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年,宁波动物园发生老虎伤人事件,致游客张某死亡。3米高的外围墙、细密的铁丝网、3米高的内围墙,3道就在眼前的防护墙和安全警示标识,始终没有挡住张某的脚步,这一悲剧的发生警示我们要( )
A.规则要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的发展
B.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C.依靠他人提醒,遵守社会规则
D.维护规则,并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
2、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句话告诉我们( )
A.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B.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C.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完全不同的
D.国家利益可以代替人民利益
3、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已成为社会共识的是( )
A.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奉献、尊重资本
B.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C.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土地、尊重技术
D.尊重劳动、尊重管理、尊重财富、尊重创造
4、思维可视化是学习的有效途径。下列四组关系中,可以用下图表示的是( )
①违法与犯罪②社会规则与法律③道德与法律④社会规则与秩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中国政府网开设“我向总理说句话”常设栏目,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直接送到总理的办公桌上,这让中国网民的电脑桌与总理的办公桌实现了零距离接触。由此可见,网络( )
A.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B.改变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
C.扩大了公民政治权利
D.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
6、2023年3月15日,中央网信办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打击造谣传谣、假冒仿冒等乱象,目的是促进“自媒体”文化良性发展,为人们营造文明健康的网上家园。这( )
①告诉我们法律可以调解生活中的所有问题②说明网络需要法律,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
③有利于营造向上向善的网络环境④有利于维护网民的合法权益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7、“核潜艇之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及“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院士,他在一个无名小岛隐姓埋名几十年,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我们能从黄旭华事迹中得到的感悟有( )
A.被动承担,履行责任
B.主动承担,推卸责任
C.积极承担,索取回报
D.勇于承担,无怨无悔
8、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这体现了法治的要求是( )
A.实行良法之治
B.反映人民意志
C.实行善治
D.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9、一百多年前的嘉兴南湖红船上,那群立志要为苦难中国开辟出光明道路的年轻人,平均年龄28岁;参加长征的红军战士平均年龄20岁左右;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274个重点岗位中,30岁以下青年占85%以上。这组数字告诉我们( )
A.珍惜时间,初中毕业必须马上步入社会
B.不负时代,充分利用社会条件实现自我成长
C.理性选择,努力投身年轻人更多的事业
D.不负韶华,为新时代中国未来努力奋斗
10、2023年4月15日,苏丹多地发生武装冲突。我国立即制定紧急计划,部署军舰及运输机,在最短的时间将1500多名中国同胞安全撤离。我国在撤侨过程中的速度、效率、安全性等方面的表现再次震撼世界。这表明( )
①我国重视在外中国公民安全②我国已经拥有世界最先进军队
③我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④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正日益增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一米线”,要求后面等候人员与前面办理业务的人员保持一米的距离,不要紧跟或围拥。 遵守“一米线”规则,有助于营造安全、舒心、有序的公共环境。我们要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因为( )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③社会秩序就是公共场所秩序
④破坏社会秩序要承担法律责任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2、尊重,是一种美德;它体现在你待人接物时的彬彬有礼;尊重,是一种精神,它体现在你面对苦难时的积极乐观;尊重,是一种生活态度,目光所及的万事万物都有值得我们尊重的地方。可见,尊重的“力量”表现在( )
①尊重即尊敬、重视
②受到尊重能够获得满足感、成就感
③尊重能减少摩擦,增进信任
④要学会换位思考、平等待人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3、图示法是揭示概念间关系的常用方法,下面选项表述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陈某为了逃避交通违章抓拍,故意遮挡汽车牌照,结果被交警当场抓获。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陈某受到罚款200元,驾驶证记扣9分的处罚。陈某的行为( )
①没有遵守社会规则 ②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③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④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5、犯罪心理学中的“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当一些不好的行为和习惯出现在环境中时,由于没有人进行管理被放任存在,就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让这种现象变本加厉。下列格言中,你认为与防止“破窗效应”相符的是( )
①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②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③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④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④
D.③④
16、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后,江门市某校开展包饺子、烤鸡翅,学习烹饪争当小厨师的活动;开展下田地种植农作物,参加农耕体验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这( )
①能让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②会减少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
③提升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④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小刚的生活片段
片段一:早早起床收拾好书包,并帮同学带了早餐 片段二:和同学购物途中,为烈日下的环卫工人送上一瓶水 片段三:体育课上,发现有同学扭伤脚,和其他同学将其送往校医务室 片段四:课间,有同学不小心撞翻了书桌,上前帮同学收拾 片段五:放学后,给生病请假的同桌补习功课 |
以上生活片段体现了他( )
A.勤劳质朴,舍己为人
B.热爱学习,认真刻苦
C.孝亲敬长,服务社会
D.关爱他人,勇担责任
18、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是我们需要具备的一种重要能力。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
A.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2023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杜绝未成年人上网
B.微信拉票的便捷,导致票选活动竞争激烈——网络促进社会进步
C.黄冈市在网络发布《关于开展我市公共交通绿色出行的意见征集》——网络促进文化的传播
D.某县县长直播带货,帮助当地蔗农拓展销售渠道,助力乡村振兴——网络推动经济的发展
19、唱响时代的网络主旋律,在逐梦道路上与时代同频共振,应当成为每一个正能量建设者的标配。2023年9月30日是我国第十个烈士纪念日,中华英烈网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向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先烈们致敬。广大公民可以扫描二维码,选择寄语、献花等方式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针对上述材料,下列评论正确的是( )
①要传播网络正能量,助力网络文明建设
②应发挥网络优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要利用网络弘扬主旋律,培育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④网络主导社会发展方向,引领文化风尚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下列同学的做法属于“唱响时代的网络主旋律”的是( )
小东:将同学照片丑化后转发给其他同学
小智:针对城市建设问题,在政府网站提出建议
小凡:与同学发生矛盾,在班级交流群辱骂同学
小善:在短视频平台转发保护环境倡议
A.小凡和小善
B.小东和小凡
C.小智和小善
D.小东和小智
20、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我们可以了解社会生活的方式有( )
①参加学校秋季运动会,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②周末去草莓采摘园,体验劳动的快乐
③观看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身为中国人感到自豪
④看着寂寥的月亮,内心很悲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1、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____)
22、学习完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的内容之后,同学们对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甲同学认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只对国家机关具有约束力。
乙同学认为: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所以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可以随心所欲。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辨析以上观点。
23、有些同学认为:“生活小事,撒点小谎,无伤大雅,只要原则问题不说谎就行了。”请你辨析这一观点。
24、走路、吃饭、坐公交,甚至是骑车时……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空闲时间,他们总是拿着手机看。在一些公共场所,我们总能看到一些人,长时间保持低头状态,手指轻点触屏,上网、玩游戏、看视频,每个人都想通过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时间填满,这些人不知不觉之间就成为了“低头族”中的一员了。网络在为“低头族”带来方便与实惠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带来很多安全隐患。一些不法分子借机盗取个人信息。随之而来的就是恼人的骚扰、诈骗。
通过材料,我们知道网络行为越发值得我们深思。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为弘扬网络正能量做些什么?
25、“十三五”规划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完善基层民主制度,畅通民主渠道,要健全基层选举、议事、公开、述职、问责等机制,积极推进基层民主自治进程,落实这一要求对我们共创幸福美好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应怎样推进基层民主建设。
26、【美丽中国,有你有我】
霾,席卷中国多个省市,天地变色,人所共愤。人,历数霾的万千罪状。霾,感觉异常冤屈,开始了自己的诉说……
诉说一:“我是你们请来的,没有那些浓烟滚滚的烟囱,没有那些爬满城市的汽车……就没有我,是你们为我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
诉说二:“近来,霾家族的日子也不好过。就说我的‘老根据地’京津冀地区吧,你们的一场“呼吸保卫战”已经悄然打响,你们炸毁烟囱,拆除高炉,缩减燃煤,减少产能。宁可牺牲GDP,也要削减我的实力。”
(1)霾的诉说一反映了我国当前存在着什么问题?为解决此问题,我国必须坚持什么国策和战略?
(2)结合霾的诉说二分析,为什么京津冀地区要采取这些举措大力治理雾霾?
(3)“呼吸保卫战”仍在进行,你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7、【万物相联 绚丽多彩】
材料一: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可以说,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加绚丽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加丰富多彩。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材料二:某校八年级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以青少年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座谈访问等方式对青少年上网情况进行调查。调查情况如下:
每周上网时间 | 上网目的 | 浏览过不健康网站的 | 去过网吧的 | |||
15小时以上 | 10~15小时 | 学习 | 聊天 | 打游戏 | 46% | 37% |
76% | 15% | 5%不到 | 18% | 5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说说你对材料一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你认为青少年应该怎样恪守网络道德,做网络的主人?
28、【正义力量,美好追求】
一般而言,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
请你谈谈正义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