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2月17日,2023年市政府部门“向市民报告、听市民意见、请市民评议”活动“云述职”报告会圆满结束。3500名市民代表在线进行评议。“云述职”、“云评议”(     

①让市民生活更加便利②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

③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④调动市民为城市发展建言献策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青少年正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养成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     

①表现为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

②是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的

③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④能保证我们拥有健康的人格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买卖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先交货,交货后乙公司一周内支付货款。交货前夕,甲公司派人调查乙公司的偿债能力,发现有确切证据证明乙公司负债累累,已无力在规定时间内支付货款。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公司在此交易中违背了诚实信用的原则

B.甲公司行为是侵犯他人名誉权的侵权行为

C.乙公司无力支付甲公司货款将受行政制裁

D.甲公司行为可以增强双方之间的信任度

4、人们通过网络平台共商国是,把大众意见凝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这说明(     

①网络拓宽了民主渠道 ②网络丰富了民主形式

③网络是廉政建设的利器 ④网络是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5、下图是15岁中学生李某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1】对于李某的上述行为,判断正确的有(     

①沉迷网络、旷课属于不良行为②辱骂同学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③小偷小摸属于严重违法行为④持刀抢劫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李某的变化轨迹警示青少年要(     

①避免使用网络,远离犯罪②远离不良行为,依法自律

③维护合法权益,善于斗争④认清犯罪危害,严于律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依然存在,世界各国维护本国安全和发展的任务依然严峻,建立起强大的人民军队对于国家的发展意义重大。面对国家安全环境的深刻变化,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们必须(     

①到2025年,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②全面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

③毫不动摇地坚持政府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④全面贯彻党领导人民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消防通道是一条“生命通道”。某市一小区居民楼发生火灾,由于小区周边消防通道被隔离桩、停放的轿车等占用,消防车无法到达火灾现场,最终由附近市民合力掀翻堵路车辆,才给消防车让出一条路。这启示我们(     

①居民可以根据个人需要更改消防通道

②小区物业要加强管理,惩处“占道”行为

③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④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许家印,当年有多风光,如今就有多狼狈。2023年9月28日公安机关宣布依法对其进行控制审查。他和他所经营的“恒大”被指存在五大罪状:包括严重的财务欺诈,非法获取土地,庞氏骗局等等。以自有资金39亿元的地产企业竟通过坑蒙拐骗聚拢了2.58万亿元的不义之财,数十家银行,上百家建筑商,材料供应商以及一百多万户购房者被他骗得几近倒闭或倾家荡产。这说明(     

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②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③诚信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④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9、对于下列漫画中的人物,你想说些什么(     

A.青春是用来享受的,否则就是虚度

B.父母遗产越多越好,自己尽管享用

C.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是幸福的源泉

D.父母提供物质条件,奋斗已不需要

10、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做法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有(     

①在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做义务讲解员

②在“‘汕头两会’留言板”上提出自己的建议

③观看足球比赛时给不支持的球队喝倒彩

④为出行方便将共享单车推进社区消防楼道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11、2023年4月15日,苏丹多地发生武装冲突。我国立即制定紧急计划,部署军舰及运输机,在最短的时间将1500多名中国同胞安全撤离。我国在撤侨过程中的速度、效率、安全性等方面的表现再次震撼世界。这表明(     

①我国重视在外中国公民安全②我国已经拥有世界最先进军队

③我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④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正日益增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加强课内课外联结,鼓励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扩展自己的视野。依据课标要求,兰山区某中学道德与法治组教师们给学生们设计右图中“寸一假期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有助于同学们(     

活动1学习制作一道美食

活动2参加一次田间劳动

活动3参观科技馆或博物馆

活动4打扫一次楼道卫生

①参与政治生活,提高管理国家事务能力②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③提高个人实践能力,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发展自己④多角度、多方位地认清和思考自己的不同身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近来,一些地方文旅局长“扮相”出镜,或轻舟绿溪,乘风太极;或素袍斗笠,行走天涯...旅游宣传“招数”让人应接不暇。以下网友的评论中,你最支持的观点是(     

①网络传播的生活信息一定是客观真实的       

②网络为传播旅游文化搭建起新的平台

③依靠网络宣传是发展旅游业的唯一途径       

④网络打破时空的限制,让人们了解不同的风土人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这些俗语和名句,警示我们(     

A.沾染不良习气,必定走向犯罪的道路

B.不以恶小而为之,杜绝不良行为

C.防微杜渐,小错不断,大错不犯

D.不良行为都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15、据文旅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元旦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65.17亿元,同比增长4.0%……消费市场人气渐旺,消费业态正在回暖。这表明(     

①我国的综合国力领先世界②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③我国的经济发展充满活力④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掏出手机,随时随地叫车出发;从买菜到大件商品消费,点击手中小屏即可交易;视频会议重构了办公与教学方式;工厂无须开灯,也可以承载精密的设备制造……这让我们感悟到(       

①网络创造了人类生活的新空间

②网络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③网络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

④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一个永远不欣赏别人的人,也就是一个永远也不被别人欣赏的人。”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交往中要(       

①学会欣赏自己独特的美        ②善于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

③学会遵守法律、诚信待人     ④学会欣赏他人、赞美他人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②

18、遵守社会公共秩序要从小事做起。下列行为中能体现出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的是(       

A.排队上下车,有序进出站

B.经常收拾自己的房间

C.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

D.阻止流浪者乘坐公交车

19、神舟系列穿梭宇宙,嫦娥五号成功“带货回家”,“奋斗者”载人深潜,国产芯片取得新进展,“人造太阳”上了新台阶,量子科技有望弯道超车……国之重器传来一个又一个好消息,在我们无比自豪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的总体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还是有差距的,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青少年应该(       

①努力学习,提升科学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为将来建设祖国奠基

②我们还小,其他都与我们无关,我们只要做到“一心只读圣贤书”就好

③关心国家发展,从小事做起,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④及时行乐、享受当下,为祖国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自豪

A.③④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20、某教育平台将语文教材中的10部名著改编的电影整理出来,以此方便大家点击观看。例如关于勇敢的电影《老人与海》,关于爱感恩和救赎的电影《悲惨的世界》,关于母爱的电影《鬼妈妈》等等,一些学生表示教育平台的做法既让他们轻松看了名著,又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非常好。原因是(       

A.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B.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了新的平台

C.网络为科技创新搭建了新平台

D.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在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中学生小闽和小宁利用周末时间以十字路口劝导文明通行,发放“创文”手册。

判断: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材料一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可挡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可以在网上发邮件、查询资料、下载软件、购物等。互联网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的エ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未来社会,不懂网络的人就是文盲。

材料二   据报道,某校女生小李,自从迷上了网上聊天之后,结识了社会上的一些人,无心上学,又不听家长和学校的劝告,最后发展到离家出走。

       

阅读上述材料,请你评析以上两位同学的观点?

23、辨析题

甲:社会关系真复杂,学习为重远离实践。

乙:亲近社会好处多,注重实践奉献社会。

请你对以上观点进行辨析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融入社会】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一种全新的,自下而上的“微公益”慈善模式,正受到公众尤其是网民的追捧。“微公益”作为公民社会责任感新的体现方式,越来越引发大家的关注,越来越多的草根平民加入这支队伍,集点滴之爱捐绵薄之力,在新媒体技术搭建的现代化平台上,汇成温情脉脉的爱心洪流。

(1)积极参与“微公益”行动承担责任,我们可能会付出什么?收获什么?

(2)作为中学生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25、   2019年10月17日,甘肃省庆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对聂某故意杀人案一审进行宣判。被告人聂某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1)聂某的行为属于那种违法行为

(2)聂某承担的法律后果中主刑和附加刑各是什么?

(3)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区别?

26、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6年9月,国务院在中南海首次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监誓下,国务院任命的38各部门,直属特设机构、直属机关、办事机关、直属事业单位的55名负责人,右手举拳庄严宣誓。从设立国家宪法日到确立国家宪法宣誓制度,加上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已经形成的宪法教育制度,宪法正在走进民众生活中。

材料二 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宪法的了解,并不令人乐观:84.3%的受访者未完整读过《宪法》,其中33.2%的人从未读过,51.1%的人读过但未读完,完整读完的人数仅占15.7%。

(1)材料一中国务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宪法庄严宣誓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的调查结果说明了什么?

(3)请你就中学生如何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出谋划策。

27、甲县种粮大户赵某在留足只留粮后,还剩10吨余粮等待出售。听说毗邻的乙县粮价较高,赵某便驾驶拖拉机载着10吨粮食到乙县出售。在距离乙县5公里处,赵某被甲县工商局的工作人员拦住,他们以本县粮食不得出卖为由,将赵某车上的粮食予以没收。对此,赵某不服。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甲县工商局作出上述处罚合法吗?为什么?

(2)请你帮帮赵某,采取有效方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8、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漫画一:网络问政 漫画二:我去上学

(1)两幅漫画分别体现公民行使的权利是

漫画一:   权   漫画二:   权

(2)任选其一,谈谈保障公民行使这一权利的理由。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