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在公共场合,广场舞制造的噪音,令人难以忍受。下列说法适合劝阻这类行为的是(     

①提高文明素养,规范自身行为       

②守护社会公德,遵守公共秩序

③学会换位思考,体会他人感受       

④违反宪法法律,会受到刑罚处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有一种安全叫祖国接你回家。”2023年4月29日,343名自苏丹撤离的中国公民平安回到祖国怀抱。脱险的激动、回家的温暖,以及身为中国人的自豪,都浓缩成一句“强大的祖国是我们坚强的后盾”。这让我们感受到(     

①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   ②国家强大是人民利益的重要保障

③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完全一致   ④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八年级某班开展了“模拟法庭”的活动。针对模拟的案件同学们依次做出了以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案件:李某家与吴某家是邻居关系,双方多次因建筑物拆除、杂物乱放等问题产生矛盾纠纷,于是李某擅自拍摄并在网络上公开发布含有吴某肖像的视频内容,构成了肖像权侵权(如图)。之后,吴某将李某告上法庭,最终,李某被法院要求停止侵害并赔偿损失。

A.小新:吴某提起的是刑事诉讼,我们要警惕身边违法行为

B.小年:吴某通过行政诉讼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C.小快:李某的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吴某提起的是民事诉讼

D.小乐:两人的关系属于地缘关系,邻里之间不应该打官司

4、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下列句子中,能体现与人为善和换位思考这一理念的是(     

A.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B.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5、期末复习,明明结合教材梳理各单元的关键词,形成知识细目表(如下所示),你认为他梳理的单元题目与单元关键词对应正确的选项是(     

序号

单元题目

单元关键词

走进社会生活

个人与社会关系、养成亲社会行为、网络是把双刃剑

遵守社会规则

尊重他人、以礼待人、法不可违、关爱他人

勇担社会责任

角色与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关心国家发展

维护国家利益

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实干创造未来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6、2023年7月长沙警方通报,21岁网络女主播罗某等3人为达到吸粉、流量变现、吸引眼球等目的按照编造剧本制造“赶人”、“打人”假象,在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进行直播,严重扰乱了公共秩序,还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警方依法对罗某等3人拘留5至10天不等的处罚。罗某等3人的行为是(     

A.行政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犯罪行为

7、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建成了智慧执行系统,为破解“执行难”提供坚强支撑。加强与社会征信体系对接,与国家发改委等60家单位开展联合惩戒,对失信被执行人担任特定职务及出行、购房、投资等进行限制。这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②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③要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④不讲诚信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下列古训名言与漫画寓意相一致的是(     

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②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③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④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9、“天宫课堂”第四课于2023年9月开课,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通过网络面向全国青少年进行了太空科普授课。这体现了(     

A.网络促进社会生产的新变革

B.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平台

C.网络拓宽了人们交往的朋友圈

D.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10、2023年8月21日,在八达岭长城景区,有一女游客不听劝阻,用发簪在城墙上刻字。公安机关已将该名游客传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公安机关给予刻划行为人韩某茹罚款并拘留的行政处罚。这材料说明(     

①自由不是随心所欲,社会规则约束人们的行为②遵守社会规则,只能靠他律

③韩某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④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陈某为了逃避交通违章抓拍,故意遮挡汽车牌照,结果被交警当场抓获。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陈某受到罚款200元,驾驶证记扣9分的处罚。陈某的行为(       

①没有遵守社会规则                  ②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③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④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2、在网络发达的时代,对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哪些可以发布,哪些不能发布,选择在哪里发布等一系列的判断体现着每个人媒介素养的高低。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青少年要(     

①充分利用网络,及时发布各类网络信息

②不加甄别地选择自己需要的网络资源使用

③应该提高媒介素养,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

④提高网络信息辨别能力,不信谣、不传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至此,该法已经经过了2次修正。这表明(     

①法律是调节公民行为的唯一规则

②积极改进规则是适应实际生活变化的需要

③新规则一旦实施,便不能修改

④规则的制定或修改应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关爱是一片天空,给人无限的希望;关爱是一片森林,孕育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爱是一盏明灯,照亮人们美好的未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

B.关爱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

C.关爱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D.关爱就是尊重他人

15、11月29日,某法院依法宣判一起针对建筑工地实施敲诈勒索的跨区域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判决被告人马某东等8名恶势力犯罪集团成员有期徒刑二年九个月至五年不等的刑期。马某东等人的违法行为最本质特征是(     

A.应受刑罚处罚性

B.违反了刑法

C.严重社会危害性

D.民事违法性

16、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买卖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先交货,交货后乙公司一周内支付货款。交货前夕,甲公司派人调查乙公司的偿债能力,发现有确切证据证明乙公司负债累累,已无力在规定时间内支付货款。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公司在此交易中违背了诚实信用的原则

B.甲公司行为是侵犯他人名誉权的侵权行为

C.乙公司无力支付甲公司货款将受行政制裁

D.甲公司行为可以增强双方之间的信任度

17、“无规则,不共享”。近年来在各大城市出现的共享单车极大方便了人们出行,体现了绿色环保理念。但同时又存在一些问题,如挤占公共资源,投放点未提前规划设计,在街道无序停放等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     

A.坚定维护规则

B.积极改进规则

C.善于违反规则

D.敢于对抗规则

18、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绝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绝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下列不属于国家核心利益的是(     

A.国家统一

B.国家安全

C.文化利益

D.国家主权

19、彻夜搜救的消防战士,按需分发药品的医生护士,积极组织自救互助的青年群众……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6.2级地震后,这样一群忙碌的身影,始终在震区坚守。他们的行为说明(     

①承担责任仅仅是为他人付出 ②是为了岗位职责的无奈之举

③自觉承担责任不计代价与回报 ④每一种角色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建设诚信校园需要你我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八年级课外活动小组准备以“传承美德,践行诚信”为主题,撰写演讲提纲。以下最适合入选的是(     

A.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恪守诚信的要求即可

B.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到,不用说明理由

C.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因此无论在哪里、无论干什么都要先讲诚信

D.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中学生小兰放学的路上被陌生人尾随欲实施不法侵害,她理智地与陌生人周旋,找准时机逃脱并报警。

判断:

理由:

22、2018年8月21日,G334次高速动车组列车上,一男子霸占别人的座位还对前来劝阻的乘务员各种胡搅蛮缠,视频发到网上后,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 从而被人称为霸座哥。8月24日孙某被处治安罚款200元并被记入铁路征信体系,在一定期限内被限制乘坐火车。9月19日,高铁上的一名女性强行坐到了靠窗座位,霸占座位不肯让座。

此事件引起网友热论。甲:霸占座位随心意,与别人毫无关系。乙:道德法规记心里,尊重规则守秩序。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甲、乙的观点进行辨析。

23、我们所享受的美好生活无不受惠于他人对我们所负的责任。

例如:父母辛勤劳动,为我们提供衣食,无怨无悔地履行养育子女的责任。

老师帮助我们学习,履行教书育人的责任。

解放军战士不畏严寒酷暑,守卫祖国边疆,用青春和热血承担着保家卫国的责任。

用所学过的相关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辨析。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   材料分析 材料一 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我们将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完善、更有保障、更可持续.2020年5月22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政府报告,阐述下一阶段工作总体规划时,也强调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这体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促进公平,并不断丰富和深化着它的内涵。

材料二 公平正义是执法司法工作的生命线。要抓住关键环节,完善执法权力运行机制和管理监督制约体系,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件事情处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结合材料思考

(1)为什么我们将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2)怎样让公平正义成为人民群众获得安全感和幸福感的重要保障?

25、残疾人是当今社会的弱势群体之一。由于生理的缺陷致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承受着平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对于身有残疾的同学,大多数同学都能够做到体贴、关心和帮助,奉献着自己的爱心,但也有个别同学对他们进行歧视,给他们的心灵和肉体造成很大的创伤。

结合所学知识,谈一下个别同学歧视残疾同学的行为对吗?并简要说明理由。

 

26、2021415日是我国第六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某校学生制作了“国家安全人人有责”主题展板。

结合展板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今天,我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复杂,必须坚持 ______观。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国家安全,人人有责”。

27、材料一:萨德反导系统是美国全球“导弹防御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该系统的雷达可完成探测、搜索、跟踪和目标识别等多项任务,探测半径2000多公里,能覆盖大半个中国。2017年初,萨德入韩直接威胁到中国战略安全,影响地区平衡,中国坚决反对。

材料二: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对治国理政经验的历史总结,也是我党与时俱进发展国家安全理论的最新认识成果。

(1)谈谈我们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安全?

(2)针对严峻形势,我国应坚持怎样的国家安全观?它的内涵是什么?

(3)针对材料一的现象,我们应树立哪些意识和观念?

28、龙龙将所学“国家机构知识”构建为以下思维导图:

(1)请把图中的空白处①②③补充完整。

(2)请你表述①与②③表格中这些国家机关的关系。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