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某公司拖欠农民工刘某工资一年之久,刘某多次讨要未果后准备进行维权。他的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①寻求国家法律救济 ②纠集其他农民工殴打公司老板

③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④依法追究该公司老板的法律责任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定:“使用礼貌用语,讲话注意场合,态度友善,要讲普通话。”以下行为体现语言文明的有(       

①说话和气,以理服人                    ②与人交谈时心不在焉

③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             ④多用商量的口吻与人沟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生活的舞台上,没有人天资高贵,也没有人生来平庸。你有你的辉煌,我也有我的亮点。”题中观点告诉我们生活中应该(       

A.诚信对待他人

B.平等尊重他人

C.宽容对待他人

D.欣赏悦纳他人

4、中学生小刚不认真学习,结交不良朋友,经常逃学,喜欢奇装异服,喜欢炫耀。先是为了筹钱进网吧,有小偷小摸行为,后来为了购买高档智能手机,使用暴力手段持刀抢劫,将一妇女刺成重伤,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刑。这警示我们

①一般违法必然会演变为犯罪            

②未成年人上网是犯罪的主要原因

③要杜绝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     

④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5、有人对世界各领域中的100名杰出人士做了问卷调查,其中61人承认: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并不是他们最喜欢的,至少不是心目中最理想的,之所以取得辉煌成绩,除了聪颖和勤奋之外,是责任感创造了奇迹。这份调查说明了(     

A.获取成功与兴趣爱好、智力因素没有必然联系

B.从事自己最感兴趣的职业,一定能取得成功

C.无论何种岗位,只要有了责任感就能成就一番事业

D.对息已所从事的职业,无论是否自愿,是否喜欢,只要尽责尽力对待,同样可以做得很出色

6、2022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九个“国家宪法日”。我国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订。这表明(     

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规则需要加以改进和完善

③我们应自觉遵守规则

④我们应自觉维护规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学生周某因讲排场、比阔气,花光了生活费,便走上了连偷带抢的邪恶之路。他在一年中作案10起,盗窃、抢劫价值15万余元的物品,后被公安机关抓获。周某在交代完问题后,竟向公安人员说:“叔叔,我都坦白交代了,现在可以走了吧,我还要参加考试呢。”周某后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9年。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周某的行为属于(     

①不履行法定的义务的行为     ②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③违反刑法的行为                  ④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上述案例给我们提供的启示有(     

①公民要学法、知法、守法

②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③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④我国刑法坚决打击侵犯财产的犯罪行为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④

8、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良好的社会秩序是自然形成的

B.遵守社会规则主要依靠他律

C.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D.制定规则的目的是限制自由

9、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的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我们要学习做一个积极的社会社会成员,树立回报社会的意识,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①琳琳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                      ②小夏参加垃圾分类知识宣传进社区活动

③商贩趁疫情提高物价,增加收入            ④为了保持家里整洁,妈妈把杂物堆在楼道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法律宣传标语生动形象、言简意赅地传播了法律知识,是普法的一种重要形式。下列法律宣传标语存在错误,需纠正的是(     

A.陌生来电需谨慎,个人信息勿泄露

B.守法光荣,违法可耻

C.“QQ好友”来借钱,赶快支付别犹豫

D.增强防护意识,防止电信诈骗

11、北京某餐馆发出的一则通告在网络刷屏,温暖了无数人。套餐A带给人温暖,是因为餐馆经营者(     

《暗号:套餐A!》

出门在外遇到困难是难免的

本店免费提供晚餐,不求回报,只希望在你有能力的时候再去帮助他人。

提示:只要告诉店员要套餐A,找地方坐,吃完直接走就行。

A.能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B.关爱他人时,能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

C.承担国家责任,积极投身国家扶贫工作

D.努力践行了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某校响应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印发《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以启动开展“防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当遭遇校园欺凌时,作为中学生可以(     

①寻求法律服务机构的帮助②直接去公安机关起诉

③敢于维权,能够以暴制暴④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人而无礼,焉以为德”...这些古语告诉我们,文明有礼(     

①是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②体现民族尊严和国家形象

③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④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下列不属于关爱他人的事例的是:

A.班长经常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补习功课

B.考试期间,子轩帮助同班同学传递答案

C.恩涵经常护送邻居李奶奶过马路

D.佳晗把自己的学习用品捐给灾区的孩子

15、亚运会期间,杭州充分依托“城市大脑”交通系统,实时检测城市交通运行状况,为广大居民创造文明、和谐、安全、有序的出行环境。此举是因为(     

①社会秩序的维护只能靠强制措施②社会秩序就是维护良好交通秩序

③社会的正常运行离不开社会秩序④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青少年发现或遭遇违法犯罪时应该(     

①视而不见,赶紧离开

②勇敢搏斗,直到将其制服

③巧妙周旋,不与违法犯罪分子硬拼

④力求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神舟”飞天、“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北斗”组网、“蛟龙”下潜,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这要求我们青少年要(     

①关心国家发展,为祖国成就感到自豪 ②关爱人类,做崇尚和平与战争的友善者

③关心国家发展,对祖国未来充满信心 ④勇于担责,做学习者、劳动者、奉献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国家利益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我国政府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维护我国国家利益。下列属于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有(     

①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②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为

③采取多种形式保护文化遗产④提高防卫作战能力,保卫祖国领空安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9、近些年,不少高校都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分析学生每月的就餐金额和消费金额,判断学生的基本生活水平,对学生进行“隐形资助”,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补助公平和学生尊严之间的平衡,因而受到学生们的一致好评。这说明(     

A.关爱他人就一定要倾其所有,奉献全部

B.将贫困生置于大众目光下才能帮助他们

C.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考虑他人的感受

D.关爱他人,精神关怀比物质帮助更重要

20、鲁迅先生说:“一个人要想离开社会而生存,那正像人拔着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B.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个人

C.每个人应为社会发展创造财富

D.社会的进步与人的发展不可分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讲规则享自由】

近日,云南省教育厅发布《云南省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疫情防控措施》,提出15条具体措施统筹做好全省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和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防控措施提出:精准掌握师生员工健康状况。各级各类学校要层层压实责任,严格落实人盯人措施,甄别到每位师生员工,摸清底数,不留死角,全面掌握师生员工暑期行程轨迹和开学返校前14天健康状况等。对此,八年级学生小强发表了如下观点。

22、情境探究,学以致用

  (1)小李交际广泛,经常带一些朋友到家里举行娱乐活动,唱歌跳舞至深夜,弄得四邻不安。邻居好言相劝他却置之不理,还说自己有娱乐的权利。

  ①判断:  

  ②理由:  

 

  (2)李某在微博上编造散布谣言,发表恐怖信息,导致航班延误。

  ①判断:  

  ②理由:  

 

  (3)周末,文文和同学爬山,看到两名外国人躲在树林里,对附近某军用机场拍照。此时……

  ①文文的正确做法:

  ②理由:

23、疫情面前,人人都是责任主体,青少年应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举国战“疫”之时,在ICU里对患者说“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的武汉儿童医院医生张茂荣;在方舱医院治疗中,从容与乐观地静静看书和翩翩起舞的病人……关键时刻,他们用信心与乐观、勇敢与坚强,成为这个战场上英勇奋战的生力军。

对此,两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甲同学说:“作为学生,我们最大的责任就是学习,不需要承担社会责任。”

乙同学说:“只有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才能服务社会和奉献社会。”

你赞同他们的观点吗?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53年我国第一部选举法规定,城乡按8:1的比例选举人大代表;1995年修改的选举法把城乡选举人大代表的比例变更为4:1;2001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选举法修正案,决定城乡1:1的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即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实行“同票同权”。

(1)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怎样产生的?

(2)全国人大通过选举修正案体现了全国人大怎样的性质和职权?

(3)凝聚半个世纪的心血的“同票同权”的历程说明了什么?

25、近年来,韩流横扫中国、日本、东南亚等地,韩国文化,包括韩国的服饰、影视、美容、饮食、劲舞等都受到了上述各地青年人的追捧,这为韩国每年赚取了大量外汇,为此,韩国人信心百倍,有人认为天下文化,当属韩国最好,甚至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北进”“南伐”“进军东南亚等文化出击战略。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简单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看法。(7分)

 

26、下面是对我国出境游游客文明形象调查报告的摘录。请认真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反思:有超过八成的中国游客对本人境外旅游文明素质较为满意。境外受访者普遍认可中国出境游客文明素质较5年前相比有所提升。《报告》同时也指出,中国出境游客文明素质短板突出。

启示:每一位中国出境游客都是构成国家形象的“因子”,是“行走的中国名片”,根据数据显示,60.8%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对中国游客的印象影响了其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

(1)《反思》板块中“满意”“有所提升”等关键词说明了什么?你认为“出境游客文明素质短板突出”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请结合《启示》栏目的内容,谈谈你对其的认识。

27、文明交往做遵纪守法的人

近年来校园欺凌发生的地域范围广泛,覆盖了绝大多数省份,且频次密集。目前暴露出来的校园暴力事件具有一些共同特征:施暴者多是学生;被殴打者往往敢怒不敢言,任其欺辱;上传视频的经常是施暴者本人,以此作为一种炫耀;对施暴者的处罚明显过轻,考虑其未成年人身份,一般以批评教育为主,由监护人进行监管了事。

据报道的校园暴力事件中,75%发生于中学生之间,而在暴力事件的成因中,“日常摩擦”是立要原因,占55%。2017年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建议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础上,制定出台反校园暴力条例进行有效补充,增强法律中关于校园暴力伤害的条文的可操作性。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校园暴力事件多发,表明未成年人的什么特点?(至少两点)

(2)“被殴打者往往敢怒不敢言,任其欺辱”,这说明了什么?(至少两点)

(3)“在暴力事件的成因中,‘日常摩擦’是主要原因,占55%。”这对我们与同学进行交往有什么警示?(至少三点)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私企老板在其餐馆停业之前,逐个打电话、发微信通知在其餐馆办消费卡的会员来退款。这事在网络传开后,网友们纷纷称赞其为“良心店家”。

材料二:天气变冷,小青看到同寝室家境困难的小丽还没穿毛衣,就将妈妈买给自己的毛衣送给了小丽。当同学询问小丽衣服是谁买的时,小青担心小丽难为情,于是抢着回答说:“当然是她妈妈买的呀。”

(1)材料一告诉我们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什么?请从个人的角度谈谈其重要性。

(2)你赞成材料二中小青的做法吗?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