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古代名言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名言与哲理对应有误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要能够做到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

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

C.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我们要能够对规则进行调整和完善

D.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要关心、融入社会

2、新时代的国家安全,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网络等多个领域,与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增强法治意识,明辨是非,切实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下列行为中不利于国家安全的是(     

A.小清发现一化工企业向地下偷排工业废水,立即举报

B.中学生小良无意间把自己的QQ密码泄露给网友

C.在黄河滩涂放生红耳彩龟

D.小明劝阻朋友上传我国军事设施图片到网络

3、互联网上有无限的信息,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我们要学会(     

A.博览“群息”

B.节省写作业的时间

C.“信息节食”

D.利用所有的时间测览网上信息

4、“遇到困难是在所难免的,如果你真有需要,请你小声告诉我,我能解决你一顿温饱,不求回报,只希望你有能力的时候再去帮助他人。”一家超市门口贴的一则暖心告示温暖了许多人。这告诉我们(     

A.帮助他人,倾尽所有

B.关爱他人,传递爱心

C.服务社会,行己有耻

D.诚实守信,绝不说谎

5、调节人们行为的两种主要的社会规则是(     

①道德     ②纪律     ③法律     ④风俗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2023年9月23日晚,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完美落幕。中国人民用热情洋溢的掌声和欢呼声表达了对运动员们的鼓励。演出结束后,大家有序地排队,安静而迅速地离开,还将地面上的垃圾捡走。这些行为(     

①是具有良好文明素养的体现②主要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可

③体现了善于竞争的良好品质④维护了民族尊严和中国形象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7、2023年5月28日上午10时32分,中国东方航空使用中国商飞全球首架交付的C919大型客机,执行MU9191航班,从上海虹桥机场飞往北京首都机场,开启这一机型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广大中学生和全国人民一道,都十分关注这件大事。这说明了(     

A.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B.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C.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是一成不变的

D.我们应积极融入社会,关心国家发展

8、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备赛工作时勉励备战冬奥的运动员:人生能有几回搏,拼搏是值得的,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启迪我们青少年(     

①要在奋斗中实现自己的青春价值②只要努力拼搏,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③要发扬实干精神,绽放青春光彩④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了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八年级(1)班同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过程如下图)。这一活动告诉我们要(     

发现

调查

建议

观察到“餐饮浪费”等现象

确定“节约为荣”研究主题

研究政策实施调查

了解情况做好记录

运用所学分析原因

提出建议形成报告

A.参加实践,培养亲社会行为

B.建言献策,在奉献中求得回报

C.努力学习,沉迷书本的知识

D.放弃学业,提前迈入社会生活

10、诚实守信既是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更是我们个人的终身修为。下列做法践行了诚信这一品质的是(     

①考试前签署诚信考试承诺书,并严格遵守要求②发现同桌偷拿他人物品,答应为同桌保守秘密

③与朋友约好打球,准时赴约④迟到被“抓”,权衡再三用“善意的谎言”蒙混过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1、对下表中小闽“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有(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

参加禁毒宣传活动

寻求法律救助

耐心细致解答同学的学习困惑

能够尊重他人

学习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法规

勇担历史重任

转发“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视频

传播网络正能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小华在学校里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在路上是遵守交规的行人,在家里是孝亲敬长的孩子。这告诉我们(     

①不同的人在社会关系中的身份不同

②我们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③不同的社会关系决定了不同的身份

④每个人都扮演不同的角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下列体现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关系的句子是(       

①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②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③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     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4、某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齐某犯非法采矿罪,依据刑法判处有期徒刑和罚金。这告诉我们 (     

A.刑法是惩治违法行为的有力武器

B.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

C.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D.一切违法行为都要追究刑事责任

15、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诚实与隐私相矛盾的时候。下列处理方式正确的是(     

A.要尊重个人的隐私,就不与他人坦诚交流

B.和网友见面纯属个人隐私,不需要告诉父母

C.为了表明自己具有诚实的品质,把所有的秘密都告诉他人

D.交友讲究诚信,但是又要注意保护朋友的个人隐私

16、国家利益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我国政府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维护我国国家利益。下列属于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有(     

①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②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为

③采取多种形式保护文化遗产④提高防卫作战能力,保卫祖国领空安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7、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指出,应构建完善的国家安全教育内容体系。材料表明

①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

②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的法律义务

③大中小学生都应该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④大中小学生要勇于制裁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今天,我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因此,维护国家安全需要公民(     

①构建国家安全体系,重视国家安全教育

②增强国家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国家安全的法律规定

③适应国家安全需求,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④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观念,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依据北京市《关于加强违规电动三四轮车管理的通告》,自2024年1月1日起,违规电动三四轮车一律不得上路行驶,不得在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公共场所停放。如违规上路行驶或停放,执法部门将依法采取扣车、罚款措施。这说明(     

①随着社会的发展,规则需要改进                  

②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③违反社会规则必会受到法律处罚                  

④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张某受录像的影响,想过花天酒地的生活,与同学李某在校门口抢劫低年级同学的零花钱。下列对张某的行为的看法正确的是(     

A.张某的行为是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的犯罪行为

B.张某应当向他人要钱

C.张某的行为并不触犯法律

D.张某在劫富济贫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法律面前人人都平等,相同情况要同等对待。

反对特权可促进平等,践行平等你我齐行动。

22、【权利与义务】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至300万元部分,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据此有网友发表言论:既然减税,不如直接免税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请你从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的角度,评析该网友的言论。

23、新乡某中学学生小伟的数学成绩总是不及格,他越来越自卑。期中考试快到了,小伟担:“要是这次再考不好,上好学校还有啥希望?”数学老师得知此情后,拍拍他的肩说:“不要泄气!”期中成绩终于出来了,让小伟意外的是:这次数学竟考了68分!但没拿到数学卷。从此,他对数学不再畏惧,成绩逐步提高,中考也考得很理想。等上了高中后,他才得知那次期中考试,数学成绩仍然不及格……

根据上述材料,请你辨析以下观点: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   下图:“我”的不同身份。

(1)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

(2)向身份不同的陌生人介绍自己,如未曾谋面的亲戚、爸爸的同事、同学父亲、学校的校工,你分别怎样介绍?

25、以下是刑法和宪法的观点

刑法:在法律家族中,我是最严厉的,我是国家的根本法。

宪法:我才是国家的根本法,因为......

阅读材料回答,刑法和宪法谁的观点正确,并说明理由

26、分析说明题(要求紧扣题意,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分析说明)

材料一:2011年高考招生,清华、北大都推出了推荐生制度,即由中学推荐学生,推荐生高考可获优惠加分。北大这一年公布的推荐生标准中不孝敬父母被列入不被推荐的第一条,最引人注目。

材料二:2011年3月至9月,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举行,共评选出孟佩杰等在内的11名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其中有三名为在校大学生。

材料三:七年级学生杨军,自我意识强烈,做事情很有主见。他学习成绩不错,很喜欢唱歌,就向父亲提出专门学唱歌,但遭到反对。从此,他无心向学,什么事都故意跟父母唱反调,亲子关系比较紧张。其实,杨军心里也很痛苦:怎么会走到这一步呢?

(1)材料一和材料二体现了公民要履行何种义务?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孝敬父母?

(3)针对材料三这种情况,你会如何劝说杨军改善与父母的关系?

 

27、   材料一 漫画

材料二 新的交通法规实行全面扣分制度,并首次将校车列入行列之中。对于各种违章行为,处罚力度最严重的直接扣12分。新的交通法规被网友们称为“史上最严”新交通法规。

(1)漫画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

(2)积极改进规则,需要我们怎么做?

(3)我们应怎样做到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28、遇到下列情景,你会怎么做?

情景一:下课了,小玲发现小芳又独自坐在教室的角落。小玲想起从外校转到她们的班级一个多月以来,小芳总是独来独往,不愿意与他人交往……

情景二:当学校举行升国旗仪式时。

情景三:遇到外宾时。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