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是(     

A.自由

B.平等

C.民生

D.法治

2、某校拟制作“我国科技发展成就”宣传栏,下列适合推荐的新闻内容是(     

①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②“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③我国首条时速350公里的跨海高铁——福厦高铁9月28日开通运营

④教育部发布《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神舟十六号”升空,全球首架国产大飞机C919正式开启商业载客飞行,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发电……听闻祖国取得的这些重大成就,我们应有的感受是(       

A.作为中国人,我骄傲,我自豪

B.未能亲临仪式现场,没有感觉

C.我们的社会生活都是绚丽多彩的

D.要关心国家发展,为国家分忧

4、某校初二(1)班的同学在法治教育主题班会上,同学们就以下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张:法律服务机构包括法律服务所、律帅事务所、法院、公安局等

B.小莉:未成年人如果沾染了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必然会发展成犯罪行为

C.小敏: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D.小丁: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唯一的手段,是维权的最后屏障

5、外交部新任发言人王超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再次郑重声明:“中国的核心利益不容损害”。这里的“中国的核心利益”包括(     

①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②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

③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

④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浙江一小学生发现4-5株疑似罂粟的植物,他特意拿来书仔细对比,确认后立即用电话手表报警。警方随后铲除了这些罂粟(毒品原植物,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均明令禁止种植)。由此可知(     

A.种植罂粟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B.要不惜一切代价与违法行为作斗争

C.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我们的责任

D.青少年心智不成熟不应该多管闲事

7、对下面漫画理解正确的有(       

   

①实干创造未来   ②实现梦想需要艰苦奋斗   

③美好梦想通过劳动实现   ④只要实干就能实现梦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2023年2月9日,四川金堂县人民法院作出一个审判决,被告人吴某为多人破解无人机禁飞程序牟利,后果严重,依据刑法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这告诉我们(     

A.刑法是我们应对侵害最权威的手段

B.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

C.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D.一切违法行为都要追究刑事责任

9、某高速公路收费站打出了这样醒目的标语:“车让人,让出文明;人让车,让出生命;车让车,让出秩序;人让人,让出和谐。”这说明了(     

①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②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③处处忍让有损个人人格尊严

④尊重是相互的,能减少摩擦,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2020年12月21日,江苏省常熟市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陈某、冯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和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和六千元。对上述判决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①陈某和冯某承担的是民事责任②有期徒刑九个月和六个月属于主刑

③罚金二万元和六千元属于行政处分④陈某和冯某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1、国庆假期,一些同学纷纷参与社会实践:卖报纸、环保、交通志愿者活动等,与社会真正有了个“亲密接触”。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①会使学生都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使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③使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④使学生更加关心国家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 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A.规范:不犯错

B.法律 不违法

C.道德       不违法

D.纪律       不违纪

13、刘某就餐消费189.5元,收款时竟被商家“反向抹零”,收取了190元。对此,该餐饮店负责人声称收银系统默认“四舍五入”,拒绝退还“反向抹零”的5毛钱,被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罚款4148.41元。该餐饮店的行为属于(       

A.行政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合法商业行为

14、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应该(     

①装作不知道,以防他人的打击和报复

②及时向国家机关或公安机关报告

③积极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为国家安全机关执行公务提供便利条件

④与我们青少年无关,是大人的事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漫画中的行为属于(     

A.行政违法行为

B.严重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民事违法行为

16、国家安全不仅关乎国家的兴亡,还关乎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下列属于维护国家安全的是(     

A.维护国家秘密不被窃取

B.维护国家尊严不受侵犯

C.维护国家荣誉不被玷污

D.维护国家经济利益

17、2022年无锡、连云港异地就医免备案落实,无锡与连云港两市参保人员在对方市域内医院就医、药店购药的将无须备案,可联网直接结算。异地就医“免备案”直接结算的实现,将进一步排解两地群众垫付费用高、报销手续烦的忧虑,加快推进备案“零跑腿”,让更多有异地就医需求的参保人及时受益。这体现了网络(       

A.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

B.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C.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D.成为经济贸易的新途径

18、“眼见未必为实”,“有图有视频不一定有真相”,当下网络谣言传播的新特征,调查显示:短视频成为谣言传播的新渠道,传播方式在革新,传播手段在升级,这启示我们青少年要(       

A.善于利用媒介进行学习

B.强化媒介监管力度

C.学会利用媒介传播信息

D.培养媒介批判能力

19、随着我国快速发展,一系列惠民利民的政策陆续出台,人民生活得到实实在在的保障。下列成就能够体现我国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的是(     

①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②城镇新增就业人口再创新高

③全国公民免费接种新冠疫苗④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0、浩宇经常利用网络查找学习资料。有一次,屏幕上突然跳出一个陌生网页的界面,他怀着好奇心,打开网页,屏幕上显示的低俗内容让他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下列对浩宇的建议不正确的是(       

A.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B.要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C.要注意浏览与学习有关的信息

D.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但只要不沉迷于其中即可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遵守社会规则)

11月底,韩国新冠疫情恶化,感染人数大增。11月29日,67岁的尹老太乘坐飞机从韩国抵达沈阳,集中隔离14天后,检测阴性,自行回家。按照防疫要求,归国人员必须遵守“14+7”的隔离规定,即集中隔离14天后,仍需居家隔离7天。但尹老太对这些规定置若罔闻,返家当天,就邀请邻居上门做客,此后尹老太天天外出,几乎逛遍了全城。23日尹老太确诊,成为沈阳市首例确诊病例,最终造成1传27的超级传播事件。一个人的放松警惕,害惨了一座城。

请结合规则的有关内容,对尹老太的行为进行评析。

22、   在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履行社会责任却不计代价和汇报的人。我们要感激、崇敬那些不言代价与回报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人,所以,承担责任不能讲代价和回报。

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这一观点进行辨析。

23、辨析题

上自习课,班主任刘老师发现小浩同学的座位下有一堆纸团,要求小浩捡起来。小浩不捡,老师就批评了小浩,小浩觉得很委屈,气冲冲地顶撞了老师。老师生气地捡起了纸团后,发现不是小浩丢的。

请你辨析小浩同学的上述言行。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怎样克服消极的从众心理?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规则一:购物、买票等要排队依次进行;人与人之间要讲文明、有礼貌;在家里要孝顺父母,不向父母提过分要求。

规则二:中学生要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不染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

规则三:学校、幼儿园、托儿所教职员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的行为,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处分。

(1)上述规则分别属于哪一类规则?

(2)在三类规则中,哪一类最具有权威性?

(3)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维护秩序靠规则。为什么说维护秩序需要社会规则?

(4)怎样自觉遵守规则?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力常常到网吧玩游戏,结识了网吧的一帮哥们。一天,他们相约到外边去找钱,在行窃时被人当场抓获,并扭送至公安机关。

 材料二  孙强原来对数学不感兴趣,成绩一般,但他在同桌耿涛的影响下,数学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最近被吸收进了数学的奥数培训班。

 材料三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就耳不闻其香,即与之华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矣与之化矣。 

(1)王力、孙强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对材料三的理解。  

 

 

 

(3)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你打算怎样去交友?

 

 

 

 

27、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学生刘凯对学习不感兴趣,为了打游戏经常旷课、夜不归宿。一次,刘凯拾得他人贵重手表拒不归还失主,失主在公安机关的帮助下才得以拿回自己的财产。在寒假假期间刘凯结识了一些社会上的不良分子,在他们的诱惑下多次拦截殴打他人。甚至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社会治安因此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后来刘凯为了哥们义气参与群体性打架斗殴,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被认定为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6年。

刘凯的行为中属于

不良行为的是:

严重不良行为的是:

民事违法行为的是:

行政违法行为的是:

犯罪行为的是:

28、(和谐中国齐创造)

生活中“暖心新闻”不断上演,让我们一起来品味其中的道理。

暖心新闻

明白的道理

近期,在抚州市开展的“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中,一群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的小小志愿者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他们清洁社区卫生,劝导文明通行,发放“创卫”手册……

(1)

2017年8月4目,福建莆田车主蔡先生驾车时远远看见一位老人站在路边,就停下来让他先过,让他非常意外的是,老人竟然脱帽向他鞠躬致谢。这一画面感动了许多人。

(2)

小明上学途中,目睹陌生男子抱着小孩往小车上强拖,他观察了一会儿,确认危险不大后,怒斥歹徒,同时绕到汽车后记下了车牌号并报警,最终小孩获救,嫌疑人被警方抓获。小明的做法获得了大家的一致点赞。

(3)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