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某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经常对辖区内随意停放车辆,侵占公共人行道路等行为进行执法检查,加强对学校周边的交通疏导,确保社会车辆有序通行,给学生和家长提供安全、有序的环境。这是因为(     

A.社会秩序明确了社会规则的内容

B.良好的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C.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D.执法部门是维护秩序的唯一力量

2、如图警示青少年要(     

A.坚决抵制直播,主动远离网络

B.理性对待直播,学会辨析信息

C.健全法律法规,依法规范行业发展

D.学习带货技巧,加大货物审核力度

3、2023年6月13日,浙江杭州外卖小哥彭清林从15米高桥上跳入钱塘江中救人事件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点赞。他这义无反顾的一跳,彰显骨子里的善良与大爱,没有生来英雄,只有选择无畏,致敬平民英雄!11月20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为了大力弘扬社会正气,决定给予彭清林记一等功,同时被评为杭州好人荣誉称号。通过彭清林事件得到的启迪(     

①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②他的行为体现的是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③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不惜一切代价

④他见义勇为的壮举深刻践行了当代雷锋精神,向全社会传递着强烈的正能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23年4月15日,苏丹多地发生武装冲突。我国立即制定紧急计划,部署军舰及运输机,在最短的时间将1500多名中国同胞安全撤离。我国在撤侨过程中的速度、效率、安全性等方面的表现再次震撼世界。这表明(     

①我国重视在外中国公民安全②我国已经拥有世界最先进军队

③我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④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正日益增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3年4月中旬苏丹发生武装冲突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国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外交部、中国军队等全力以赴,周密组织撤离行动,将1500余名同胞安全撤出战火纷飞的苏丹,在15个昼夜里演绎了一场现实版“万里归途”。由此可以看出,在我国(     

①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②人民利益依靠国家工具才能真正实现

③党和政府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

④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6、中国政府网开设“我向总理说句话”常设栏目,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直接送到总理的办公桌上,这让中国网民的电脑桌与总理的办公桌实现了零距离接触。由此可见,网络(     

A.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B.改变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

C.扩大了公民政治权利

D.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

7、2023年10月23日,央视新闻频道报道了青岛市社区老民警马怀龙的故事,马怀龙每天都随身携带着46把钥匙,这些钥匙都是社区里的孤寡老人主动交给他的,遇到事情,只要给他打个电话,他就会过来帮忙。从中我们能够体会到(     

①履行岗位职责是无奈之举

②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③每个人都扮演着相同的角色

④有些人不言代价与回报地自觉承担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3年11月,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将江南水乡实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让嘉宾感受数字赋能光影艺术的别样空间、领略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大会还丰富元宇宙3D打印、AI中医诊疗等智能化体验场景,新设“未来之境”数字生活体验馆,观众通过建立自己的“数字身份”,体验未来社区、未来学习等科技成果。这说明网络(     

①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②容易使个人隐私受到侵犯

③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平台④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对于这些事情,我们(   

A.要根据回报的多少来确定付出代价的大小

B.应视为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积极承担

C.要采取抱怨、懈怠等消极态度冷处理

D.可以改变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位置

10、图中的寓意警示青少年要 (     

被短视频吞噬的时间

A.净化网络环境

B.拒绝观看短视频

C.学会“信息节食”

D.疏离现实人际关系

11、近明,多地因不文明养犬引发的案件引发社会强烈关注。前有武汉女子因抵制小区有人不系绳遛狗而遭侮辱以死抗争,后有河南安阳又因为狗咬人案件引发无数人关注……下列关于不文明养犬行为的评价,表述正确的是(     

①影响养犬者自身的形象,容易引发矛盾和纠纷

②表明我国人口素质偏低,加强教育和引导即可

③威胁他人生命健康和安全,侵犯他人合法权利

④破坏整洁有序的人居环境影响公共卫生和安全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对下列图表内容解读正确的有(     

地区

农村居民

城镇居民

东部

中部

西部

东北地区

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33

49283

622018

266513

256985

57946

2021年比增长

6.3%

3.9%

2.5%

4.0%

3.2%

1.3%

——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①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②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差距比较大

③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已建成世界强国

④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也要正视发展中的挑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鲁迅有段话:“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后来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这说明(     

A.尊重他人是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B.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

C.要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

D.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

14、下列古语与规则相关的是(       

①树欲静而风不止        ②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

③言无二贵,法不两适        ④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关山极寒处,四面临深谷;三季雪齐腰,十级狂风怒。”,一不小心就掉入雪坑,连宣誓都要放低声音,这是西藏日喀则军分区某边防团标沙拉错哨所官兵的巡逻路,一群20出头的小伙子们把清澈的爱灌注在祖国边防。这样的画面让无数人为之感动,并用各种方式对他们表达敬意。上述故事告诉我们(     

①国家利益必须依靠人民才能得到真正实现

②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③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④维护国家利益必须要牺牲个人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16、“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既阐明了中国梦的核心价值,也指明了中国梦的动力源泉。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完全靠自己

②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③社会的发展需要每个人积极参与

④一个人有远大的理想,就会给社会的发展注入动力

A.①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

17、育才中学准备开展以“自由与规则不可分”为主题的征文比赛,小晋同学准备报名,并拟定了下列四条提纲,其中可以入选的是(     

A.提纲一:人们建立规则会限制公民合法的自由权利

B.提纲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社会规则的约束

C.提纲三:只要恪守道德就能够享有最大程度的自由

D.提纲四:越过自由的边界就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18、“神舟”飞天,“嫦娥”奔月,“北斗”组网,“墨子”传信,“蛟龙”入海,“天眼”巡空,“祝融号”着陆火星……这些成就反映了我国(     

A.民主法治建设深入推进

B.生态文明建设生机勃勃

C.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D.科技创新成就斐然

19、期末评选“优秀班干部”,大家一致推荐晓轩。因为同学生病时,他主动帮忙;班级有垃圾时,他及时清理;出黑板报时,他积极提出建议……晓轩获得大家认可是因为(       

①承担责任       ②敢于竞争       ③张扬个性       ④关爱他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很多诗词中都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下列对诗词中蕴含的人生哲理解读正确的是(     

A.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自尊自信

B.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C.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做人要独立自主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关心社会发展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班上要进行班委改选,老师提倡大家自愿竞选,并说:“担任班委,你会有更多的机会为同学服务、参与班级管理,你的能力会得到锻炼和提高。这对大家来说是一种宝贵的人生体验。”小龙听了,也想试试。妈妈知道后说:“当班委浪费时间,耽误学习,出力不讨好。”

小龙该如何选择?请你从责任的角度对小龙妈妈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22、(辨析感悟,德法同行)

2019年9月,有网友在上海虹桥火车站地铁和11号线嘉定新城站等几个地铁站内拍摄到了一些乘的逃票丑行(如下图所示)。由此,在网友中产生了以下两种不同的现点。

如果你也是网友,请你选择其中一方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从两个角度加以分析说明。

23、法律面前人人都平等,相同情况要同等对待。

反对特权可促进平等,践行平等你我齐行动。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  2018年1月5日,一则“女子为等丈夫上车阻拦高铁关门”的视频在网上广为传播并不断发酵。视频显示,在由合肥开往广州南的G1747次高铁列车上,一罗姓女子以等老公及她老公已经买票就有权上车为由,用身体强行阻止车门关闭,并提出让检票员放行等要求。近4分钟的拉扯,让不少网友表示“气炸了”,也不禁为行车安全揪心。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你如何评价罗某的行为?

(2)罗某事件警示我们该怎样行使权利?

25、【关心国家发展建设美好祖国】

八年级(2)班同学们开展时政播报活动,搜集了以下材料,请你参与。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意见》指出,初中阶段要注重围绕增加劳动、知识、技能,加强家政学习,开展社区服务,适当参加生产和劳动,使学生初步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职业意识。

谈谈你对劳动重要性的认识。

26、大自然是美好的,我们都愿意生活在如此美好的自然环境中,美化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某校八(5)班的同学组织了一次感受家乡之美的活动课。假如你是该班的一名学生,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内容:

(1)请你具体描述一下你所在地区的自然景观。

 

 (2)选取家乡的一个景观,对其进行多角度的鉴赏。

 

(3)观察一下你身边景观中有哪些不和谐之音,并分析不和谐的原因。

 

27、   在《开学第一课》的“中华骄傲”主题里迎来了一位最年长的嘉宾,他是96岁高龄的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的翻译家许渊冲。因为许渊冲先生年事已高,坐在轮椅上,董卿为了表示尊重,为了能让老先生听得清楚,她就跪下来采访,一直保持着和老先生平视或者仰视的角度,听老先生讲着自己对于翻译事业的执着的故事。提问的时候还靠近老爷子的耳边,缓慢地说。这也让网友们对于她的这次下跪点赞,称赞她是一个懂得尊重,优雅谦恭的人。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如何尊重他人?

28、材料一 诚信是文明社会的根基。党的十八大对诚信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指出要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2013116日,第二届诚信中国节系列活动拉开了全社会诚信建设的序幕。

材料二  诚信是和谐社会的要求。在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下,社会上出现了失信毁约、制假贩假、坑蒙拐骗、欺上瞒下等诚信缺失现象,少数国人甚至把一些丑陋行为带到境外,致使我国几千年礼仪之邦的文明美誉遭到质疑和嘲讽。国之威,民之信,化解诚信危机,重塑诚信风尚,已经成为13亿中国人共同的责任和愿望。

(1) 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为什么要在全社会加强诚信建设。(5)

(2) 针对材料二中的现象,有人认为只需依法打击失信行为便可重塑诚信风尚。 请你评析这一观点。(7)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