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1月28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材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旗帜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引领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强大思想武器

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指引中国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称霸全球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这句话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A.个人离不开社会,因为社会为个人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条件

B.社会的全面进步与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密不可分

C.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D.社会离不开个人,因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

3、日常生活中,有人会随口答应别人的请求:“没问题,这事包在我身上!”很多时候“没问题”成了“大问题”,因为这个问题他根本解决不了,这告诉我们(   

A.生活中时时有承诺

B.人与人之间是一种承诺的链接

C.承诺时应量力而行

D.兑现承诺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4、“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一群平均年龄77岁的爷爷奶奶借助短视频、直播等网络方式传播知识与文化,将毕生所学毫无保留授以他人,被授予“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只有获评感动中国人物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②他们的行为是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亲社会行为

③关爱他人、服务社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法定义务       

④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为更好推动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南京市组织长江护鱼志愿行动。青年志愿者开展禁渔宣传,并义务进行江边巡查,为保护母亲河贡献青春力量。对于志愿者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①长江禁渔计划有利于建设美丽中国        ②是一种服务和奉献社会行为

③是积极参与民主生活的具体体现            ④不言代价与回报,体现了社会责任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下列两则新闻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新闻一:广东湛江一住宅楼突发火灾,一名6岁男孩被困阳台,多名热心群众借助工具在货车顶上搭梯成功救下男孩。

新闻二:内蒙古医科大学应届毕业生张善荣发现一名老人晕倒在地,他果断上前施救。

A.热爱劳动

B.关爱他人

C.爱岗敬业

D.艰苦奋斗

7、下列行为中属于没有认真履行好自己学生责任的,是(   

①轮到自己值日时提前逃跑②答应报名参加运动会

③课上乱讲话④不写作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小勇在亲友聚餐时拒绝使用公筷(注:公筷可防止可能的疾病相互传染,用于夹菜,但不用于吃饭的筷子),当表弟劝说他时,他镇定地说:“亲友之间不用,再说用不用公筷是我的自由,你就别管了!”小勇的话说明他没有认识到(     

A.遵守规则只能靠自律

B.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C.建立规则的目的就是限制自由

D.不遵守规则必然违法

9、一位盲人夜晚总是提着灯笼走路,许多人都不理解甚至嘲笑他。他说,我提着灯笼,一方面照亮了别人,另一方面也使自己不被他人撞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A.要关心帮助弱势群体

B.帮助他人就一定能得到回报

C.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

D.关爱他人就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10、对如图漫画《伤自尊》理解正确的有(     

①尊重他人需要我们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学会换位思考

②漫画中的贫困生会更自尊

③将贫困生置于媒体聚光灯下,有利于他们获得更多帮助

④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④

11、如遇所示情况,青少年应(     

   

A.忍气吞声,任由父母打骂

B.坚决反抗,愤怒离家出走

C.辱骂父母,与父母进行暴力对抗

D.求帮助,用合法方式维护权利

12、劳动体验和研学旅行使我们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到社会的大课堂去见识世面、施展才华、增长才干,磨炼意志。这表明(     

①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②中学生要全力奉献集体、服务社会

③感受社会生活对中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④亲社会行为在社会实践中养成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3、近年来,在国家实施“互联网十政务”推动下,各级地方政府举办的“网络问政”节目,官员近距离与网民对话,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这表明网络问政(     

A.有利于公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B.拓宽了公民行使监督权、建议权的渠道

C.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了新平台

D.能够有效解决公民生活中的各种难题

14、古诗文中往往蕴含着大道理,下列古诗文与其蕴含的道理对应正确的是(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换位思考

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学礼仪,也能成为有道德的人

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礼貌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④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要做社会主义道德的践行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5、下图中老人和儿童的善举表明(       

   

①只有捐款才能体现爱心               ②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

③关爱他人,要尽已所能               ④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因侵害长津湖战役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网络大V罗某被海南省三亚市城郊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在新浪网和解放军报等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罗某所受处罚的法律依据主要有(     

①刑事法律规范②行政法律规范③教育法律规范④民事法律规范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17、中学生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下名言警句及解读对应合理的是(     

①“敬人者,人恒敬之”——遵守社会规则,学会自强自律

②“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会欣赏他人,看到他人优点

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人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换位思考,做到尊重他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8、奋斗成就使命,实千托起梦想。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     

①团结一心,发扬实干精神②安心等待,不必为此奋斗

③一代代人埋头苦干和接力奋平④每个人在各自的岗位上付出辛勤和汗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应该(     

①装作不知道,以防他人的打击和报复

②及时向国家机关或公安机关报告

③积极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为国家安全机关执行公务提供便利条件

④与我们青少年无关,是大人的事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八年级一位同学说:“是我自愿选择的责任,我承担;不是我自愿选择的责任,我不用承担。”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这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

②有些责任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我们仍然要为它们承担责任

③这种看法是正常的,不是自愿选择的责任无需承担

④不是自愿选择的责任,想承担就承担,不想承担就算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火火收集到:2021年3月5日两会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人民日报(摘登)版中,“创断”出现了45次,“科技”出现了24次。从事创新工作的人们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赞扬,而妈妈是这个城市的环卫工,总是在认具工作的时候被别人当作教育孩子的反面典型:“看见了没?不好好学习,你以后也得扫大街。”

对此,他认为,只有进行科技创新的脑力劳动者,才值得表彩。我们应该向脑力劳动者学习。

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辨析。

22、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和立场,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谋求绝对的公平。( )

23、判断说理

(1)下图这个孩子的行为。

判断:

理由:

(2)寒潮来临前,班主任在班级群里提醒家长让孩子穿足衣服,注意保暖。

判断:

理由: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亲社会行为有什么作用?

25、面对点燃煤气罐的歹徒,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公安局刘佐派出所所长陈建中,只身闯进室内,身中14刀后将歹徒制服,成功消除险情。公安部政治部主任批示:请向陈建中同志表示亲切慰问,要想方设法为陈建中同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使其早日康复,要组织学习宣传陈建中同志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大无畏的英雄精神。

“促进公平正义,护航美好生活”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正在进行中,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请您为本次活动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2)我们青少年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3)公平一直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而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发展教育事业是我国政府治理与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请你列举近年来我国为促进教育公平所采取的措施。

26、   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小丽上初一时,父母生了个弟弟。开始,她很失落,觉得父母把爱都给了弟弟,变得寡言消沉……但不久就调整过来了。看到爸妈照顾弟弟负担加重,自己便主动分担一些做饭、洗衣、扫地之类的家务。在学校她遵规守纪,学习也变得更加自觉,心想一定给弟弟做个榜样。不仅如此,她还尽量扮演好姐姐的角色,一有时间就照顾弟弟。

阅读材料后,你觉得小丽都有哪些角色?分别承担了哪些责?

角色

承担的责任

 

 

 

 

 

 

 

27、材料一国家教育部向全国中小学校发出通知,倡导全国2.2亿多名中小学生在老师或家长陪伴下收看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节目。它将传授适合中小学生避险自救的常识、技巧,教他们用知识守护自己的生命。这是经历了汶川大地震后,我国政府借助媒体加强中小学安全教育的一次有益尝试。

材料二我国每年都举行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然而,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仍然暴露了一些师生避灾知识匮乏、避险意识薄弱的问题,说明当前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

1这两个材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哪项权利的保护?1分

2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的原因是什么?2分

3遭遇危险时,你会采用哪些措施自我保护?3分

 

28、某校团委为进一步营造诚信建设的良好氛围,推动和谐校园建设,开展“诚信在我身边”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要求。

(1)请你说说校园里有哪些不诚信的行为。

(2)从诚信的角度谈谈开展“诚信在我身边”主题活动的必要性。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