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积极分析身边的对案例。以下案例的分析合理的是( )
A.因某通信公司管理不善。八年级学生小辉上学途中被一根垂落半空的光纤绊倒。右手严重骨折——该公司构成一般违法,小辉可以到法律服务机构去控告、举报该公司
B.某商场擅自使用芳芳的照片用作广告宣传,相关部门调解后,该商场仍拒不撤除——芳芳的合法权益被侵犯,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起刑事诉讼,请求赔偿
C.某女士因所购汽车存在质量问题与4S店发生争执。爬上汽车引擎盖哭诉维权——该女士的维权方式合情合理,无可厚非
D.村民蒋某与村委会签订承包鱼塘的合同,为期十年,因鱼塘效益好,村委会强行终止合同,蒋某不服一一村民蒋某可以到公安机关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2、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所蕴含的道理的是( )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③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④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下列对判决书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
判决书(摘选) 本院认为,依照……的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成某(澳大利亚籍)非法将工作中掌握的国家秘密内容提供给某境外机构,构成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十一个月,附加驱逐出境。 |
A.成某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判决依据是《治安管理处罚法》
C.判决书中“本院”为人民检察院
D.有期徒刑和驱逐出境均是附加刑
4、河南“无腿少年”秦旭磊,为了出战亚残运会男子轮椅篮球赛,他一球一球地练,春夏秋冬地投。对此,秦旭磊付出的代价有( )
A.大量的时间精力
B.良好的自我感觉
C.赢得他人的赞许
D.获得知识和技能
5、近日,杭州师范大学信息学院研究生周鑫的文言文毕业致谢语引发网民关注点赞。致谢里,他用“晓仆以批郤导瘀之诲语,诱仆于春风甘霖之诲教”来感谢导师对自己生活和学习的关心;用“哀哀父母,生我劳瘁”来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大家为他点赞的理由不仅是因为其文言文写得好,更是因为文字背后的( )
A.平等意识
B.渊博知识
C.责任意识
D.文明素养
6、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下列关于国家利益说法正确的是
①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②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③国家利益等同于个人利益
④国家利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023年12月5日是第38个国际志愿者日。据统计,我国志愿服务组织已超过140万个,人数接近2.3亿。志愿服务已成为生活中的亮丽风景,照亮人心、温暖社会,汇聚起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国家发展的磅礴力量。志愿服务( )
①有利于帮助青少年养成亲社会行为②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③虽倾力奉献,但可以得到丰厚的回报④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实现我们自身价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2023年10月13日,南山法院依法对孙卓、符建涛被拐案一审公开宣判:两名被告人分别获刑5年、2年,并处民事赔偿80多万。该案的成功宣判,充分彰显了依法治国中法治的权威性。这表明( )
①任何犯罪行为都应受到法律制裁②审判机关应保护公民的一切权益
③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是刑罚④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图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常用方法。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有(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社会规则有很多。下列情境与规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①小壮上学从不迟到,课堂认真听讲——纪律
②小蓉即使看到路边的野花很美也绝不会采摘——法律
③小鹏爸爸停车时看到禁停标志就立刻离开——法律
④小磊每次在食堂用餐后都把餐桌整理干净——道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根据以下图示推断,蔡某的违法行为最有可能是( )
A.期末考试作弊
B.谎报险情、散播谣言,扰乱秩序
C.殴打他人,导致其重伤
D.违反合同规定,卖方收款后只发放一半货物
12、某中学实行错峰上下学,设置专门接送区。家长不再拥堵在校门口,保障了大家的行车自由与顺畅通行。这个事例说明( )
①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③有了规则就定能避免混乱
④错峰上下学是维护秩序的唯一措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的实施( )
①有利于团结一切爱国力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②有利于采取强制性措施,将杜绝一切违法行为
③可以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④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促进社会的有序运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下列四幅图片共同体现了( )
A.经济实力增强
B.推进文化建设
C.建设军事强国
D.维护国家利益
15、作为子女,孝敬父母是我们的责任;作为学生,认真学习是我们的责任;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心系祖国的前途和命运……这说明( )
A.责任都是来自法律规定
B.承担责任一定会获得回报
C.我们只承担自愿选择的责任
D.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16、在课堂,我是老师的学生;在家里,我是父母的子女;在郑州,我是城市的一员……材料中“我”的身份确定依据分别是( )
A.地缘关系、业缘关系、血缘关系
B.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C.业缘关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
D.血缘关系、业缘关系、地缘关系
17、根据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有关工作部署,汇川区委网信办会同公安机关深入开展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乱象治理,针对虚假信息问题全面开展排查。面对网络谣言,青少年( )
A.完善法律,为整治网络环境提供依据
B.提高道德素养,远离网络、抵制谣言
C.遵守法律,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D.承担管理责任,加强对评论区的管理
18、柯志雄,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的获得者,汕头首条心理公益热线的发起人。柯志雄表示,他甘当孩子和家长“垃圾桶”,一辈子倾听他们的倾诉。“孩子的心理健康事关祖国的未来,事关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我愿意有生之年能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做出贡献。”柯志雄的行为( )
①弘扬了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是为了获得奖励,赢得社会称赞
③履行了一个公民法定的义务
④是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体现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9、为大力传承弘扬优秀“礼”文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传承美德、文明守礼的良好风尚。我们一定要( )
①从小事做起,细节做起 ②自以为是、盛气凌人
③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④彬彬有礼、落落大方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中学生小刚不认真学习,结交不良朋友,经常逃学,喜欢奇装异服,喜欢炫耀。先是为了筹钱进网吧,有小偷小摸行为,后来为了购买高档智能手机,使用暴力手段持刀抢劫,将一妇女刺成重伤,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刑。这警示我们
①一般违法必然会演变为犯罪
②未成年人上网是犯罪的主要原因
③要杜绝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
④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1、【用网络需谨慎知利弊善参与】
2023年2月7日《2023全国网民网络安全感满意度调查“网络安全法治社会建设”专题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指出,网络安全法治建设关系国家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网络安全法律体系的完善为保障数据安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支撑。加强网络安全法治,维护网络安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增强安全意识,构筑安全防线。
对此,中学生安安认为:网络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绚丽多彩,有了国家对网络的保障,我们就可以上网无忧了。请评析安安的观点。
2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回望历史,在民族危亡之际,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同仇敌汽,共御外侮。身陷囹圄的赵一曼怒斥日军侵略行径,坚贞不屈、血沃中华;狼牙山上,英雄们弹尽粮绝,殊死反抗;乌斯浑河畔,入女英灵,荡气回肠……和平年代,为保一方安宁、守护国家利益,无数英雄们舍小家为大家,不惜流血献身。
读了上述材料后,小强认为,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对立的,维护国家利益就必须牺牲个人利益。小强的认识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23、《郑州市非机动车管理办法》早已明确规定: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和乘坐人员不戴安全头盔的,处以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但自去年5月1日《办法》正式实施起,至今已近两年的时间,市民非机动车辆出行佩戴安全头盔,更多的还是依赖于交警部门的查处和提醒。
对此,有同学认为:“安全头盔”是“生命头盔”必须严格遵守;也有同学认为:“安全头盔”是“麻烦头盔”,没必要严格遵守。请你运用权利和义务的知识,对上述两种观点进行辨析,并对改善这一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11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提出,一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创造辉煌成就。
25、八年级学生刘杰,是出了名的“好事者”。星期日,他骑着自行车赶往医院看望病危的爷爷,当他路过十字路口时,看见一个女孩骑电动车闯红灯,被公交车撞到,倒地抽搐。瞬间围上来一群看热闹的人,拍照发微博,就是没有一个人伸手救援。
如果你是刘杰,你会做出何种选择?为什么?
26、 在许多年轻人的眼中,规则与自由是一对老死不相往来的“冤家”。但在许多经历过风风雨雨的人的心目中,规则与自由是一对相依相伴、同舟共济的“恋人”。
有人会把规则比作樊笼,也有人会把自由比作悬崖。请大家睁大智慧的双眸看一看,河流是不是只沿着河床在奔流?树木是不是只长在土地上?鱼儿是不是只在水中游动?鸟儿是不是只在空中展翅?
是啊,河床是河水自由奔流的规则,土地是树木自由生长的规则,水是鱼儿自由游动的规则,天空是鸟儿自由飞翔的规则。规则是保障自由的重要条件,自由则是规则倾心追求的崇高目标。
结合美文,谈谈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27、阅读下列两则新闻报道,回答问题。
(1)两则新闻报道分别反映出我国在努力维护哪类国家安全?
(2)结合两则报道的内容,运用国家安全的知识分析我国巡航台海和研发北斗导航系统的必要性。
(3)联系所学知识,说说我们应该走一条怎样的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28、八年级学生小明,平日不守纪律,经常逃课上网,也不接受教育,常常向低年级学生索要财物,稍有不从,就大打出手。辍学后竟发展到入室盗窃、拦路抢劫等严重违法行为。在一次持刀抢劫过程中他被公安机关抓获,人民法院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判处小明有期徒刑6年。根据材料,请你回答:
(1)小明哪些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
(2)小明哪些行为是犯罪?你是依据什么判断的?
(3)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怎样做才能避免走上犯罪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