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针对下面图表中行为的点评正确的是(     

行为

点评

①上课大声说话,影响大家学习

违反课堂纪律,不利于健康成长

②借钱总不还,找借口搪塞他人

不违法但不道德,应予以谴责

③谎报险情,扰乱社会公共秩序

属刑事违法行为,应受刑事处罚

④不按照法律约定履行合同义务

是民事违法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为了保护旅客合法权益,维护铁路旅客运输正常秩序,《铁路旅客运输规程》于2023年1月1日正式施行,改变以往儿童票以身高划分的规定,实行“双轨制”即按年龄或身高标准进行售票,这说明(     

A.规则的完善要符合人民利益和社会发展要求

B.改进规则是因为原有规则一开始就存在错误

C.遵守规则只能靠个人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提醒

D.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废除全部原有规则

3、2023年5月,国产大飞机C919首次商业载客飞行圆满完成。几代航空人百折不挠、拼搏进取和不断创新,用智慧和汗水扛起了大国重器,终于使中国人的大飞机梦成为现实。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     

①源于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性劳动和实干精神

②表明实现中国梦需要一代代人埋头苦干和接力奋斗

③有利于我们增强民族自豪感及对国家未来发展的信心

④说明劳动可以创造一切,只要付出劳动就能梦想成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2023年8月29日,哈尔滨市政协原党委书记姜国文因受贿1.039亿元,被判无期徒刑。对该案的认知正确的是(       

①案例中的行为触犯了刑法,所受到的处罚是刑罚处罚

②案例中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属于犯罪

③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④只要违法就要承担刑事责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个人可以脱离社会而生存和发展

B.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C.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D.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6、从古代的“同砚”、“同窗”到今天的同学、校友,这些社会关系的确立都是基于(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法律关系

7、2023年8月11日,“国家安全部”发布重磅消息。我国一军工企业的重要涉密人员曾某某,在美国情报人员的蛊惑下,心生动摇之意,接受美国提供的巨额酬金,泄露我国的军事机密。曾某某的行为

A.说明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B.没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C.是不道德的行为,不会受到法律制裁

D.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空前严峻的危机

8、某中学改造校内的闲置土地,打造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开心农场”。带领学生进行劳动体验。劳动课的开设是否会影响学生文化课的学习?很多家长表示担忧。对于劳动课,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劳动课能引导学生履行岗位职责,提前走入社会

B.劳动课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弘扬劳动精神

C.学校要将引导学生系统学习必要劳动技能作为主要任务

D.开设劳动课有利于学生体验劳动生活,提高经济收入

9、下表中对同学“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有(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

小闽主动与客人打招呼

做到自我约束

小明耐心解答同学的疑惑

关注重视他人

小王在公交车上主动让座

履行法定义务

小思积极参加红色研学旅行

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已经将核安全纳入国家总体安全体系,写入国家安全法,明确了对核安全的战略定位。”这表明(     

A.坚持构建国家安全体系,积极面对安全形势变化

B.坚持以军事安全为宗旨,坚定维护我国总体安全

C.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国家安全受到了巨大的挑战

D.把核安全作为当前国家的首要安全

11、青少年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助于(     

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②塑造健康的人格

③非成良好行为习惯④获得所有人的接纳与认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00后”被有些人贴上了“不负责任、没有责任感”的标签。作为“00后”的中学生,要改变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下面做法错误的是(     

A.增强责任意识,自觉承担责任

B.依然我行我素,追求自我个性

C.勇担社会责任,实现人生价值

D.提升自身素质,增强担责能力

13、“感动中国人物”徐立平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高级技师,他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由于长年一个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平的身体变得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但他无憾无悔。这表明徐立平(     

①以国家利益为重,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②无私奉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③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④自立自强,助人为乐,热心公益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4、古诗文中往往蕴含着大道理,下列古诗文与其蕴含的道理对应正确的是(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换位思考

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学礼仪,也能成为有道德的人

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礼貌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④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要做社会主义道德的践行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5、如果让你对漫画中的学生进行劝说,你会说(     

①沉迷网络,会影响学习和生活

②沉迷网络,会损害身心健康

③要合理控制上网时间,做网络的主人

④网络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某校八年级举行了“模拟法庭”活动,小涛扮演民事法庭的“小法官”,他要审理的案件可能是(     

A.实施抢劫

B.借钱不还

C.盗卖公民信息

D.谎报险情

17、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做法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有(     

①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做义务讲解员②在“两会留言板”上提出自己的建议

③在公共场所追逐嬉戏打闹、放声歌唱④为出行方便将共享单车推进社区消防楼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对如图漫画内容解读正确的有(     

   

①带货主播应当实事求是 ②有关部门需要加强监管

③消费者要理性辨别,冷静消费 ④青少年应遵纪守法,远离网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某校八年级(5)班开展“奉献社会我践行”活动,并要评选出“奉献之星”。下面是几位同学的事迹,你认为其中可以入选的是(     

甲:注意维护自己班级的卫生区,在其他班级的卫生区随手乱扔垃圾

乙:节假日和同学们一起去社会福利院帮助孤寡老人

丙:利用节假日去电影院看自己喜欢的电影

丁:利用星期天在红色景点做义务讲解员

A.乙和丙

B.甲和丙

C.甲和丁

D.乙和丁

20、下列这组图片体现的共同主题是(          )

A.提高国际地位

B.增加经济收益

C.维护国家利益

D.增强军事实力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   由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指导,中山大学和腾讯公司联合出品的《2018年网络谣言治理报告》显示,微信平台2018年全年共拦截谣言8.4万多条,辟谣文章阅读量近11亿次。报告还指出,食品安全、医疗健康、社会民生等领域均是谣言“重灾区”,如“菠菜豆腐一起吃会得结石”“洋葱杀死感冒病毒”等均为网民极其关注的谣言案例。

有同学认为:“网络是无限的,在网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请你从社会规则与自由关系的角度,辨析这个观点。

22、   中学生陈某,平时喜欢刷朋友圈。有一次,他无意间偷拍到了本班班长和其他班级的女生在电影院看电影,他觉得是个爆炸性的新闻,于是就把照片传到自己的朋友圈内,引起多人转载,给班长和那个女生的正常生活造成了极坏的影响,班长遂到人民法院起诉陈某,要求赔偿。

(1)请你对陈某的行为进行评析。

(2)你同意班长的做法吗?为什么?

23、当阴霾散去,城市复苏,你不再受困于家中,是数以万计的医者,早已负重前行。当美好被记录,生活在传播,是无数的防御者正在为你搭建网络防火墙。当你在家中安眠酣睡,是两百万人民警察正废寝忘食在外守护。当你沐浴阳光,感受绿色,感受风,赖以生存的大自然正在被守护。当你在博物馆欣赏岁月的沉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早已被保护。当天涯海角即刻到达,当五洋捉鳖、九天揽月不是梦想,背后是一个自主可控、安全稳固的科技支撑。当你安心立于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背后是一双双坚毅的臂膀,是日益强大的国防力量正在抵御外来的侵犯,将颠覆与动乱扼杀于萌芽。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也许是他们的一生所想。你应该看见,国家安全无处不在。他悸死捍卫着你未曾注意的日常。他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背后,都有人为我们守护。作为学生的我们还需要维护国家安全吗?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材料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数量达6. 88亿。某些民族分裂势力瞄准了中国庞大的网民群体,利用网络散布谣言,一些普通网民对于信息缺乏分析与辨别能力,随意转发,无意间成了网络谣言的“二传手”。

材料二:2016年2月28日国家网信办强调: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人不得利用网络传播违法信息,网络自由也有边界。

(1)你认为“网络言论自由的边界”是什么?普通网民判别网络信息是非的依据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从“公民基本义务”角度,谈谈作为普通网民的责任。

 

25、“我的妈妈盼儿回家,母爱的目光亲吻我的脸颊,看我吃饭,听我说话,笑容里面开着泪花。我的爸爸等儿回家,父爱的双手抚去我的疲乏,说我成熟看我高大手里端着一杯热茶。我要回家呵,我要回家,我想看看我的老妈妈;我要回家啊,我要回家,带着一颗孝心把父母报答……”这是歌曲《我要回家》的歌词。

(1)家对于我们有什么重要意义?

(2)如果与父母发生冲突,我们应如何化解?

(3)为创建和谐家庭,我们应该怎么做?

26、备受世人关注的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真相近日公布,舆论哗然。官方公布通报,事故系一名女乘客因错过一站要求下车被拒绝后,与司机发生激烈争执并产生了肢体冲突,导致车辆失控,最终酿成坠江悲剧。因2人冲突,15条鲜活的生命骤然消逝,教训极其惨痛。公交车到站停车方能下人,这是出行规则;遇到矛盾相互理解包容,这是文明守则。女乘客漠视城市出行规则,肆意践踏文明守则,这是事故的导火索。

(1)阅读材料,谈谈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2)这个事例启示我们如何自觉遵守规则?

27、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写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1)请你列举两例当代“中国脊梁”人物。

(2)请写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核心。

(3)请写出民族精神的品格。

(4)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什么?

(5)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什么?

28、新闻点评

2020年10月7日,广西涠洲岛一名游客多次用脚踢景区内仙人掌,连续踢5次后将一棵较大的仙人掌踹断,随后离开现场。此不文明行为引发网友众怒。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转载此事件后向公众呼吁“文明出游,才是最美的风景。”

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要向公众呼吁“文明出游,才是最美的风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