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小勇在亲友聚餐时拒绝使用公筷(注:公筷可防止可能的疾病相互传染,用于夹菜,但不用于吃饭的筷子),当表弟劝说他时,他镇定地说:“亲友之间不用,再说用不用公筷是我的自由,你就别管了!”小勇的话说明他没有认识到(     

A.遵守规则只能靠自律

B.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C.建立规则的目的就是限制自由

D.不遵守规则必然违法

2、“十四五”规划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要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培育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政策体系。这表明我国(     

①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②发挥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作用

③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④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中,对失信被执行人(老赖)的联合惩戒措施多达100多项,如禁当公务员、人大代表,并就其坐高铁、飞机,住酒店,买房,子女就学等作出具体限制措施。这带给我们的警示是(       

①生活处处讲诚信,根据事情大小定②诚信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③不讲诚实和守信,害人害己难立足④诚实守信是美德,是人际交往的准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道德与法治学科李老师坚持多年组织学生进行课前“时事新闻播报”,为学生打开了一扇关注社会、了解社会的窗口。下面是小国同学播报的内容:

[新闻」某村通过电商平台、社交网络、在线旅游和外卖平台等渠道,将本地的特色商品、自然风光、文化旅游资源等及时发布出去,带动乡村旅游、餐饮及民宿等产业的发展。上述新闻反映的是(     

A.网络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B.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的平台

C.网络改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

D.网络打破了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5、下列言行中属于自觉承担责任的是(     

A.行人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

B.作为朋友只讲哥们儿义气

C.旅游时在名胜古迹上刻画“某某到此一游”

D.作为学生认真完成各科作业

6、下列同学的行为中,体现出“对自己负责”的是(     

A.小华上劳技课时抓紧时间做数学作业

B.小明在复习迎考阶段也坚持每天锻炼

C.小琳为了保证作业质量抄写网上答案

D.小江怕上课迟到在十字路口闯了红灯

7、网络平台不是法外之地,公民应当对自己的网络言行承担起责任。在网络上互相谩骂、发布低俗言语,或者作出其他扰乱社会秩序的言行,都必将受到法律的惩处。这说明(     

①法律旨在限制公民的自由②社会规则与自由互不兼容

③法律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④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五年评选一次的全国劳模,每年评选一次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们之中既有高科技人员,也有车间工人、田间农民……,这表明(     

A.只要是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劳动者都应得到奖励

B.劳动没有分工不同,但有高低贵贱之分

C.劳动者最美,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D.只有全国劳模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才值得尊重

9、人民日报推出“我为党的二十大建言献策”等专栏,人民日报客户端踊跃参与,一条条来自基层的金点子,通过网络从基层直抵中央,利用互联网倾听民声、汇聚民智,更好地集思广益、凝心聚力。这说明了(     

A.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B.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C.网络有利有弊是把双刃剑

D.网络给政府工作带来了负担

10、用图示法表示所学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11、宋某承包的鱼塘被当地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水污染,造成鱼塘中的鱼大量死亡,于是他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属于(     

A.刑事诉讼

B.行政诉讼

C.行政复议度的

D.民事诉讼

12、“老人跌倒该不该扶”统计分析图反映了(     

   

A.大多数人的社会公德意识淡薄,缺乏社会责任感

B.公民普遍能弘扬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大多数人能积极帮助摔倒老人,做到关爱他人

D.广大青少年公德意识强,能做到量力而行

13、我国多地轨道交通对儿童乘车规则进行了修改,新规取消了“带领两个以上身高不满1.3米的儿童乘车,一个儿童免票”的规定,这意味着“二孩”“三孩”家长今后乘坐地铁时,所有符合身高规定的儿童都能享受到免票优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也要与时俱进

B.我们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C.原有的社会规则都不需要修改和调整

D.人人都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

14、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加强劳动教育是因为(   

①劳动创造财富,认同劳动贵贱才会认真学习

②劳动是幸福的源泉,是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③接受劳动教育,决定着未来是否成才

④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有利于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5、截至2022年11月底,全国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9.1万起。国家反诈中心提醒:“未知链接不点击,个人信息不透露。”这警示广大网民在上网时要(     

①善辨别,增强自我保护意识②守法度,依法保护个人隐私

③知规则,提高网络媒介素养④懂警惕,远离网络各种信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就是(     

①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

②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③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④要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17、近年来,一些“网络水军”为牟取暴利恶意炒作相关事件,成为网络谣言滋生扩散的幕后推手。2023年7月21日,公安部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部署开展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切实净化网络生态、积极营造清朗有序网络环境的举措成效情况。这警示我们中学生(     

①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要遵守网络准则②严厉打击网络谣言滋生扩散的幕后推手

③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合理利用网络④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根据所学知识,请你判断,下列图示描述的概念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19、在网络发达的时代,对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哪些可以发布,哪些不能发布,选择在哪里发布等一系列的判断体现着每个人媒介素养的高低。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青少年要(     

①充分利用网络,及时发布各类网络信息

②不加甄别地选择自己需要的网络资源使用

③应该提高媒介素养,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

④提高网络信息辨别能力,不信谣、不传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新学期开始,许多大学都在搞助学活动,一些贫困学生告诉记者:“作为贫困生,我真心感谢社会上好心人的帮助,可是,我不愿意总是当众讲述我的故事,会让我很伤心。”这告诉我们(     

A.关爱他人要不伤害他人的自尊

B.关爱他人要采取果敢和理智的行动

C.关爱他人就应该尽己所能

D.贫困生应该寻求他人和国家的帮助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小军自从接触网络后,就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几乎是一刻也离不了网络:看第二天的天气情况,查网络;想找美图,上网;想找学习资料,上网……用他自己的话说:“网络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投有网络我都感觉没有了呼吸,我要以网络为家。”

请你对小军的上述言论进行辨析。

22、近段时间以来,一些小学生不想值日,又怕被老师批评,于是私下花钱雇同学替自己值日。该现象引发社会热议。对此,有些同学认为不足为奇,有些同学则认为需要反思。

23、   42岁的未婚女子刘小兰是河南省鹿邑县城郊乡(现鸣鹿办事处)人,两年前,她在郑州办理暂住证时被告知查不到户口。为了恢复户口,刘小兰跑了很多越,可至今也没个结果。刘小兰说,一直没办成此事,主要原因就是她被户籍民警要求开具无子女证明并提供结婚证。

对此大家发表了不同意见,请你辨析。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

材料一   2022年8月2日,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和严正交涉,窜访中国台湾。佩洛西落地台北松山机场后,中国军方旋即宣布对台岛周边展开一系列联合军事行动,包括对周边六个海空域的演训行动。中方行动背后的逻辑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一直秉持的正义性,既是对于和平与正义的秉持,也是对于国家利益的坚决维护。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和捍卫国家利益是我们的共同责任,中学生应如何维护和捍卫国家利益?

材料二   2022年的4月15日是第七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据悉,今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传活动的一大重点,是大力宣传宪法规定的关于公民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基本义务,着重宣传国家安全法、反分裂国家法、国防法、反恐怖主义法、数据安全法、生物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等国家安全相关法律。

(2)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工作?

(3)请你谈谈今后打算怎样为维护国家安全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5、观察与探究

《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自2019年5月1日起实行。7月23日,晋安区城管局依据《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开出了第1张罚单。对福州某服务公司混用垃圾处以3万元的顶格处罚,责令其退出晋安市场。

(1)漫画反映了什么现象?上述材料中某服务公司的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2)从规则角度,说明市民如何自觉遵守《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的规定?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力常常到网吧玩游戏,结识了网吧的一帮哥们。一天,他们相约到外边去找钱,在行窃时被人当场抓获,并扭送至公安机关。

 材料二  孙强原来对数学不感兴趣,成绩一般,但他在同桌耿涛的影响下,数学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最近被吸收进了数学的奥数培训班。

 材料三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就耳不闻其香,即与之华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矣与之化矣。 

(1)王力、孙强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对材料三的理解。  

 

 

 

(3)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你打算怎样去交友?

 

 

 

 

27、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冬天的风呀裹着雪花,把我的泪吹下。”“家中才有自由,才有九月九。 以上歌词,说明人们都希望自己有一个温暖的家。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意义上家庭的含义是什么?3分有什么特点2

2家庭的功能主要有哪些?3

 

28、运用八下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