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1980年深圳成为中国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40多年来,深圳推进科技创新,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被誉为“中国硅谷”,实现了由边陲小镇到国际大都市的蜕变。由此可见(     

A.发展要讲速度

B.多设立经济特区可促进国家发展

C.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D.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2、新时代的青年生于红旗之下,生长在春风之中。当以青春之名,书写清澈挚爱;以心中红星,献礼中华。对此,我们应该(     )。

A.融入社会,即刻投身建设

B.勇于担当,承担社会责任

C.敢于放飞梦想,随心所欲

D.追求物质生活,纵情享受

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下列做法符合报告要求的有(     

①随意将网购的外来宠物放生至野外

②把拍摄的我军驻地照片,上传至朋友圈

③通过安全教育服务平台学习国家安全的相关知识

④及时举报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国家安全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每个公民都要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以(     )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A.经济安全

B.信息安全

C.人民安全

D.国土安全

5、成都某地区一外卖小哥为了及时送达商品,不顾“禁止翻越”的标识和他人劝说强行翻越,最终被马路另一侧正在行驶的车辆撞翻在地,腿部严重擦伤,三个月卧床,无法上班……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不遵守规则必然违法②自由与规则密不可分

③遵守规则就没有自由④自由需要规则的保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我们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也是维护合法权益最后的屏障是(     

A.协商

B.调解

C.诉讼

D.仲裁

7、《2023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泛网络视听领域市场规模超7000亿元,有42.7%的用户在最近半年内因观看网络视频或网络直播而购买过商品,短视频平台成为网民获取新闻资讯及学习相关知识的首要渠道。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网络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②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③网络为文化的传播搭建了新平台 ④网络无限突破了人们行为的底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一男子出狱后“重操旧业”,盗窃5辆摩托车、电动车。法院以盗窃罪判处该男子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违法行为必然发展成为犯罪

B.男子的行为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C.犯罪行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

D.有期徒刑十个月属于附加刑

9、关于网络交往,比尔·盖茨曾说:你甚至不知道和你交流的对方是一条坐在电脑前会敲击键盘的狗。这句话主要说明了(     

A.网络交往对象具有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

B.网络交往可以畅所欲言,无拘无束

C.网络交往都是虚假的,毫无真实性可言

D.网络交往可以实现人和动物的交流

10、贴上一个进口标签,国产水果就“秒变”成了“洋水果”,水果摊前立刻门庭若市,大把大把的钞票进入了商家的腰包。同样的情况是,一些商户把国产电器贴上进口商标,生意瞬间火爆起来。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赚钱才是硬道理,创新经营高收益

B.追求效益理当先,市场秩序我不管

C.国产商品难售卖,换个洋名发大财

D.商家经营要自律,诚信至上是必须

11、图示法是厘清概念间关系的有效方法。下列概念关系可以用图表示的是(     

A.①法律②规则

B.①民事诉讼②行政诉讼

C.①罚金②主刑

D.①国家利益②国家主权

12、习近平同志适应我国当前的国家安全的新变化新形势,与时俱进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对国家安全体系在新层面上的战略总部署。下列对总体国家安全观认识正确的有(     

①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②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③总体国家安全观以生态安全为保障

④总体国家安全观以经济安全为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中国青年报围绕“公民对诚信的认识”展开调查,调查结果如下所示:

调查内容

平时会主动维护个人信用

认为个人应树立信用即“身份证”的意识

期待建立全网信用平台打造诚信社会

所占比例

92.2%

63.6%

59.8%

针对上述调查结果,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大多数公民懂得诚信是种可贵品质,努力做诚实的人

②大多数公民不能正确处理诚实与尊重他人隐私的关系

③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构建诚信社会人人有责

④诚信既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是民法的基本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4、中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不管是国家之间交往还是个人之间交往,都讲究“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出自《礼记》)。下列与此古语寓意一致的是(     

①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②人而无礼,焉以为德

③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④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某校举办运动会,八(7)班的同学们一致推选体育成绩不错的小美代表班级参加比赛。小美怕影响学习不想参加。为劝说小美参赛,你的做法是(     

①有些事情虽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仍然要承担责任

②为了班级荣誉应该参加

③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进行评估,回报大于代价的可以承担

④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它能让我们获得知识与技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2023年2月,宁波海关所属邮局海关在对一批内含教材类书籍的进境邮件进行查验时,发现书籍中有多处地图漏绘我国台湾省,违反了《地图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涉嫌损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违背一个中国原则。这启示我们(     

A.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的权利

B.国家的核心利益神圣不可侵犯

C.维护国家安全要以国土安全为根本

D.损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要承担刑事责任

17、下列对社会公益活动认识正确的是(     

①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是有责任感的表现

②公益活动能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③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传递社会正能量

④公益活动有助于创建一个互帮互助相互关爱的社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8、维护国家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保证。下列举措属于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是(     

①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以确保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②《香港国家安全法》颁布和实施,打击“港独”势力,实现了由乱到治的转折

③“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④抵制外资企业和外国商品以保护民族品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某班两位同学课堂上展示近年来我国取得的成就:小明展示了蛟龙号探海达到7000米的工作深度:“神威·太湖之光”凭借这一“超级速度”第三次出现在榜单榜首位置,实现三连冠;神舟十五发射成功……小美展示了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二十国集团峰会、金砖峰会、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为世界安全、为全球治理,阐述“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上述两位同学的展示分别说明(     

A.经济增长成就显著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B.我国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我国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得到切实保障

C.综合国力显著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D.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

20、随着《长津湖》的热映,抗美援朝烈士宋阿毛的绝笔诗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下列名句与这一主题相符的是(     

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②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③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④金瓯无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和基础,所以宪法是普通法律的总和。

 

22、小刚做核酸检测时插队,取餐时挤到熟人之间,乘车时直接冲向车门,过马路时直接翻越护栏……他觉得这样不受限制比别人多了不少自由。

请你从规则与自由的关系的角度,对小刚的行为及想法进行辨析。

23、小健对报名参加校园歌手大赛的小明说:你学习成绩不好,又穷又丑,还好意思上台丢人现眼。

判断:

理由: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   为强化国家安全工作,我国公布、实施了新的《国家安全法》,该法确定了每年的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将国家安全纳入国民教育体系。2019年国家安全教育日的主题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为什么如此重视国家安全?

(2)维护国家安全是我们中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们应该怎么做?

25、近期,校报记者与某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进行了访谈:

校报记者:近段时间,网络暴力行为引起社会热议。在网络暴力的行为主体中,有一部分是未成年人。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未成年人实施网络暴力行为呢?

工作人员:这个原因很复杂。当然,网络暴力“面具”背后,可能是缺乏媒介素养的孩子。校报记者:什么是媒介素养呢?

工作人员: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信息时所表现出的选择、评估、批判、创造等能力。

校报记者:针对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欠缺的现状,您对我们中学生有何建议?

工作人员:……

请你把工作人员的话补充完整。

26、材料一 社会是个多姿多彩的大舞台。绚丽的社会生活,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们去探究,去参与。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接触和融入社会,扩大交往范围,扮演社会角色,承担社会责任。

作为青少年,我们该如何了解社会呢?为此,某中学八年级(2)班的全体同学在道德与法治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一次主题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结合教材列举出社会生活中绚丽多彩的三例场景。

材料二 班会课上,老师对同学们说:“我们每个人周围都有一个‘小网’,正是由于这样一个个的‘小网’在无限地延伸,才组成了社会这张漫无边际的‘大网’。”对此,老师让同学们分组讨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

27、请概述下图体现的教材观点有哪些?

28、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我们应当以个人利益为重,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

正确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