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2023年是《中国青年》杂志创刊100周年,该杂志是共青团中央机关刊,以“服务青年成长,推动社会前行”为办刊宗旨,肩负宣传党的思想主张、推动团的重点工作、服务青年健康成长和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等重要职责,记录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青年的精神追求。对于共青团,认识正确的有(     

A.中国共青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B.中国共青团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C.中国共青团是青年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基本形式

D.中国共青团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要依法行使权力

2、对于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A.社会规则完全限制了男子打电话的自由

B.男子遵守规则,就会失去了打电话的自由

C.男子享有自由的同时也应接受规则的约束

D.对自认为不合理的规则,男子就不必遵守

3、没有经历过烽火连天,也许无法体会“世界上最远的路,是回家的路”,苏丹战火突起,彷徨无依中,一本中国护照印证国家“不惜一切代价带你回家”的庄严诺言,这说明(  )

A.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B.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C.国家利益依靠人民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D.人民利益依靠国家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

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想做一个负责任的人,必须(     

A.从大事做起

B.从琐碎的小事做起

C.做个人人羡慕的人

D.必须学习成绩优异

5、下列图示反映的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

A.

B.

C.

D.

6、人人都做文明诚信行为的参与者,人人都做文明诚信行为的监督者。对身边发生的不诚信行为、不文明行为要敢于抵制,敢于说服劝导。大力营造文明诚信的社会环境(     

①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②有利于杜绝违法行为的产生

③有利于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        ④有利于提高国家形象和声誉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甲殴打他人,导致其重伤、最后死亡。经法院审理,甲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从上述叙述中,归纳出犯罪的特征是(     

①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②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

③触犯刑法④受到刑罚处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小林答应同学放学后一起为班级出黑板报,但是放学铃声一响,她却借故回家了。针对同学的批评,她却不以为然。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不必小题大做,小事失信没关系

B.可以用“善意的谎言”为自己辩解

C.应勇于承认错误,向同学道歉

D.愿不愿出黑板报是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

9、在发生重大灾难时,人们往往遵循“妇弱优先,壮者靠后”的规则有序撤离;在进入火车站时,人们应当排队并配合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只要社会秩序良好就能杜绝混乱

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③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④生活中有很多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 的具体体现。(     

A.时代精神

B.爱国主义精神

C.奉献精神

D.改革创新精神

11、生活中处处有规则,有的形诸笔墨、见于文字,有的传为口碑、约定俗成,它像指挥棒一样指挥着我们,下列关于社会规则看法正确的是(     

A.遵守社会规则主要依靠他律

B.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C.中学生是未成年人不用遵守规则

D.只有公共场所才需要遵守社会规则

12、个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个人的行为和选择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个人的社会责任意识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而个人的社交活动则促进了社会的互动和融合。下列选项中能体现个人对社会的重要性的是(     

A.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B.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C.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我们个人的努力和奉献

D.我们的衣食住行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3、2023年9月18日,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被告人余华英拐卖儿童罪一案。对被告人余华英以拐卖儿童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此案例告诉我们(     

①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②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犯罪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制裁

③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属于主刑

④一切触犯刑法的行为都要受到主刑和附加刑的处罚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14、退而不休,85岁仍奔波数千公里到现场执行鉴定任务;每天熬夜把经典案例整理成图文并茂的PPT,只为将经验传授给后辈……他就是崔道植,全国著名痕迹检验专家,被誉为黑龙江公安战线的“瑰宝”。一系列轰动全国的重大案件的侦破,都离不开这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事业。崔道植的事迹告诉我们(     

①每个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②生命的意义在于自身的发现和创造,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脚踏实地,在平凡中创造伟大

④人生苦短,我们要珍爱生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根据“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这一目标,图中对应正确的是(     

A.①2020年 ②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B.①2035年 ②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C.①2020年 ②全面建成世界最强军队

D.①2035年 ②全面建成世界最强军队

16、民族精神具有 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A.博大精深

B.内涵丰富

C.与时俱进

D.源远流长

17、下图生活场景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A.欣赏他人懂尊重

B.常思己过担责任

C.相互问候讲礼仪

D.帮助他人要热心

18、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下列关于国家利益说法正确的是

①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②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③国家利益等同于个人利益

④国家利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在广西与现场作业的码头工人亲切握手,勉励他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在北京看望正在工作的“快递小哥”,称赞他们“像勤劳的小蜜蜂,是最辛勤的劳动者”;在陕西榆林寄语企业职工“你们是承担着历史任务的一批人”……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告诉我们(     

①劳动没有贵贱之分,只有分工不同

②体力劳动创造的价值大于脑力劳动

③劳动创造价值,平凡也能创造伟大

④党和国家尊重每—位普通的劳动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互联网+旅游”让全国众多景点成为“网红打卡地”。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中秋节、国庆节8天假期,国内旅游人数8.26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元。以上材料表明,网络(       

A.丰富民主方式,拓宽民主渠道

B.阻碍人际交往,打破时空限制

C.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D.促进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我们大多数人既是公民也可是说是人民中的一员,所以公民和人民是没什么区别。这种说法对吗?说出理由。

 

22、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青少年面对违法犯罪行为时,要不惜一切代价去制止。

判断: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有时我们要面临是坚守还是尊重他人隐私的两难选择,这时,我们该怎办呢?围绕这个话题,两名同学发表了各自看法。

请你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辨析。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我们应该如何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25、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两点即可)

(2)践行诚信怎样做?(两点即可)

(3)为什么法不可违?(两点即可)

26、洛克:“在缺乏教养的人身上,勇敢就会成为粗暴,学识就会成为迂腐,机智就会成为逗趣,质朴就会成为粗鲁,温厚就会成为谄媚。”

(1)什么是教养?

(2)我们应该怎样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3)有教养的人,必定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作为公民,我们应履行哪些义务?

27、勇担责任

2018年9月19日,“霸座姐”周某某乘坐G6078次列车强占他人座位且不听工作人员劝阻,被处罚款200元,180天内无法购买火车票。2018年11月,周某某被“信用中国”列入严重失信人名单,限制乘坐所有火车席别。

(1)结合材料,请分别从道德与法律两个角度简要评析周某某霸座的行为。

(2)请你为避免霸座现象的再次发生提两条建议。

28、   目前,就业难、贫困、社会贫富差距拉大,自然环境被污染,权力腐败和犯罪等社会问题依然存在。而这些问题的解决要依靠国家、社会各界和每个公民的长期努力。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社会问题,树立回报社会意识,培养亲社会行为。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为什么每个人都要关注社会问题?

(2)青少年应该怎样以实际行动亲近社会,培养亲社会行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