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下列句子中,能体现与人为善和换位思考这一理念的是(     

A.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B.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2、2023年8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京发布了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小秦从中搜集整理了以下数据:

截至2023年6月网民遭遇网络诈骗情况统计表

项目

虚拟中奖信息诈骗

网络兼职诈骗

冒充好友诈骗

占比

38.0%

26.2%

21.1%

较2022年12月

下降6.0个百分点

下降1.7个百分点

下降4.4个百分点

以上数据说明了(     

①网民安全意识逐步提高   ②网络安全环境持续好转

③网络诈骗现象已完全消除   ④网络弊大于利要远离网络

A.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在社会生活中,尊重他人需要我们(     

①无论是陌生的人还是熟识的人都要尊重②尊重他人的人格

③根据他人家境的好坏决定是否尊重④根据他人财富的多少决定是否尊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习近平总书记到庆丰包子铺排队点餐,当收银的服务员结完账找零后,总书记对服务员说“谢谢”;当总书记就完餐,离开包子铺时,对服务员说“再见”“你们辛苦了”。你对总书记这些言行的看法是(       

①作为总书记,这些礼节是不必要的②语言文明、态度亲和的表现

③尊重他人的体现④有利于人际交往、社会和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中学生小林在放学时,看到离校门口不远的巷子里有人在抢劫过路的中学生,他默默记下了这些人的体貌特征并报警,在警察到来之前,他悄悄站在校门口隐蔽处提醒同学们不要走那条巷子。小林的行为启示我们(     

①遇到违法犯罪,必须勇敢斗争,不计代价

②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③要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力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④要在保全自己的前提下,尽可能帮助他人免遭不法侵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下图内容提示我们(       

违法行为分类

对社会的危害

受到的处罚

民事违法行为

相对轻微

承担民事责任

行政违法行为

相对轻微

受到行政制裁

刑事违法行为

严重

受到刑罚处罚

A.不犯罪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B.违法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C.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各种行为规范

D.一般违法行为是最严重的违法行为

7、下面一组漫画人物的行为中,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近年来,“小电驴”成为许多市民穿梭城市街头巷尾的代步新宠。但随之而来也产生了一系列闯红灯、逆向行车、不带头盔等不文明现象。江阴市启动电动车违法行为整治,向电动自行车不文明行为“亮剑”。该整治行动(     

①充分发挥了他律的作用②能完全杜绝不文明行为

③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④会限制人们的出行自由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③④

9、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国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下列能表现我国是“礼仪之邦”的有(     

①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②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③不学礼,无以立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漫画《新“盲人摸象”》启示我们(       

A.网络信息无限,学会挑选信息

B.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的知识

C.多角度获取信息,认清事物真相

D.网络打破时空限制,促进人际交往

11、河南“无腿少年”秦旭磊,为了出战亚残运会男子轮椅篮球赛,他一球一球地练,春夏秋冬地投。对此,秦旭磊付出的代价有(     

A.大量的时间精力

B.良好的自我感觉

C.赢得他人的赞许

D.获得知识和技能

12、《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的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这表明,劳动能让我们(     

A.掌握全部的生存技能

B.体会到社会的进步

C.丰富对社会生活的感受

D.充分体验社会生活,创造经济的效益

13、“打开网页,就等于与世界握手。”这句话说明(     

①网络无所不能②网络交往超越了时空限制

③网络交往很诱人,要多交网友④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A.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14、礼能体现的良好品质有(     

①尊重②谦让③与人为善 ④忍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2023年10月24日,为了保障被滞留以色列中国公民的安全,我国政府组织接回2100多名中国公民。这一温暖行动表明,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以(     

①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②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③以经济安全为保障 ④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出门打不到车?线上打车随叫随到;饿了不想做饭?外卖来送饭这些都体现了“共享服务”和“共享经济”,它们都是借助互联网技术打造的新的商业模式。这体现了(       

A.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B.网络为科技创新搭建新的平台

C.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D.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7、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这些身份是通过____确定的。(     

A.亲属关系

B.朋友关系

C.同学关系

D.社会关系

18、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光明。建设美好祖国,畅想美好未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脚踏实地、练就本领,为建设祖国做好准备②忽视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

③关心国家发展,为祖国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④共同奋斗,对未来充满信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下面漫画《失信黑名单》告诉我们(     

①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②诚信需要讲智慧

③失信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④要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东方甄选山西行”直播活动2023年5月在山西进行。直播团队在太原、大同、朔州、忻州等地,带领全国网友沉浸式“游历”云冈石窟、悬空寺、应县木塔、五台山、晋祠等地。他们一边饱含深情游览山西,一边品尝山西美食为山西美食带货。短短6天时间,伴随着五千年山西文化历史的硬核输出,上亿元的山西好物销往全国,同时,山西旅游热度持续上涨。这表明(     

A.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经济发展搭建新平台

B.网络拓宽了民主渠道

C.网络促进民主政治进步

D.网络丰富了民主形式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在道德与法治课前的新闻播报活动中,同学们了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在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修正案对刑事责任年龄相关规定作出调整,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情节恶劣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应当负刑事责任。

小兵对同桌说 “我们还是未成年人,只要情节不严重,违法也没关系,不会被判刑的。”

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22、20215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在全国人民深切哀悼之时,微信用户“南望山下”在微信群发布侮辱袁隆平院士的言论,造成恶劣影响,警方接举报后,迅速将该人查获。目前,该人已被朝阳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

小明看到此信息说:“言论自由有界限,不能诋毁英雄人物,我们要尊崇、学习英雄人物。”

请你对小明的言论进行辨析。

23、逃票、推销、踩踏座位、车内进食……诸如此类地铁陋习令人反感。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管理办法》明令禁止以上行为。对此规定,小王认为: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小李认为:有了规则就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

请你对以上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辨析。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新闻速递] 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12届第66号主席令,予以公布。

《民法总则》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民法总则》体现了法律的什么特征?

(2)《民法总则》第一条的规定体现了法律保护伞作用的哪些方面?

(3)《民法总则》第一条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表明了什么?

【出谋划策】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为宣传宪法,弘扬宪法精神,我校决定开展形式多样的宪法宣传活动。

(4)请你帮忙策划两种宣传活动的具体形式。

【践行法治】

(5)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宪法教育实践活动,我校团委决定向同学们发出“弘扬宪法精神,争做法治好少年”的倡议,请你把倡议书补充完整。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宪法与我们密切相关,宪法就在我们身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弘扬宪法精神,争做法治好少年。我们倡议:

(1) ;

(2) ;

(3) ;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

某中学团委

2017年4月24日

 

25、材料一2011年12月15日23时30分,陵川县杨村镇初级中学初一宿舍内,牛某等7人正在殴打秦某。起因只是琐事纠纷。牛某等7人拳打脚踢、使用木棍等工具对秦某进行殴打……

材料二2011年12月3日下午4时,在晋城市实验中学,李某纠集数人对同校郭某进行殴打,起因同样只是琐事纠纷。当晚7时,郭某回家的路上又被李某纠集来的9人再次殴打。殴打中将郭某的肩胛骨大动脉刺破,致使郭失血过多死亡。据了解,郭同学在汶川地震中,多次在学校和社会上捐款,每次见到流浪者,他都会给一定的捐助。

1两则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它有什么危害?3分

2请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为制止材料中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3分

 

26、2009年3月16日,长春女警王玉辉不顾个人安危救下了轻生女,当时尽管媒体和群

众一再追问,她并没有留下姓名,只是微笑着说:“我是一名警察.”事后短短两天时间,

“最美警花生死瞬间拽住跳楼女”的照片和视频开始在网上广为流传,几大网站跟帖评

论几万条。被网友誉为最美的警花……

(1)轻生女的什么权利得到了保护?

(2)在学校生活中,你是怎样行使自己的此项权利的?

(3)王玉辉救人的图片和视频在网上被转贴,是否侵犯了她的肖像权?为什么?

(4)假如你遇见了轻生女,你将怎样劝她不要轻生?

 

27、   网络走进了生活,改变了世界。2019年10月18日,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开幕,5G成为本届大会最大的吸晴点。“网络改变了世界”,但我们青少年要合理利用网络。

(1)为什么说网络改变了世界?

(2)沉迷网络会有哪些危害?

(3)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合理利用网络?

28、社会生活讲道德。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我们要努力做社会主义道德的践行者,共同创造文明的社会生活。

材料一   很多人都会自以为是地认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于是他们越来越不尊重别人,渐渐地,他们也就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了。后来,他们终于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

(1)我们应该怎样尊重他人?

材料二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我国自古就重视对青少年的礼仪教育,强调“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少时习礼仪”的必要性的认识。

(3)你认为“为人子,方少时”应当如何“习礼仪”?

材料三   2020年9月12日,陕西省第六届道德模范、陕西锦翔饭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陶锦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做餐饮这么多年,从一开始的每天几桌到现在的多家分店,不容易,全靠诚信经营。这也是我能将一个小店发展为‘全国绿色餐饮企业’‘陕西省餐饮百强企业’‘陕西省民族优秀企业’的秘诀。”

(4)材料三体现了教材的哪些观点?

(5)陶锦翔诚信创业的故事启示我们应如何践行诚信?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