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李想在“学习强国”APP上看到:神舟十六号乘组在空间站通过视频向国防科技大学建校70周年之际送来的祝福。李想感受社会生活的方式是(     

A.社会实践

B.阅读书籍

C.网络媒介

D.公益活动

2、小欢和几位同学报名参加了深圳市模拟政协提案大赛,以下是他们的参赛过程,从中你得出中学生可以(     

A.关心社会发展,出台相关政策

B.加强社会治理,维护合法权益

C.改变社会规则,维护社会和谐

D.培养亲社会行为,积极建言献策

3、202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邓小岚,2004年起在阜平县马兰村义务支教,为村里的孩子义务教授音乐课程。每年一半的时间放在马兰村,18年来从未间断。邓小岚老师(     

①她承担责任时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②不言代价与回报,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③勇于担当,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④承担责任就能赢得他人和社会的赞誉和认可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国家好大家才会好。”这表明,在我国(     

①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完全一致的②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③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④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六度空间理论认为:我们最多只需要六个中间人,就能认识到任何一个你想认识的人。这说明(     

A.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B.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C.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D.青少年要尽可能地多认识人

6、下面漫画《失信黑名单》告诉我们(     

①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②诚信需要讲智慧

③失信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④要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只有喊着同一个号子、朝着同一个方向同舟共济,才能奋力驶向梦想的前方。”这句话中的“时代”和“梦想”分别指(     

A.改革开放新阶段、基本实现现代化

B.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8、“从小偷针,长大偷金。”这句话说明了

①一般违法行为必然会发展为犯罪 ②青少年应防微杜渐,预防违法犯罪 ③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④青少年年龄小,不会犯罪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9、微信借助互联网发送短信和语音,成为了人们常用的通讯方式,被很多青少年视为“交友利器”。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微信实施诈骗,微信也成了“危信”。因此,我们青少年应该(     

①树立健康良好的上网习惯②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③加强对微信等社交网络平台的安全监管④远离网络微信,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医生的责任是治病救人;军人的责任是保卫祖国……这表明(     

A.每一种角色都承担着相应的责任

B.责任主要来自于对他人作出的承诺

C.只有成年人才可能承担一些责任

D.在社会舞台上我们扮演着不同角色

11、15岁的陈某原是品学兼优的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的一群“朋友”,他开始旷课,还因经常盗窃被公安机关处罚。对此,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①一般违法与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②青少年应该防微杜渐,预防违法犯罪

③经常盗窃是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④青少年交友需谨慎,要远离“损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2023年11月,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发布《关于开展“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通知明确工作目标为聚焦网络戾气容易滋生的重点环节版块,从严打击恶意攻击谩骂、挑起群体对立、宣泄极端情绪等突出问题,坚决惩治一批违规账号、群组和网站平台,有力遏制网络戾气传播扩散。此举要求网民(     

A.健全防范治理网络戾气的制度

B.切实保障广大网民合法权益,维护良好网络生态

C.自觉遵守网络规则,遵守道德和法律

D.依法打击制裁网络违法犯罪行为

13、2023年3月24日,在江西宜春,一位孕妇着急挂号请求插队,一位男士礼貌让出自己位置后毫不犹豫地转身,主动站到了队伍的最后,没想到接下来发生了更加动人的一幕:队伍里的人看到后,都主动依次站到了队尾,又把让位的男士“让”回了原位。简单的转身一“让”(     

①体现了谦让、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②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

③能杜绝摩擦,消除隔阂④透出了关爱的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内蒙古好人”姜保成,28岁接过父亲的巨额债务,36岁还清最后一笔债,8年替父还债近90万。姜保成替父还债的行为,让人们看到了他(     

A.诚实守信、勇担责任

B.胆小怕事、迫不得已

C.缺乏经验、不谙世事

D.虚情假意、炒作自己

15、某短视频平台上的一则视频获众多网友点赞:一外卖员摔了一跤导致延迟配送,主动给顾客买了一杯奶茶并道歉,顾客发现外卖员的伤口就拿着创口贴和酒精帮外卖员消毒,还给他五星好评。众人点赞给我们的启发是(     

①换位思考,理解包容他人②平等待人,赢得他人认可

③互相尊重,促进社会和谐④肯定所有,助力人生绽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海的赤子,海是浪的依托,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润,我分担着海的忧悠、分享海的欢乐……”从这几句歌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有(     

①国家发展为我们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机遇

②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紧密联系、高度统一的

③人民利益至上,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④人民利益只有反映国家利益,才能得到实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7、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之年。2023年还是(     

①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②五四运动100周年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④改革开放45周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扬州交警微发布“停车入格,文明归位,让城市交通井然有序”。对于社会秩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B.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无序化状态

C.社会秩序大大降低社会运行效率

D.交通秩序就是日常生活的社会秩序

19、我们每个人心中除了有一个“小我”,还应该有个“大我”,而且在危难时刻,“大我”是最重要的。这句话启示我们(     

①要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

②只有维护好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

③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关系

④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以个人利益为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近日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76.4%,网民规模达10.79亿。对于网民而言,网络(     

①网络丰富着我们的生活②只有通过网络,人们才能很好地交往

③网络出现后,人们不再需要传统的交往方式④网络方便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   今年国庆大阅兵时,一位来自国外的游客对军事迷小林很感兴趣,一路上与小林热情的攀谈, 还要与小林留下联系方式,以后请他介绍更多我国的军事情况,小林想了想决定拒绝他。

你如何看待“小林拒绝国外游客”的决定?

22、学习完《国家好,大家才会好》这框后,小华认为:在我国,人民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是毫不相关的,努力维护国家利益对维护人民利益没有任何意义。请你谈谈对这个观点的认识。

23、在学习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后,三位同学展开了讨论:

小军:“上不上学是我的权利,我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读不读书是自己的事,老师管不着”

小全:“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专门保护,因此我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是我们的权利,谁也管不着。”

小展:“权利我喜欢,义务我讨厌。”

请你结合所学的知识对以上三位同学的观点分别进行评析。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15岁的刘某迷恋网吧游戏,开始背着父母在家里拿钱,但无法满足其需求。一天晚上,他拿着一把水果刀,拦截一位女同学,索要30元钱,刘某认为只是要同学一点小钱没啥了不得的。

1刘某的行为没啥了不得吗?分析其行为属于什么行为?6分

2刘某的行为有哪些特征?6分

 

25、   据悉,合肥市教育局根据已印发的《合肥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课程方案(试行)》,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有针对性的安排课程内容。研学旅行,是指学校组织,有计划的通过集体旅行的方式,使学生在于校园不同的环境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对自然、文化、生活方式、风土人情和社会公共道德等的体验的综合性社会实践活动。

(1)请你说说,学校在开展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和同学们在活动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2)研学旅行是一种亲社会行为,请另举两例亲社会行为,并说说青少年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

(3)怎样才能培养亲社会行为?请你给同学们提三点合理化的建议。

26、   材料一 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对人民而言,宪法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1)对人民而言,宪法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这句话反映了我国宪法怎样的基本原则?

材料二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关键一环就是充分发挥监督执纪的威力。中央巡视组巡视了100多个地区和单位,一大批“老虎”“苍蝇”被绳之以法。事实证明,要从根本上解决主体责任缺失、监督责任缺位、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等一系列问题,就必须强化党内监督,确保党章党规党纪在全党有效执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2)结合材料,思考如何才能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27、材料一:据报载,77岁的陕北老汉常某因《乡镇论坛》杂志社未经同意擅自刊登他的照片,在北京提起诉讼,结果获得了部分赔偿。

材料二:李某和冯某是门对门的邻居,平时两人关系不太和睦。李某为了报复,捏造事实并张贴大字报,致使冯某名誉受损。据此,冯某把李某告上法院,法院一审判决李某向冯某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

1)上述材料一、材料二中公民的什么权利受到侵害?

2)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28、   2016年里约奥运赛场上,中国女排姑娘们团结一致,一路力克强敌,时隔12年重夺奥运冠军!女排夺冠,是每个人团结奋进的结果,更是集体主义精神的最好诠释。她们不是1个人在战斗,靠的是12个人的集体努力,技术专业、实力过硬、拧成一股绳,这就是团队的力量!这就是女排精神!是激励中国前行的力量!

(1)你憧憬的美好集体应该有哪些良好氛围?

(2)集体生活对于我们的成长具有哪些作用?

(3)我与集体共成长,你能为创建美好集体做些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