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待物莫如诚,诚真天下行”。以“铸诚信、优环境、惠民生”为主题的2023年全国“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于9月8日在广州启动,该活动旨在营造“讲诚信、重诚信、守诚信”的浓厚社会氛围。开展这一活动( )
①必定促进国家兴旺,提升国家形象
②有利于打造诚信企业,塑造企业良好的形象和信誉
③有利于社会营造诚信的良好风尚、增进社会互信
④可以完全消除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2、人生在世,一切行为皆有底线,否则可能会误入歧途。我们行为的底线和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分别是( )
A.道德、违法
B.不违法、犯罪
C.法律、道德
D.违法、犯罪
3、某校拟制作“我国科技发展成就”宣传栏。下列适合推荐的新闻内容是( )
①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②“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③国内首条悬挂式空中轨道列车2023年5月11日在武汉试乘开跑
④教育部发布《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对漫画反映的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
A.规则不能改变
B.参与规则修订
C.调整和完善规则
D.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5、张某因贩毒、抢劫被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5万元。这充分说明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 )
A.严重社会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应受刑罚处罚性
D.财产危害性
6、陕西某中学学生通过项目化学习提出的三项建议被政府采纳。这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学生( )
①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②全面做好人生规划
③主动参加社会实践 ④关心社会,奉献社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如图漫画表明( )
A.诚信是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B.不讲诚信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C.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D.生活中要学会运用诚信智慧
8、有人说:“网络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恶魔。”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网络对于交友而言,只是一个工具,可以是助力也可以是阻力
②网络的危害是不可避免的,应远离网络
③虚拟的网络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不加强自我保护,容易受到伤害
④网络的作用是有限的,没必要相信网上的东西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9、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 )
A.严重社会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应受刑罚处罚性
D.剥夺政治权利性
10、漫画《网络问政》可以反映出( )
A.网络确保公众建议都被采纳
B.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C.公众可以随心所欲表达意愿
D.人们都能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11、下面漫画《路怒族》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换位思考,与人为善②自尊自信,自爱自律
③我行我素,活出自我④调节情绪,敬畏规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誉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对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作出明确翔实的规定,并规定侵权责任。下列行为最适用于民法典的是( )
A.谎报险情,扰乱治安
B.殴打他人,致其死亡
C.捡到钱包,拒绝归还
D.伙同他人,拦路抢劫
13、消防通道是一条“生命通道”。某小区居民楼发生火灾,由于小区周边消防通道被停放的轿车占用,消防车无法到达火灾现场,附近市民合力抬走堵路车辆,才给消防车让出一条路。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国家机关应严格执法,为畅通“生命通道”提供保障
②只有经过物业批准的居民才可以占用或更改消防通道
③物业应该严格公正执法,严厉惩处随意占道不法行为
④公民应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准绳,维护有序社会环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有着50年教龄的语文教师杨维云,每天坚持两场直播,提供零基础拼音识字课程,为不识字的成年人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87岁海洋地质学家、两院院士汪品先,用当下时新的话语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中国探索海洋的故事,传播海洋科学知识……“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中的这些老人能够感动中国的原因,在于他们( )
①勇担社会责任,服务和奉献社会 ②学识渊博,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
③发挥余热,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④善于扬长避短,发挥互联网的优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2022年9月1日《开学第一课》在央视播出,节目带领同学们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聆听三代务林人经过60年的奋斗,在一片荒原上种植出全球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的故事,这能让同学们感觉到( )
A.承担责任就要放弃个人一切权利
B.只有人尽其责,才能共建和谐美丽社会
C.不应该承担那些没有任何回报的责任
D.承担责任只能获得精神的回报
16、2023年1月1日起施行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改变以往儿童票以身高划分的规定,实行“双轨制”,即按年龄或身高标准进行售票。结合材料,请回答下列小题。
【1】实行“双轨制”表明( )
①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③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④能保障儿童的一切权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新规的实施是为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维系秩序。下列有关规则和秩序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②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
③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④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7、有关调查显示,绝大部分未成年人在犯罪发生前就已沾染上了许多恶习,其中吸烟、旷课、逃学、不良交友和夜不归宿的比例很高。这警示我们要( )
A.抓好大事,做到有礼有节
B.控制情绪,减少冲动之举
C.依法维权,提升维权能力
D.预防犯罪,杜绝不良行为
18、2023年9月23日晚,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完美落幕。中国人民用热情洋溢的掌声和欢呼声表达了对运动员们的鼓励。演出结束后,大家有序地排队,安静而迅速地离开,还将地面上的垃圾捡走。这些行为( )
①是具有良好文明素养的体现②主要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可
③体现了善于竞争的良好品质④维护了民族尊严和中国形象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19、诚信是金,待人以诚。行事以信,有诚则成。无信何立,无论贩夫,或贾或商。诚信之道,纲举目张;公平竞争,法为度量。用户利益,莫敢能忘;社会责任,扛在肩上。惟有如此,国富民强;泱泱大国,兴我华邦。这告诉我们( )
①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③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④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0、“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海的赤子,海是浪的依托,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润,我分担着海的忧悠、分享海的欢乐……”从这几句歌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有( )
①国家发展为我们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机遇
②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紧密联系、高度统一的
③人民利益至上,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④人民利益只有反映国家利益,才能得到实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1、 最近,乘客与司机发生争执的行为经常发生。网友们对此现象评论不一。小王认为: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小李认为:在社会生活中,自由是随心所欲的,我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请你对以上观点进行辨析。
22、网民刘某(男,22岁)发布“我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要赶紧去朝阳大悦城、西单大悦城门口咳嗽上百次,希望感染的人越多越好”的相关消息。经查,刘某并未感染新冠肺炎,身体健康,出于恶作剧心态,故意编造虚假信息,并在微信朋友圈及多个微信群、QQ群内发布这些虚假信息。群内共涉及2700余人,引发群众恐慌,已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犯罪嫌疑人刘某因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依法被通州公安分局刑事拘留。2020年2月25日,刘某已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根据材料,请你从法治与自由的关系角度对刘某的行为进行评价。
23、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
24、【权利义务伴我行】
阅读下列表格,回答问题:
①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
②公民享有自己肖像权的同时,不得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其他公民的肖像 |
③公民享有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但不得侮辱他人人格 |
④公民履行纳税义务,享有国家把税款用之于民的福利 |
(1)表格内容体现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怎样?你是如何理解二者的关系?
(2)请列举一个与表格内容相符的例子。
25、社会化的含义是什么?
26、 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我国宪法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1)你是如何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律平等”这一原则的
(2)我们应该如何践行平等?
27、【维护国家利益】
材料一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
材料二 “家国情怀”是使国家或民族傲然挺立,即使处于苦难困境也能获得希望的精神支柱。有国才有家,更要有国家利益至上的情怀。
(1)为了帮助大家理解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你打算向同学们说些什么?
(2)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采取诸多措施维护国家安全,请列举两例。
(3)我们可否依据材料二内容得出“我国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不存在任何困难”的结论,理由是什么?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中学生应怎样做?
(5)国家利益是什么利益的集中表现?为什么这样说,用一句话概括。
(6)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是什么?
28、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的二0一八年新年贺词指出:中国坚定维护联合国权成和地位,积极履行应尽的国际义务和责任,信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承诺,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开辟人类更加繁荣-更加安宁的美好未来。
(1)为什么世界各国人民需要携手合作,共同应对挑战,共同抓住发展机遇?
(2)不同文化之间怎样才能实现和谐相处、共同繁荣?
(3)青少年在对外交往中应该怎么做?(三个方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