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示法是我们区别概念时常用的一种方法。以下概念之间的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2、当我们独立完成某项集体任务,得到他人的认可时,我们可以体验到胜任感。当我们主动分担家务,得到家人的赞赏时,我们可以体验到幸福感。这说明( )
①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
②我们的行为一定会伴随着积极的情绪
③承担责任就能得到他人的赞誉
④承担责任可能获得精神方面的回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下列同学的行为有利于培养亲社会行为的有( )
①小明利用吃晚饭的时间观看新闻联播②小芳参加学校组织的慰问敬老院活动
③小辉主动承担社区宣传橱窗的布展工作④小刚为提高成绩,把课外时间都用来刷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某大学依托大数据技术分析学生刷饭卡情况,为经济困难学生进行“隐形”资助。学校的这一做法,突出体现了关爱他人要( )
A.不讲原则
B.讲究策略
C.倾其所有
D.宽容他人
5、虽然地铁车厢里有座位,可一位农民工还是坐在了地上。一位乘客说:“有座位,上来坐着吧!”农民工说:“没事,我的衣服脏,怕把座位弄脏了。”又有一位乘客说道:“没事,您跟我们都一样,坐到座位上来吧。”这一幕场景告诉我们( )
①尊重是相互的,共建和谐社会 ②要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
③学会欣赏他人,共同进步 ④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6、 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
A.规则、道德
B.道德、守法
C.法律、道德
D.法律、不违法
7、如果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人民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人民就会遭受( )
①奴役 ②欺凌 ③驱逐 ④屈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8、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020年4月13日联合印发《关于做好旅游景区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要坚持防控为先,实行限量开放。出台这一规定( )
①说明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②体现有了规则就能战胜疫情
③表明规则有利于保障人们生命健康 ④启示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玉琳路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经常对辖区内随意停放车辆、侵占公共人行道路等行为进行执法检查,加强对学校周边的交通疏导,确保社会车辆有序通行,给学生和家长提供安全、有序的环境秩序。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秩序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③规则都靠强制性手段保障④执法部门是维护秩序的唯一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下列情境中,符合文明有礼的有( )
①进入老师办公室时,先敲门或喊“报告”②遇到师长,主动打招呼
③爸爸的同事来家做,视而不见④碰掉同学的书本,捡起来并微笑道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严禁考试作弊”、“严禁酒后驾车”、严禁……等规定存在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这些规定的存在告诉我们( )
A.所有人都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
B.有了社会规则就一定有良好的社会秩序
C.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D.我们要用道德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
12、连日罕见特大暴雨,使三面邻水的河北涿州成为重灾区。很多小区、村庄被洪水围困,断水、断电、断网,一度变为“孤岛”。在这场暴雨中,一群群青年在各级党、团组织的号召下挺身而出,他们当中有团干、团员、青年教师、大学生、一线青工等,作为志愿者,他们不辞辛苦,冲锋在前,在抗洪救灾一线奏响了可歌可泣的青春之歌。志愿者的行为( )
A.提高了个人社会荣誉
B.服务困难群众,帮助维护正当权利
C.启示我们现在只需要努力学习,将来奉献社会
D.有利于参与者养成亲社会行为,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
13、帮老人缴纳水电气费用、为独居老人送菜送药送医、上门为残疾居民义务劳动等暖心事,几乎每天都在社区发生。“有事找‘东姐’”已成为辖区居民的共识。这一幕幕,是2023年9月武汉莲湖远东东社区“土门东姐”志愿服务项目启动以来,常见的场景。她们的行动体现了( )
①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②关心社区,体现人生价值
③主动关心社会、服务社会 ④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14、社会之于人,犹如阳光、空气和水之于植物。这意味着我们需要( )
①关心社会、亲近社会、服务社会
②远离社会,创造独立的人格
③在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④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社会中锻炼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以下行为违反了诚信守则的是( )
①抄袭他人作业
②对得了绝症的病人,善意隐瞒
③为考试作弊同学“保密”,珍惜友谊
④幼儿园的老师对所有的小朋友都说“你是最棒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第13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于2023年4月15日-5月5日举办。本届广交会首次采用“线上+线下”展会模式,共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采购商、观众逾800万人次,成交合同152亿美元、意向123.8亿美元。这表明网络( )
A.为文化建设搭建新平台
B.为民主政治拓展新思路
C.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D.为生态建设提供新途径
17、下列关于违法与犯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犯罪就一定违法
B.违法就一定构成犯罪
C.违法一定会受到刑罚处罚
D.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任何的关系
18、2023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新修改的立法法,为不断实现良法善治奠定了坚实基础,将成为中国立法史上新的里程碑。立法法的修订说明了( )
A.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随意修改、完善
B.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变化,规则需要不断调整
C.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D.一旦违反社会规则,就要受到强制性处罚
1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坚持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 )
A.基本方针
B.工作方式
C.基本途径
D.基本动力
20、盲盒经济带来“盲盒”商业模式的迅速发酵,产业规模快速扩张。但有不少个体私营企业利用这种类似“抽奖”的销售模式,销售假劣产品牟取暴利。这给消费者的启示是( )
A.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维护消费者权益
B.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要依法诚信经营
C.“盲盒”销售市场混乱,要规范市场秩序
D.要提高辨别能力,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21、观察下图。请你辨析。
22、判断说理
(1)社会是一个大课堂,是一本活的教科书,我们青少年应该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
判断:
理由:
(2)过红绿灯时,小红看到大家都在闯红灯,她也就跟着闯红灯。
判断:
理由:
23、请你辨析——由于经济、科技和文化水平的不同,更由于地域和历史发展的差异,在不同的国家,家庭文化往往有较大的差别。
24、【共建文明校园,共享美好生活】
【文明校园大家谈】
“共建文明校园”动员会上,校长说:文明校园,应是整洁的,有序的,昂扬向上的,平安的……
(1)请你根据校长的发言,列举文明校园还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答出两点即可)
【向不文明说再见】
在不文明现象“自查”行动中,同学们发现校园中存在一些不文明的现象……
(2)列举两个你校可能存在的不文明现象,并选择其中的一个谈谈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加以纠正?
【共创文明我践行】
《荀子》中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不守礼就没办法生存,做事没有礼就不能成功,国家没有礼则不安宁。
(3)结合材料,说说我们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纳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十九大报告关于国家安全论述最突出的亮点。
(1)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材料二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与家、国与民本是一体,国家和人民的关系是唇齿相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国家安全”从大的来说是国家安全,从小的来说是社会安全,是你我的安全,关系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其实国家安全并不那么遥远,你我的一个小小的举动就是维护国家安全。
(2)我们中学生应如何维护国家安全?
26、除夕之夜,中学生小京一家围坐在一起,畅谈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
(1)在新的一年你的愿望是什么?
(2)个人愿望与国家的关系?
27、《新华视点》以《过热的艺术培训》进行了报道:家长望子成龙,学生寒假学艺忙,各类艺术培训,盲目跟风成效低。眼下,各地学校都已进入假期,这也是孩子们最盼望的日子。但是,本该放松身心、享受一下自由快乐的孩子大多数又接受了一项新的任务。学舞蹈、画素描、弹钢琴、练书法……一系列的艺术培训又成为他们新的学习负担。据长春市有关部门统计,寒假期间,全市80%以上的中小学生、学龄前儿童报名参加了艺术培训……参加艺术培训,寻求考试捷径,目前这种现象已经遍及全国各地,甚至有许多学校为提高升学率,也把学生学习艺术专业当作了升学的“法宝”。
(1)材料反映了一种怎样的心理状态?(2分)
(2)有人认为,这种心理是很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你的观点是什么?(8分)
28、【责任奉献】综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材第三单元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法规等。在现代社会中,青少年存在着责任意识淡薄、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现象。因此,加强青少年的责任意识教育、规范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之成为一个富有责任心的人十分重要。某班为此举行了以此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扮演什么角色,相应地承担哪些责任?(写出两种即可,)
①角色一____________,责任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角色二____________,责任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整体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也是最具价值的城市品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某市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广大市民积极参与,说文明话,办文明事,自觉落实创城的一系列要求,用一举一动展现了良好的文明素养。
(2)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提升市民文明素养,作为城市小主人,从“积极奉献社会”的角度,谈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提示:答出2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