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交警巡查时,沿路不忘幽默地提醒骑行电动车却未戴头盔的市民:“前面有交警,查头盔呢。”结果,被提醒的市民都及时主动佩戴好了头盔。山东交警此举启示我们在劝导他人时要注意( )
①语言文明 ②态度谦和 ③及时停止 ④晓之以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中国古人的智慧就是君子和而不同,有时候,学会欣赏别人身上的差异,并且保留一个尊重的态度,这才是对的世界。这启示我们要( )
①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②学会欣赏他人,学习他人全部
③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不轻视他人
④考虑他人感受,认真对待他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2023年1月1日起施行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改变以往儿童票以身高划分的规定,实行“双轨制”,即按年龄或身高标准进行售票。结合材料,请回答下列小题。
【1】实行“双轨制”表明( )
①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③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④能保障儿童的一切权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新规的实施是为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维系秩序。下列有关规则和秩序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②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
③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④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2022年,第27个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口的主题是“共防共治学生欺凌,共建共享和谐校园”。对校园欺凌现象,以下观点不正确的是( )
①校园欺凌行为可能会受到刑法的制裁
②碰到他人受欺凌时一定要见义勇为,奋不顾身
③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就能消除校园欺凌现象
④校园生活中要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提高警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每个人的身份确定是在( )
A.社会风俗中
B.社会关系中
C.人际关系中
D.家庭关系中
6、下面对于中学生小华的行为点评正确的是( )
选项 | 行为 | 点评 |
A | 用父亲身份证信息登陆游戏网站 | 巧妙遵守社会规则 |
B | 利用假日帮助生病同学补习功课 | 真心实意关爱他人 |
C | 牢记盗窃电瓶犯罪分子团伙特征 | 胆小怕事逃避责任 |
D | 向有关部门举报学校周边黑烤吧 | 公正司法服务社会 |
A.A
B.B
C.C
D.D
7、“一个永远不欣赏别人的人,也就是一个永远不被别人欣赏的人。”这告诉我们在交往中要( )
A.心里暗自发誓,用尽任何方法超过对方
B.学会欣赏自己独特的美
C.看到他人的优点,学会欣赏他人、赞美他人
D.学会宽容他人
8、小辰到法庭参观时,看到公告栏中如表的判决书。他对判决书内容理解正确的有几个( )
判决书(摘选)
本院认为,被告人孙某在公共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据此,依照……之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孙某犯危险驾驶罪,判处拘役两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①判决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②判决本案适用的是行政诉讼程序
③案件警示我们只要违法了就要受到刑罚处罚④案件表明纪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我们成长的过程就是学会不断承担责任、勇于承担责任的过程。下列行为不属于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是( )
A.老师为我一对一授课
B.从不迟到,从不旷课
C.上课认真听讲并回答
D.能够言必行,行必果
10、水电站职工甘宇在“9·5”泸定地震中坚守岗位,错过第一时间逃生的机会,失联15天后被当地村民找到。甘宇的责任来自( )
A.道德规范
B.对他人的承诺
C.领导的要求
D.职业道德
11、在众人面前讲卫生,独自一人时随地吐痰;有警察时遵守交通规则,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团体内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这些现象告诉我们( )
①他律比自律更重要②应该做到心中有规则,注意修养
③自律需要灵活性,讲求随机应变④应学会“慎独”,自觉遵守规则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2、最近,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金砂镇的菜摊火了。菜摊不大,却很特别。摊位前,20多个菜篮子码成一排,不称重、不讨价还价,也无人照看,拿菜放钱全凭自觉。每天早上,推主邱美英把菜放进菜摊、标上价格,就去忙别的事了。等到傍晚来点收菜钱,不仅该给的钱不会少给,还经常会多出一些来。这种无人值守的自助买菜方式,需要个人( )
A.树立诚信意识,做老实人,办老实事
B.弘扬诚信文化,构建社会信用体系
C.坚持严格执法。加大失信打击力度
D.完善相关法律,建立失信惩戒机制
13、毕业生小明在网上求职时收到某公司如下一则招聘信息,他断然拒绝向其投递简历。小明拒投简历的根本原因是( )
A.该公司薪资水平不符合预期
B.工作内容严重威胁国家利益
C.缺乏获取国防内部信息渠道
D.该招聘的真实性暂无法确认
14、田野里架起直播间,土特产变身“网红尖货”,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年轻人变身“新农人”,走出了一条创新致富路。如果给这则新闻提炼一个主旨,最恰当的是( )
A.农业发展己不需农民辛苦劳作
B.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全靠新农人
C.网络改变了生产者的生产方式
D.新农人借助互联网助农民增收
15、一个负责任的公民,首先是一个对自己负责任的人。下列能体现对自己负责的是( )
A.小丽每天在放学后,怕父母担心及时赶回家
B.每次做眼保健操时,小明都会抓紧时间看书学习
C.一碰到学习上的难题,小东立刻上网搜索答案
D.小华参加活动时经常失约,事后解释临时有事
16、下图漫画提醒我们青少年要( )
A.增强防范意识,保护个人隐私
B.学会信息节食,防止沉迷网络
C.完善相关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D.认清网络弊端,拒绝使用网络
17、未成年人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受到非法侵害时,我们不提倡的是( )
A.请家长或者监护人出面协商
B.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权
C.勇敢地与不法分子殊死搏斗
D.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18、小东在校门口看见两个陌生的大人在拖拽同班的同学,而那个同学一边挣扎一边喊着:“放开我,我不认识你们。”你认为小东的正确做法应该是( )
①他们是大人,我们要保护好自己,别管闲事了②拨打“110”报警电话,让警察来抓他们
③独自一人冲上去抓住坏人,见义勇为、伸张正义④喊来其他同学的家长拦住他们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9、漫画《坚决整治》说明了( )
A.校外培训机构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校外培训机构可通过民事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C.法不可违,校外培训机构触犯法律必受刑法制裁
D.依据图中的处罚文件,可以判断其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
20、一首七律这样赞美钟南山和李兰娟院士:“先当战士逆行渊,后作专家种学田。拨雾荆人还物象,悬壶楚地扫魔鞭。山松不老怀真理,娟丽崇兰结众缘。化鹤三江欢陌客,惊魂九派震愚贤。”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两位院士为了抗击疫情,完全放弃了个人利益
②两位院士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利益为重
③两位院士具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传统美德
④两位院士践行了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1、请你辨析。
材料一 陕西省吴起县几位青年到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游玩,并在红军雕像前照相,青年李某一时高兴,攀爬到红军雕像上照相留念,被网友用手机拍下并在微博上发了一组照片,引起社会热议
材料二 在网络世界里,人们往往容易放松自我。认为网络无约束。
22、逃票、推销、踩踏座位、外放手机、车内进食…诸如此类的地铁陋习令人反感。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自2020年4月1日起施行,明确禁止以上行为,倡导乘客遵守行为规范。对此,有人认为公共空间大家享有,乘车时,听手机、吃东西,是个人私事,他人无权干涉。
运用“权利与义务”的知识,评析以上观点。
23、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繁荣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宪法将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为国家根本制度,其本质就是保障广大人民当家作主,我们要增强制度自信。
请你辨析?
24、P6运用你的经验:
(1)你是否有与小东类似的经历?
(2)在参与社会公益或志愿服务活动时,你的付出和收获是什么?
25、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1)任选一幅漫画,说明其行为将会产生的后果。
(2)结合两幅漫画所反映的现象,从责任的角度向同龄人提出建议。
26、2022年12月4日是第22个法治宣传日。广元市以“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深入社区宣讲宪法、民法典;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参加“宪法晨读”;组织收看“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2022年度法治人物”特别节目;开展“宪法宣传灯光秀”等,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推动宪法全面实施。
结合材料,运用《依宪治国》相关知识,请你说一说为什么要维护宪法权威,坚持依宪治国?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央网信办联合多部门举行“清朗·2022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聚焦未成年人使用频率高的短视频、直播、社交、学习类APP、网络游戏、电商等平台,集中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涉未成年人问题乱象。
作为未成年人,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参与网络生活?
28、观看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纷繁的世界,多彩的舞台,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公民”。你认为漫画中两人关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观点对吗?你是如何认识的?
(2)公民忠实履行义务有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