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随着“人人公益”理念深入人心,公益活动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95后”“00后”。他们尝试通过参与公益项目或公益活动来反哺、认识社会。他们统被称为“公益少年”。关于做公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开阔眼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B.可以收获帮助他人的快乐,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C.可以增加生活体验,更多元地认识社会

D.可以吸引众多关注的目光,获得一时的满足感

2、2023年春晚歌曲《是妈妈是女儿》用隔空对话的形式,展示了母亲与女儿之间的深情和理解,让人感受到在生活琐事的包围中,始终有一盏亲情的灯火为自己守候,是多么令人幸福的事情。这启示我们(     

A.孝亲敬长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B.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体谅可以增进理解

C.亲子冲突是成长当中可以回避的问题

D.孝敬父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情

3、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建成了智慧执行系统,为破解“执行难”提供坚强支撑。加强与社会征信体系对接,与国家发改委等60家单位开展联合惩戒,对失信被执行人担任特定职务及出行、购房、投资等进行限制。这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②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③要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④不讲诚信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   

A.刑事违法性

B.应受刑罚处罚性

C.严重社会危害性

D.具有强制性

5、为保守国家最高机密,“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带领的研究团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使中国成为全球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这启示我们(     

①要从国家利益出发设计个人的人生规划②个人利益是具体的,公共利益是抽象的

③要有“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④要将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中国5G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故宫博物院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变化。近年来,故宫博物院推出《故宫回声》、《古画会唱歌》、云游故宫等十多个项目,让我们可以从多角度欣赏故宫、了解故宫。这些做法说明(     

A.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B.网络决定了文化的创新

C.传播文化不应受规则的约束

D.互联网大大促进了资本的流动

7、虽然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二者不完全等同。当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我们要(     

①为了个人利益,有时需要牺牲国家利益

②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③着眼长远、顺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④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中学生也是网络生活的参与者,我们参与网络生活应遵循的准则是(     

①合理利用网络、理性参与

②传播网络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④遵守网络文明公约、做合格的参与者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 兴调查研究之风,体察实情、解剖麻雀,全面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中学生应该(     

A.积极走进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B.遨游网络世界,搜集海量数据

C.质疑书本理论,亲身实践检验

D.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批判一切

10、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我们是父母的子女,是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是小区的业主……这说明(     

A.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B.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C.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D.每个人都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

11、“严禁考试作弊”、“严禁酒后驾车”、严禁……等规定存在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这些规定的存在告诉我们(     

A.所有人都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

B.有了社会规则就一定有良好的社会秩序

C.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D.我们要用道德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

12、一名男子在北京野生动物园违反游园规定,自行下车擅闯白虎展区,严重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这警示我们(     

①维护社会秩序必须加大处罚力度

②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③违反法律必然受到刑罚处罚

④要依法行使自己的自由和权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3、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是(     

A.爱好

B.责任

C.兴趣

D.情感

14、围绕漫画,下列观点你赞同的是(     

①部分公民责任意识淡薄②不想承担的责任可以推卸给他人

③要主动作为,体验尽职守则后的成就感④要将自觉履行责任落实于实际行动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5、“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毅然舍弃高薪回国,他20多年只执着于一件事,建造属于中国的大型射电望远镜,我们要学习南仁东身上的(   

①实干精神   ②爱国精神   ③奉献精神   ④享乐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现在村里新修了5G信号塔,用手机操控无人机打农药,不仅提高了效率,也节约了不少成本。”正用智能手机操控无人机给小麦打农药的种粮大户说。要想富、先修路。信息时代,不仅要修公路、铁路,也要建5G、宽带等“信息高速路”。如今,5G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和应用深度融合,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智能、便捷。这说明(     

①网络让我们生活变得更加便利②网络可能泄露个人隐私和信息

③网络打破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④网络促进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2023年9月在山西大同发生了一起校园霸凌事件,该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愤慨。面对校园欺凌事件,以下维权方式,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A.收集证据,向公安机关等法律服务机构举报

B.通过诉讼这一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来维权

C.勇敢向违法行为说不,请好朋友来帮忙教训

D.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就一定能维护合法权益

18、作为子女,孝敬父母是我们的责任。孝敬父母的责任来自(       

①道德的要求②分配的任务③对他人的承诺④法律的规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小东学习了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后,想用图示法表示所学概念间的关系,下面是他所列的图示,描述的概念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20、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对此,下列同学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①小阳:只要不犯罪,一般违法没关系

②小梅:一般违法行为危害小,不用承担法律责任

③小强: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④小鑫:这两者都是违法行为,都对社会具有危害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判断说理

(1)社会是一个大课堂,是一本活的教科书,我们青少年应该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

判断:

理由:

(2)过红绿灯时,小红看到大家都在闯红灯,她也就跟着闯红灯。

判断:

理由:

22、   某校八年级三班的同学在学习《维护国家安全》这一课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下面是两个同学的发言,请你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判断分析。

男生: 国家安全很重要, 筑牢防线最可靠。

女生:维护安全靠国家,全民参与力量大。

23、有的同学认为,我们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维护国家安全与我们的关系不大。

请你辨析。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拥有健康才可能拥有一切。若将健康与其他利益相比,健康是“1”,名誉、金钱、友情、爱情、地位等都是“0”。有了“1”,这个数可以是十、百、千、万乃至无穷大;若没有“1”,即失去了健康,后面的名誉、金钱等再多也是“0”

1)这个比喻强调了公民什么权利的重要性?

2)在我国有哪些法律保障此项权利?

3)作为青少年,你怎样行使这一权利?

 

25、    2016年7月14日,由人民日报社、中央党史研究室、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共同主办的“我最向往的党史纪念地”评选结果揭晓。综合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和故居等20个党史纪念地入选“我最向往的党史纪念地”。

习近平在瞻仰了周恩来故居和周恩来纪念馆后充满深情地说,周恩来同志是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楷模,我们要坚持学习他的崇高风范、高尚品德和伟大精神,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注重品行锻炼,弘扬良好作风。

(1)优良的精神是一种正能量,熏陶我们个人不断成长,从而推动民族和社会的进步,请问:个人和社会之间是什么关系?

(2)周恩来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请问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26、请你说说犯罪的特征有哪些?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27、学会防微杜渐,预防违法犯罪

“我七年级就辍学,开始接触一些社会上的朋友,起初是有时候不回家,后来就基本不在家生活了。”在某未成年犯管教所内,20岁的小宇回忆辍学后的生活时说,“去网吧上网玩游戏、到歌舞厅唱歌、帮朋友打架,就是为了消磨时间,觉得和朋友们在一起很开心、没人管,无忧无虑的。生活来源有的是打架所得,有的是朋友的钱,朋友之间谁手头富裕就多拿出来些,大家一起花。”辍学3年后,年仅15岁的小宇因“哥们儿义气”参与群体性打架斗殴,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被认定为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

小宇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警示我们应该怎样预防犯罪?

28、材料一:13岁的文敏是潘家庄镇姑屯中学八年级的学生,刚出生不到一个月,就被文志贤、刘琴花夫妇收养。养母因为耳朵失聪、智力障碍且精神失常,无正常生活和自理能力。6岁那年,养父把抱养的事告诉了文敏,知道自己的身世之后,文敏更加敬爱养父,也变得更加懂事,学会了做饭、洗衣、照顾养母……养父病重期间,想把文敏交给其亲生父母,可文敏怎么也不肯,她说你们把我养这么大,我不能抛下你们,我会永远留在这个家。你们一直把我当宝,我以后要给你们养老,永远不离不弃。养父去世后,文敏亲生父母担心孩子照顾不了呆傻的养母,多次要她回去,可文敏拒绝了,她说:我很感激你们给予我生命,可养父给了我家、给了我爱,他对我承担了抚养义务,我要为死去的养父和我承担照顾养母的义务,再苦、再怕、再穷我也不会离开我的家和养母。如今,她每天早早起床,为养母准备好早饭后便匆匆赶去上学,中午、下午放学后还得到处去找养母回家(养母精神失常)。然后为养母做饭、洗衣、下地干活……20169,文敏被评为全国最受关注美孝心少年

材料二:平时只要没钱就向母亲刘某索要。一天,39啃老族杨某再次向母亲刘某要钱被拒,心怀怨恨的她将温度计砸碎取出水银倒在饭勺内,强行喂其母喝下,随后用衣物缠绕母亲头面部,致母亲刘某死亡。2016818日,杨某因涉嫌故意杀人罪在北京市二中院受审。

试分别从道德和法律角度对文敏和杨某的行为进行评析。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