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法律知识的说法与理解存在错误,请你指出共有几处( )
①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等场所是严重不良行为,不良行为必然会发展成犯罪
②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③“判处拘役5个月”与“没收财产”中,拘役属于刑罚,没收财产属于行政处罚
④民事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A.5处
B.4处
C.3处
D.2处
2、9月24日,杭州亚运会女子1500米自由泳决赛最后冲刺阶段,越南选手位居最后一名仍在坚持不懈。全场观众为她加油鼓掌,掌声“陪伴”她游到终点。对赛场“掌声”认识正确的是( )
①掌声体现了文明有礼,反映了个人的科学文化素质
②掌声维护了赛场规则秩序,体现的是社会法治水平
③掌声表达了对拼搏精神的肯定,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④掌声彰显了国民素质,展示了文明有礼的国家形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礼让城市更有温暖、更有爱,也让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更和谐、更包容。以下关于“礼”的做法不恰当的是( )
A.小朱在参加学校的升国旗仪式时,仪表整洁、着装得体
B.小罗同学在学校尊重老师,但回到家里对家人爱搭不理
C.小刘作为班干部,制止班级同学给别人起侮辱性绰号
D.小张同学在学校运动会时,真诚给比赛失利的选手鼓励
4、2023年4月6日,针对美国国会众议长麦卡锡等国会议员在美国执意会见“过境”窜美的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予以强烈谴责。习近平主席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这体现了( )
①国家安全以政治安全为基础,必须高度警惕②台湾问题事关国家核心利益,不容他国干涉
③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是中国的内政④解决台湾问题才能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下列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
①为追求个人利益而损害集体利益的行为是错误的
②为了个人利益,偶尔损害一下集体利益也未尝不可
③我们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
④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不应损害集体利益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6、“有一种安全感叫祖国海军接你回家。”2023上半年苏丹安全局势持续恶化,4月26日,中国海军舰艇紧急赴苏丹撤离我国在苏丹人员,登舰过程中,一名中国同胞泪流满面:“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我哭了,我太感动了!”这名同胞的话让我们感受到( )
①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②国家强大是人民利益的重要保障
③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完全一致④中国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1年11月17日,大连女幼师宋某在网络社交平台上表示自己最希望的就是大连的疫情不要停止,希望能增加越多越好。此不正当言论而引起了轩然大波。目前,警方已经对她做出了拘留处罚,她工作的幼儿园也把她开除了。这警示我们,参与网络生活时( )
A.要对他人的网络言论负责
B.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C.要学会“信息节食”
D.不要相信网络上任何信息
8、有礼”一直是我们引以为傲的文化基因。浙江持续推进“浙江有礼”省城文明新实践,让“有礼”成为最具标志性的成果。这是因为“有礼”( )
①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②体现国家形象
③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④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我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是指(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B.改革开放新时期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10、长期以来,铁路儿童票一直以身高为划分标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儿童身高超高的情况愈发常见。全国铁路从2023年1月1日起对儿童优惠票实行实名制管理,儿童旅客以年龄划分优惠标准,不再以身高为标准。对此新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为了让人们更好地遵守规则,要保持规则的稳定
②随着社会的发展,规则需要调整和完善
③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④规则应该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2021 年10月28日至11月27日,国家铁路局就《铁路旅客运输规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收到意见1131条。意见主要集中在儿童优惠票、车票种类等方面。2023年1月1日,新版《铁路旅客运输规程》正式实施。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有些规则需要制定
B.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
C.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否则就要承担刑事责任
D.应坚定维护规则,提醒、监督他人遵守规则
12、_____水电站是我国实施“西电东送”战略、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支撑性工程,全部机组计划2022年7月投产发电,电站全面投产后,将成为世界第二大水电站,对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促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具有重要作用( )
A.小浪底
B.三峡
C.龙羊峡
D.白鹤滩
13、路上捡到银行卡,还有一张写有密码的纸条,何大某、何小某(均为化名)父子俩顺利将卡内的18000元取出。他们认为:我们既没有偷也没有抢,捡卡取钱不算犯法。失主报警,何某父子退还了失主18000元。检察院对何某父子提起公诉,法院一审判处何某父子同样的刑期: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2万元。完成下面小题。
【1】从法律的角度看,何氏父子
①违背了拾金不昧的中华传统美德 ②其行为已构成刑事违法行为
③承担的是民事责任 ④应该加强法律学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2】网友们对此案例纷纷发表评论,其中正确的是
①何某父子的行为对社会危害性并不大
②失主应该增强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
③失主权益受到侵害能寻求法律救助,值得学习
④这是一起典型的民事诉讼案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14、人心和善表征着心灵祥和安乐的状态,包含着崇德向善的道德要求,既体现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也是中华文化长期倡导的对待他人与社会的态度。下列诠释了这一道德观的是( )
①浙江女教师拦下强行冲卡货车,救下被拖行的交警
②北京设立霞心驿站为守夜人“供暖”
③张某为炫车技,深夜在街道飙车
④广东退休工人49年坚守照顾残疾家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句话强调了培养亲社会行为我们应该
A.走出课堂,融入社会
B.专心读书,丰富学识
C.努力工作,奉献社会
D.关心社会,参与社会
16、小岩一家约了朋友一起吃晚餐。以下哪个行为不可以体现小岩文明有礼( )
A.等客人到齐之后再动筷
B.用公筷给朋友夹菜
C.站起来主动与刚到的朋友打招呼
D.与朋友交流时眼睛盯着屏幕
17、道德与法治老师呈现了一些案例让同学们进行评论。其中正确的是( )
A.案例一:小广骑电动车经常不戴头盔,且随意横穿马路
评论:这是犯罪行为,我们应依法自律,做到遵章守法
B.案例二:李某刚购买的电脑有瑕疵,与商家多次协商未果后,向法院提起诉讼
评论:诉讼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C.案例三:初中生小强多次旷课、逃学,还参与赌博,且赌资较大
评论:小强的行为均属于严重不良行为,且违反校纪校规,应该被学校开除
D.案例四:村民郑某与村委会主任因宅基地发生合同纠纷,于是将村委会主任告上法庭
评论:属于行政诉讼,是典型的“民告官”
18、“待物莫如诚,诚真天下行”。以“铸诚信、优环境、惠民生”为主题的2023年全国“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于9月8日在广州启动,该活动旨在营造“讲诚信、重诚信、守诚信”的浓厚社会氛围。开展这一活动( )
①有利于促进国家兴旺,提升国家形象
②有利于打造诚信企业,塑造企业良好的信誉
③有利于营造诚信的良好社会风尚、增进社会互信
④可以完全消除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9、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是( )
A.国家利益
B.国家安全
C.经济利益
D.政治利益
20、下列四个案件的违法性质及维权途径正确的是( )
①邻居收养流浪狗,每晚不停叫,影响大家休息——行政违法,给法院打电话
②某商家沿街促销,围观群众占道导致交通阻塞——行政违法,向城管部门举报
③赵某与贾某因占座发生矛盾,将贾某打成重伤——刑事违法,向公安局报警
④某培训机构未经高考状元同意将其照片作宣传——民事违法,向检察院起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某校九(1)班同学在学习“法治教育”专题后,利用周末时间在班级微信群里开展热烈的讨论与交流。
【辨析•认识义务】
小鱼儿;很佩服3班的小陈,身患残疾,拄着拐杖上学,三年如一日,学习还那么认真!大个子:大学生小李,拍军事基地照片发给境外间谍组织,被判了刑。照片不能乱拍哦! 楠溪江:嗯嗯,小陈不错,小李不该。我们大家都要增强义务意识! |
(1)为什么说“小陈不错,小李不该”,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履行义务的认识。
【警示•维护权利】
老班长:同学们,网络很开放,以下律师的提醒可要牢记呀!①禁止擅自公开他人姓名、照片、住址、身份证等; ②禁止发表侮辱、诽谤、诋毁等丑化他人的言论; …… 火焰山:是啊!微信上言行很自由,但要谨记法律,不然可能会违法! |
(2)结合律师的提醒内容,从自由与法治的关系角度分析“火焰山”的观点。
【坚守•捍卫正义】
班级微信群又有新闻:有同学在校外被敲诈勒索。小涵同学在暗中观察、了解敲诈团伙的具体情况后,向老师作了反映。派出所接到学校报案,依法对敲诈团伙成员进行了处理。 群里同学对小涵的行为纷纷点赞,并且大家一致认为守护正义就应该要…… |
(3)请结合材料谈谈个人如何守护正义。
22、2022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2022年两会热点话题涉及婚育、民生、女性权益、打拐、防疫、法律法规、教育、网络、财经这九大方面,而每个方面都包含很多大家关注的话题。大会期间,“为老百姓说话”是许多代表恪守的一条重要原则,其中今年养老金、取消中考、取消醉驾罪最受关注,因为这些都是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我国正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读了上述材料,有同学认为:只要人大代表能“为老百姓说话”,就能尊重和保障人权了。请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23、学习完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的内容之后,同学们对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甲同学认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只对国家机关具有约束力。
乙同学认为: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所以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可以随心所欲。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辨析以上观点。
24、2017年1月7日,西安地铁的一些乘客逃票的不文明行为被央视《新闻30分》曝光。看了上述新闻后,西安市某中学开展以“摒弃不文明行为,做文明中学生”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旨在动员和带领广大中学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勇敢向“随地吐痰、车窗抛物、乱贴乱画”等不文明行为说“不”,以实际行动打造整洁卫生、美丽和谐的家园环境。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为什么要向不文明行为说“不”?
25、【诚信校园、你我做起】
诚信,就个人而言,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企业而言,是宝贵的名片;就社会而言,是保障有序发展的通行证;就国家而言,是立国之本。2021年9月20日是全国第十九个公民道德宣传日,为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某校决定以“做诚信学生,建诚信校园”为主题,开展教育活动,同学们发起“诚信做人到永远”的倡议。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诚实守信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为此,我们倡议每位同学在生活中要讲诚信,做到: ① 。 ② 。 ③ 。 XX中学全体同学 2022年1月4日 |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补充完整。
26、【诚实守信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材料 滴滴打车的爽约记录、骗取保费时伪造的个人信息、网店贩卖假货的差评…一些不起眼的事,有可能被记录到你的信用报告中,甚至可能影响你今后的贷款、申请留学、出入境等等。
读完材料,你打算怎样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27、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近日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1.2%。
请结合材料,运用网络的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 | 启示 |
据统计,全世界范围内青少年过度依赖网络的发病率是6%,我国比例接近10%。过度依赖网络使得许多学生无心学习,人际关系和身心健康也受到影响。 | 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
2019年9月16日23时,某明星演唱的《说好不哭》上线,上线25分钟时,这首单曲在QQ音乐、酷我音乐、酷狗音乐三个音乐平台上总销售量约229万。 | (1) |
2019年10月14日开始,《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正案(草案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为期一个月的公示期内,社会各界可通过北京市司法局门户网站及北京市政务门户网站“首都之窗”查看草案及提出意见。 | (2) |
2019年8月4日,央视新闻在新媒体平台发起话题 “五星红旗有14亿护旗手”,这一简单、直白的表达引发网友强烈共鸣,连续多日占据热搜话题榜榜首。微博话题阅读量已超过50亿人次,单条微博转发超过1000万。 | (3) |
中学生王某在网上发布了学生打群架致人死亡的消息,被网民大量关注和转发,社会影响恶劣。经查,事情本系一起轻微的电动车碰撞事故,该学生故意夸大事实,并发布了不实信息。警方依法对其行政拘留。 | (4) |
28、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宪法,2018年对现行宪法进行了修订,最新宪法修正案全文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完善依法治国和宪法。
(1)请例举国家增强宪法意识的重要举措。
(2)为什么说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3)你打算如何增强宪法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