司违背合同条款,辞退员工林某,被员工林某提起诉讼

民事诉讼

张某和亲兄弟发生财产继承纠纷,不得已将亲兄弟起诉至法院

刑事诉讼

王某当街持刀抢劫,抢劫财物数额巨大,被起诉至人民法院

行政诉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10月9日,中央政法委在京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共有49位勇士光荣上榜,其中为救落水少年不幸遇难的潍坊汉子杨传义上榜。这名在新疆舍己救人的山东汉子,用生命完成了最后的托举,将生的希望给了少年。这启示我们(     

①见义勇为作为高尚的品质,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扬

②见义勇为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③见义勇为就意味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④作为未成年人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对下列人物故事的解读正确的有(     

①汉朝的季布十分重视承诺,乡亲们都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体现了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北宋晏殊参加考试时发现考题是刚练习过的,便请求改换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品质,赐给他“同进士出身”。---说明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能够让我们赢得信任

③元代的许衡见到路边的梨树,即使口渴难耐也不摘取,并说:“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无主吗?”---告诉我们尊重他人就要考虑他人的感受

④桓荣是汉明帝刘庄的老师,明帝继位后“犹尊桓荣以师礼”。桓荣生病,明帝亲自登门探望老师,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启示我们要态度谦恭,做文明有礼的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近些年,不少高校都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分析学生每月的就餐金额和消费金额,判断学生的基本生活水平,对学生进行“隐形资助”,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补助公平和学生尊严之间的平衡,因而受到学生们的一致好评。这说明(     

A.关爱他人就一定要倾其所有,奉献全部

B.将贫困生置于大众目光下才能帮助他们

C.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考虑他人的感受

D.关爱他人,精神关怀比物质帮助更重要

7、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子女;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商店,我们是顾客;在景区,我们是游客……这说明(     

①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②社会生活中人的身份都是固定的

③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有不同的身份 ④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下面一组漫画人物的行为中,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在历史长河中,青年总是以不同的身份和使命践行着家国承诺。他们或以鸿鹄之志,书写英雄传奇:或振臂高呼,为保家卫国血染疆场:或赤胆忠心,为红色信仰慷慨赴死。青年以实际行动(     

①履行了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②佐证了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③彰显了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④说明了要维护国家利益就不能有个人利益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2023年7月,以“网聚文明力量,奋进伟大征程”为主题的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福建厦门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网络文明建设的规律。下列有违网络文明建设的是(     

①利用自身高超技术攻击他人电脑系统②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③将不明来源的链接转发至多个聊天群④将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转发至朋友圈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11、近日,中央军委印发《关于坚决贯彻习主席重要指示,加强军队党的领导、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通知》。《通知》明确,要把严守纪律规则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保证,落实到加强军队党的领导的各方面全过程。“要把严守纪律规则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保证”。这(     

①说明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②体现出有了纪律规则就能战胜疫情

③表明规则保障人们生活安康

④启示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鲁迅先生说:“一个人要想离开社会而生存,那正像人拔着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B.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个人

C.每个人应为社会发展创造财富

D.社会的进步与人的发展不可分

13、2023年8月18日起,柳州再添5条敬老爱老公交线路,不仅车辆的硬件设施对老年人很友好,还在服务提升方面优先安排经验丰富的驾驶员参与线路运营,关注老年群体乘车安全。关爱老人,开通敬老爱老公交线路(     

①给老年人带来温暖和希望②只是对老人道义上的支持

③有助于老人感受幸福生活④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图示法是揭示概念间关系的常用方法。下列图示反映关系不正确的是(     

A.

B.

C.

D.

15、情景对话:以下是发生在八年级(1)班的一段对话

小丽:“小华的一只耳朵听不见声音,我们叫他‘一只耳小姐’吧!

小华:“小丽,请你不要再这样叫我了,我不喜欢这个称呼。”

班主任:“小丽,你这样做是不对的,请你立刻向小华道歉!”

以上对话启示我们,尊重他人(     

①要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②要欣赏他人,给予他人积极评价

③要学会换位思考,考虑他人感受④不能因身体原因轻视、歧视他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以下观点能全面反映对话内容的是(     

   

爸爸通过某医院官方公众号,轻松完成专家门诊的网上预约,免去了来回奔波之苦。

叔叔在农村老家,可以利用手机在“云端”游览全国各地景区,足不出户尽享美景。

   

A.网络便利日常生活

B.网络保障医疗健康

C.网络释放消极影响

D.科技推动旅游发展

17、为整治互联网广告市场“关不掉、乱跳转”等乱象,2023年5月1日起实施的《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进一步对“一键关闭”情形进行了细化规定,增设了广告发布者的法律责任,强化对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这一文件的出台(     

A.是应对当前互联网乱象的无奈之举

B.表明网络具有虚拟、自主和欺骗的特点

C.能确保“关不掉、乱跳转”问题不再发生

D.是因为社会秩序的实现需要规则的保障

18、心理学研究表明,除了至亲好友之外,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安全距离约为一米。社会生活中的文明“一米线”能够(     

①避免混乱,保障社会秩序②规范行为,优化生活环境

③约束自由,限制合法权利④尊重权益,彰显社会文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五一”假期,兰兰游览中山桥时了解到,许多外地游客是在网上看到“兰州美景美食”才慕名而来的。“互联网+旅游”让金城众多景点成为“网红打卡地”,今年“五一”小长假全市累计接待游客464万人次,旅游收入超28亿元。以上材料表明网络(     

A.丰富民主方式,拓宽民主渠道

B.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C.为促进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D.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精致兰州

20、唱响时代的网络主旋律,在逐梦道路上与时代同频共振,应当成为每一个正能量建设者的标配。2023年9月30日是我国第十个烈士纪念日,中华英烈网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向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先烈们致敬。广大公民可以扫描二维码,选择寄语、献花等方式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针对上述材料,下列评论正确的是(     

①要传播网络正能量,助力网络文明建设

②应发挥网络优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要利用网络弘扬主旋律,培育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④网络主导社会发展方向,引领文化风尚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下列同学的做法属于“唱响时代的网络主旋律”的是(     

小东:将同学照片丑化后转发给其他同学

小智:针对城市建设问题,在政府网站提出建议

小凡:与同学发生矛盾,在班级交流群辱骂同学

小善:在短视频平台转发保护环境倡议

A.小凡和小善

B.小东和小凡

C.小智和小善

D.小东和小智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假期将近,一些高校替考一族格外“忙”。在替考群中,不时有人喊话找人“替考”。部分学生或因出去玩,或因未准备考试,花钱雇人替考。对于替考行为,同学们认识不一,有的人认为:替考虽违规违法,但情节不严重就无所谓。

而有的人认为:违背诚信原则,找人或帮人替考可成失信污点。请你针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辨析。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出,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学校应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班主任沟通热线等途径,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

有人说: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是对学生自由的限制,请你从自由与规则的关系角度对此观点辨析。

23、为了减少运输成本,李某采用“买短乘长”、购买进站和出站“两头票”的形式来逃高铁票。

判断:

理由: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   材料:2019年,我国正式开启5G商用元年,这意味着网络规模建设将全面展开.互联网为社会公众提供了自由发表意见的平台,但也带来了负面影响:网络谣言和网络诈骗越来越成为影响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一大问题;“低头族”因网络依赖症而疏远了现实中的人际关系……

阅读材料回答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合理利用网络?

25、某中学在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准备以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为主题,开展一次宪法宣传活动,让广大师生重温宪法条文弘扬宪法精神、深化宪法理念维护宪法权威,并以此推动平安校园的建设

(1)请你为该校开展的宪法宣传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2)请你为该校开展的宪法宣传活动写出必要的宣传要点

(3)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怎样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呢

 

26、小时候我们与父母无话不谈,特别是遇到高兴和难过的事情都会告诉自己的父母,可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你学会将一些心事藏在内心深处,不愿意告诉他们。父母会觉得你开始不听话了,但也有人说你在不断长大。没有秘密长不大这种说法你认为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共10分

 

27、了解材料相关内容,并参与作答。

  2017年12月4日是我国第17个全国法制宣传日。为了配合法制宣传,加强对学生及社会公民的宣传教育,八年级某班同学结合所学知识,自发的收集相关资料,组织了一次学法守法宣传活动。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订一个标题。

(2)如果让你组织学校开展守法宣传活动,你会采取哪些形式?(试举两例)

(3)如果需要你搜集相关资料,你会采取哪些方式?(试举两例)

(4)请你用一句话谈谈对宪法的认识

28、如果需要你在网络上传播正能量,你会怎么做?你会传播哪些正能量?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