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下列古语与先贤古训寓意相一致的有(     

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②言而必有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行也

③推人以诚,则不言而信矣④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有权自收到网购商品之日起七日内无理由退货,一些特殊商品除外。这被人们称为消费者的网购“后悔权”。“七日内无理由退货”这一规定从无到有,再到不断完善,给我们的启发是(     

A.要自觉遵守规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B.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积极改进和完善规则

C.要坚定维护规则、敬畏规则,而不能改变规则

D.该规定能确保消费者网购权利和自由不受侵害

3、以下漫画中的人物言行,有利于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作为社会的一员,要了解规则、遵守和维护规则。完成下面小题。

【1】高老师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出示了下图内容,意在说明(     

①公民能够自觉依法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②规则在人们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

③道德和法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两种主要社会规则

④人类生存发展离不开规则,所有规则都最具刚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依据图片内容,可以得知规则(     

①维护社会和谐②需要改进和完善

③保障公平竞争④限制人们的自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作为子女,孝敬父母是我们的责任。孝敬父母的责任来自(       

①道德的要求②分配的任务③对他人的承诺④法律的规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某高速公路收费站打出了这样醒目的标语:“车让人,让出文明;人让车,让出生命;车让车,让出秩序;人让人,让出和谐。”这说明了(     

①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②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③处处忍让有损个人人格尊严

④尊重是相互的,能减少摩擦,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在社会生活中,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的主要有利因素有(     

①父母的抚育             ②老师的教诲

③社会的关爱             ④个人的不良情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2021年10月,交通运输部在其官网发布了《铁路旅客运输规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中对儿童票售票标准的调整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很多人在官网留言区表示:“购票再也不用担心娃长太高了!希望新规及时落地。”交通运输部通过网络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表明(     

①互联网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最佳渠道

②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

③互联网拥有海量信息,是开放的移动图书馆

④互联网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发挥着重要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陈某通过微信非法购买公民个人信息后,加价出售给他人牟利,共计贩卖个人信息889条,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行为社会危害性较小,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B.该行为社会危害性较大,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C.该行为社会危害性较小,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D.该行为社会危害性较大,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10、每年的4月15日是我国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在此期间全国各地都会开展各种国家安全教育普法宣传活动。维护国家安全,青少年要(   

①坚决同分裂国家的言行做斗争②严厉打击威胁国家安全的行为

③依法行使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④增强防范意识,提高防范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11、下面是初中生丽丽在暑假期间的日记,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日记一 2023年7月26日   今天,我和表弟、表妹参观青岛博物馆,学习了丰富的

历史知识,感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日记二 2023年8月 15日   今天,我应同学们的邀约,一起去乡下劳动,虽然很累,

但是看到丰硕的果实,我体会到劳动的快乐。

①社会关系由个人身份确定的                       

②不同社会关系中人们身份相同

③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④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2、某校八年级(2)班学生开展道德与法治学科社会实践活动(过程如下),受到各方好评。这一活动启示我们要(       

发现

观察到“餐饮浪费”等现象

确定“光盘行动”研究主题

调查

研究政策实施调查

了解情况做好记录

建议

运用知识分析原因

提出建议形成报告

①在社会大课堂中成长       ②关心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③积极参与制定法律          ④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3、国家反诈中心为了增强人们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发出提醒:“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转账汇款多核实。”最适合补充在其中的一句是(     

A.网络消息多发布

B.个人信息不透露

C.网上朋友多交往

D.网络新闻少关注

14、《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指出,我国每100个上网的青少年中就有13个成瘾;而“网瘾”群体中,每100个人中又有23个是初中生。一些“网虫”荒废学业,与父母反目成仇,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网络对青少年来说弊大于利②青少年要增强抵御不良诱惑的能力

③青少年还不能有效利用网络,要远离网络④青少年上网成瘾率较高,需要加强引导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15、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项民法原则。下列行为体现了诚信的是(     

①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

②按照约定积极参加社区公益活动

③兑现承诺,在考场上把答案递给朋友

④发现试卷多给10分,主动找老师修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19届亚运会在我国杭州举行。小红在电视里观看了开幕式表演,对祖国的发展感到非常自豪。这说明(     

A.个人是社会的一个“结点”

B.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C.社会生活和我们无关

D.我们要关心国家的发展,并为祖国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

17、2022年9月8日,外交部美大司司长就美国对我国西北工业大学实施网络攻击窃密向美国驻华使馆提出严正交涉。外交部美大司司长指出,日前,中国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和360公司发布美国国家安全局下属部门对中国西北工业大学实施网络攻击的调查报告,有关事实清清楚楚,证据确凿充分。这警示我们(     

A.网络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

B.信息时代,网络没有任何安全可言

C.我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已经彻底改变

D.应有效防范国家安全面临的新问题

18、有人以顺口溜的方式总结了近年来中国在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成就,其中正确的是(       

①交通领先上高铁,出门及时又便捷②义务教育免费上,职业教育上台阶

③嫦娥奔月展航天,北斗卫星有起色④生产总值超全球,贫困人口不再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行星说,自由就是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火车说, 自由就是在铁轨上来回奔跑:风筝说,自由就是系着一根长线在空中飞舞;汽车司机说,自由就是握好方向盘,按交通规则行驶。这说明(     

A.自由和规则毫无关系

B.规则是对自由的保障

C.规则是对自由的束缚

D.自由和规则相互冲突

20、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劳动教育对于培育时代新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最新出台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教育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的国家课程。这一改革,反映了(     

A.劳动是幸福的源泉,能促进人的发展

B.每个人岗位不同,但从事的劳动相同

C.自强不息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D.参与劳动实践可以替代学习书本知识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网络空间守底线】

2021年国庆节,一部讲述19501127日至122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在长津湖地区,与美军第10军进行了一场力量悬殊的较量,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电影《长津湖》热播,引爆影速围观。108日,网民“罗某平”在新浪微博发布侮辱抗美援朝“冰雕连”英雄烈士的违法言论,被海南省三亚市公安局吉阳分局以涉嫌“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刑事拘留,1022日,海南检察机关依法对罗某平批准逮捕。对这一事件,网友纷纷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中,网友才子留言:“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不能允许有些人肆意在网络上胡言乱语,胡作非为!”

请从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角度,对网友才子的观点进行评析。

2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加强制度建设,对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至关重要。对此,小明认为:只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能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请你对小明的观点进行辨析。

23、   下面的材料是八年级三班的小丽同学与陈老师的一段对话:

小丽:民法典编纂工作自2015年启动以来,始终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进行,把维护人的尊严、保障人民利益放在至高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宪法原则。

陈老师: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民法典的实施将是我国法治建设领域中的一件大事,这不仅体现在立法、司法、执法等环节和程序中,也需要每一位公民参与其中。

明辨是非:读了小丽和陈老师的观点,有同学认为:“只要国家不断加强立法,就能尊重和保障人权。”请你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材料一:近日,教育部学生司有关自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我国将建立国家考试诚信档案,作弊黑名单将令高校不诚信者付出惨重代价,考生的作弊记录将供高等学校招生单位甚至将来的用人单位查询。

材料二:在宁波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摊主误将一个空盒当整盒茶叶卖给顾客,当他发现后,不顾繁忙的生意,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找到了这位顾客,将整盒茶叶还给他。

(1)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2)请你评价材料二中摊主的行为。

25、某初级中学八年级(1)班同学以成长中的我为主题召开班会。假如你是该班的一员,请你一起参与探究和实践。

【七嘴八舌】围绕租房子陪读还是住校问题,同学们发生了争议:一部分同学认为,还是租房子陪读的好,毕竟自己年龄还小,住校的话,洗衣、整理床铺都得自己动手,一次两次还可以勉强应付,天天如此则有些吃不消;另外部分同学认为,还是住校的好,我们已经逐渐长大了,有些事得自己动手,即使天天如此也不是坏事,父母租房子陪读费用不小,何况父母自己也要工作,让他们陪读有些太辛苦了,而且住校还免费。

1)请问你持怎样的观点?如果让你运用所学知识说服对方,你会怎么说?

【释疑解惑】班会上,晨晨表露了自己的烦恼:爸妈都是种田的,觉得这样的爸妈太丢人,有时硬和他们抬扛,这样的事情还真不少:每个星期给的零花钱总是不够用,还常常让自己做家务。

2)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向他说明道理,让他解开心结。(至少从三个不同角度列出要点。6分)

【明理导行】班主任在班会课总结发言中,对全班同学寄予厚望,提出的部分思考或建议如下:

3)请你对应班主任的思考或建议写出相应的课本观点。(3分)

成长的维度

 思考或建议

课本观点

人生目标

青少年要敢于有梦。

行为模式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交场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

心理素质

我欣赏这群的境界:心中有太阳,脸上有笑容,嘴里有歌声。

 

 

 

 

 

 

 

 

26、   2018年7月19日,在锦州南站一站台上,来自锦州医科大学护理专业的大二学生丁慧正在候车。听到车站广播一位老人晕倒在站台上,正在等候乘车的她匆匆赶到,迅速为倒地昏迷的老人做心肺复苏。边做边说:“爷爷,坚持住!”。在她的救护下,老人奇迹般苏醒了。面对家属递来的两千元钱,丁慧拒绝了。而此时她乘坐的列车已经驶离了站台。丁慧救人的视频在网络传开后,网友称丁慧为“最美女孩”。

(1)丁慧美在哪里?

(2)你打算怎样向丁慧学习?

27、2017年12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人权法治化保障的新进展》白皮书。白皮书全文约 17000字,围绕不断完善人权保障法律体系、依法行政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有效提升人权司法保障水平、夯实人权法治化保障的社会基础、加强党对人权法治化保障的领导和积极促进全球人权法治建设等六个方面阐述了中国人权法治化保障的新进展。从中可以看到,人权是法治的基本价值,法治是人权的根本保障,守护人权已成为中国人权法治化的新时代品格。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2)在我国,人权的主体包括哪些?

(3)我国是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

28、分析说明: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坚信,我们的英雄军队有信心、有能力打败一切来犯之敌!我们的英雄军队有信心、有能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谁都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人民军队要坚决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

(1)国家利益包括哪些内容?国家核心利益包括哪些内容?

(2)请谈谈你对国家利益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