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以下是王同学的寒假生活安排,你最想对他说(     

9:00~12:00

刷短视频

12:00~15:00

网上购物

15:00~18:00

写作业

18:00~23:00

打游戏

A.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要学会抵制网络信息

B.网络并非法外之地,要自觉遵守法律规定

C.要合理安排时间,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D.网络发展日新月异,要适应网络时代的生活

2、《北京市养犬管理规定》第一条和第三条分别规定,“为加强养犬管理,保障公民健康和人身安全,维护市容环境和社会公共秩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本市对养犬实行严格管理、限管结合的方针,政府部门执法,基层组织参与管理,社会公众监督,养犬人自律”。这表明(     

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③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④这一规定侵害了养犬者的自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某班每周都会评选一次“责任担当星”,让同学们从小学会承担责任。下列候选人中能被评上的是

A.小明:发现拖布躺在地上,心想:“反正也不是我们组值日”!直接跨了过去

B.小红:不小心撞坏了同学的眼镜,赶紧告诉了父母事情的经过。反正自己是未成年人,所有的事情都应该由父母负责

C.小军:逛超市的时候,偷拿超市物品准备送给生活困难的同学

D.小林∶买早点时,店主多找了我钱,我立即把多余的钱还回去

4、在2020年全国人大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过程中,某中学对二次审议稿提出的建议被采纳,这说明(     

①全体中学生必须履行参与立法的义务②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变迁,规则需要改进

③保护未成年人只是全国人大的职责④要参与规则的改进与完善,积极建言献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家乡发展、社会进步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我们也在社会大课堂中不断成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②社会离不开个人,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③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④社会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6、根据“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这一目标,图中对应正确的是(     

A.①2020年 ②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B.①2035年 ②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C.①2020年 ②全面建成世界最强军队

D.①2035年 ②全面建成世界最强军队

7、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儿童的平均身高也在增长。为惠及更多儿童旅客,全国铁路对儿童优惠实行车票实名制管理,儿童票按年龄销售,不再以身高为分界。这体现了(     

①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②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积极改进规则

③为适应社会生活,规则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④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要自觉遵守规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进博会期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连续推出“全球‘进’货季”“博览世界‘进’享好物”以及“全球‘进’货季”亚非专场三场直播带货活动,总观看量超9500万人次,总销售额近2亿元。这主要体现了(     

A.网络为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B.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

C.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了新平台

D.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9、漫画中人物的行为(     

①具有社会危害性②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③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④属于正确的自救自护方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新时代的国家安全,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网络等多个领域,与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增强法治意识,明辨是非,切实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下列行为中不利于国家安全的是(     

A.小清发现一化工企业向地下偷排工业废水,立即举报

B.中学生小良无意间把自己的QQ密码泄露给网友

C.在黄河滩涂放生红耳彩龟

D.小明劝阻朋友上传我国军事设施图片到网络

11、对于如图漫画《“硬核”要求》反映的主题,下列认识需要加以订正的是(     

   

A.劳动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之一

B.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

C.这有利于学生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塑造健康人格

D.这将会“挤占”学习时间,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

12、近年来,低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时有发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实践证明,事前预防要远胜于事后惩治。做好事前预防,需要未成年人(     

①不参与学校和家庭以外的活动②从小事做起,防患于未然

③做到行己有耻,不断增强自控力④认清犯罪危害,杜绝不良行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2023年1月17日,2022年中国经济数据发布——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20万亿元,同比增长3%。就业基本盘总体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内需规模继续扩大,经济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这份成绩单(     

①让每一个中华儿女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

②说明我国经济增长成就显著,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而来的

④说明国家发展是国家领导人的事情,跟我们初中生无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以下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①学生小李假期选择“宅家”

②学生小王和同学一起赴赵一曼纪念馆研学旅行

③学生小张利用休息时间打扫社区体育馆

④学生小何在假期参与了宜宾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志愿者服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诉讼俗称“打官司”,是公民维权的有力手段,以下案例与诉讼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①赵某兄弟因遗产继承产生纠纷——行政诉讼

②钱某对某市环保局作出的排污处罚不服——行政诉讼

③王某因严重违法行为被起诉——刑事诉讼

④李某将欠债不还的刘某告上法庭——民事诉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6、下图是初中生明明的朋友圈,作为好朋友,你会给他评论(     

A.规范自身言行,传播网络正能量

B.合理规划时间,学会“信息节食”

C.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辨别网络信息

D.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合理使用网络

17、某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诋毁贬损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违法言论被抓获,这告诉我们(     

A.增强法治意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B.只要违法犯罪一定会受到刑事处罚

C.尊重公民言论自由、参与权表达权

D.尊重自由平等,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18、以下是社会生活剪影,他们的行为引导我们(     

                         

“静音车厢”让旅途更美好       戴好头盔再出发                 排队出行让文明延续

A.平等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

B.自觉遵守规则,坚定维护秩序

C.弘扬法治精神,善用法律维权

D.改进社会规则,适应社会发展

19、“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启示我们对待未来(       

A.不需要有理想,只需要实干

B.不要光想不干,要敢想敢干,突破道德、法律的制约

C.要有理想,用踏踏实实的劳动创造美好未来

D.坚信有理想就能创造美好未来

20、漫画是云南省某地增加的关于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驾驶机动车礼让斑马线的规范标准”的说明,可见(     

①所有不适应发展的规则都要立即废除②无视规则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③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④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立法规范过马路玩手机,可行吗?自从智能手机普及后,逐渐催生了一个新群体—“低头族”。对他们而言,手机成了日常生活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吃饭看,走路看;睡前看,醒后看。近日,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批准通过了《嘉兴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条例进一步明确了文明行为规范,针对“低头玩手机”过马路等行为作出了禁止性规定,以后行人过马路时“低头玩手机”最高可罚50元。此事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认为立法处罚很有必要,也有人认为小题大做。

对此,你怎么看?

22、“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2021年11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颁布实施七周年纪念日。为进一步推进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宣传教育工作,切实增强青少年的国家安全意识,某中学组织开展有关宣传教育活动。有人认为:当前学习最重要,国家利益可不管。也有人认为:人民国家命运连,国家利益记心间。

运用所学知识,对以上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23、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判断:(   )理由: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议程:审议和表决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审查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审查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修正草案)》的议案等工作。

材料二 我国宪法、刑法、教育法等多部重要法律都有关于平等的规定,涉及“各民族一律平等、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等。

(1)结合材料一说说我国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优越性有哪些?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结合材料二谈谈为了践行平等,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应做出怎样的努力?

25、品学兼优的陈某结识了社会上的朋友后,便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开始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老师和父母,后来便放纵自己,并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偷窃财务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仍不悔改。为了搞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之内多次作案,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

(1)这警示我们:预防犯罪,需要我们__________________不良行为。

(2)陈某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刑罚又称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_________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的_________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

(3)请你说说我国刑罚的种类有哪两类?

26、材料一   宪法是什么?毛泽东指出:“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我国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材料二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宪法修正案。从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诞生至今,宪法一直处在探索实践和不断法正完善中。1982年宪法公布施行后,分别进行了5次修改,这次修宪,根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新任务,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载入国家根本法……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的通过全国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宪法活动。

(1)根据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我国的国家性质是怎样的?

(2)说一说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什么?

(3)我国宪法是怎样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这一基本原则贯穿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27、   2016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G20)上。从峰会会场到宾馆酒店的迎宾台,从西湖边的微笑亭到机场的车站,一种身着蓝绿色调的“90后”志愿者(“小青荷”),亭亭玉立,吐露芬芳,他们亲和的微笑和高质量的志愿服务。被誉为“本次峰会上最美丽的风景”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青少年为什么要培养亲社会行为?

28、   陈先生驾车到八达岭野生动物园游玩并开车窗喂食。一头熊试图将头伸进车内,车窗的防夹手功能致使玻璃不升反降,陈先生的手臂被熊咬伤。园方负责人称,园内提示明显,此事因游客没遵守规定造成。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告诉陈先生如何遵守和维护社会规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