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盟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尊重,是一种美德;它体现在你待人接物时的彬彬有礼;尊重,是一种精神,它体现在你面对苦难时的积极乐观;尊重,是一种生活态度,目光所及的万事万物都有值得我们尊重的地方。可见,尊重的“力量”表现在(       

①尊重即尊敬、重视

②受到尊重能够获得满足感、成就感

③尊重能减少摩擦,增进信任

④要学会换位思考、平等待人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2023年4月15日是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全国各地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夯实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社会基础”为主题,广泛开展教育活动。进入新时代,我国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就要(     

①以人民安全为宗旨②以政治安全为根本③以经济安全为保障④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我用生命捍卫守候;哪怕风似刀来山如铁,祖国山河一寸不能丢。”中国边防军人愿以生命守护祖国边疆是因为(     

①国家利益至高无上②维护国家利益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③国防现代化的需要④个人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新时代的国家安全,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网络等多个领域,与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增强法治意识,明辨是非,切实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下列行为中不利于国家安全的是(     

A.小清发现一化工企业向地下偷排工业废水,立即举报

B.中学生小良无意间把自己的QQ密码泄露给网友

C.在黄河滩涂放生红耳彩龟

D.小明劝阻朋友上传我国军事设施图片到网络

5、罗某在网上使用侮辱性语言抹黑中国人民志愿军“冰雕连”英烈,造成恶劣影响,情节严重。其行为构成侵害英烈名誉、荣誉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个月。这告诫青少年(     

A.坚决守护个人信息,不要泄露隐私

B.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应遵纪守法

C.积极维护网络安全,主动严格执法

D.网络世界自由无限,能畅所欲言

6、下列俗语能体现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     

A.小时偷针 大时偷金

B.旁观者清 当局者迷

C.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

D.棋逢对手 将遇良才

7、习近平总书记到庆丰包子铺排队点餐,在收银员结完账后对收银员说“谢谢”,离开包子铺时又对服务员说“再见,你们辛苦了”。对此,你的看法是(     

①作为总书记,这些礼节是不必要的

②这是态度谦和、用语文明的表现

③这是尊重他人的体现

④这样做有利于人际交往、社会和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下列人物事迹与题干寓意相符的是(     

①最美教师马丹,扎根基础教育,用爱心与耐心浇灌学生健康成长

②钱学森在一次考试后,主动向教授指出自己满分试卷中的一个微小错误

③邓清明经过24年100个月的执着坚守,终于圆梦太空

④大国工匠赵天杨,连续18年奋战在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一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寸步难行”,这启示我们(     

①社会需要不断完善个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②只要有了诚信,在人生道路上就一定能畅通无阻

③一个人如果缺乏诚信,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立身处世

④生活中要学会运用诚信智慧,既恪守诚信,又尊重隐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2022年3月9日下午,随着从乌克兰最后一批集中撤离的中国留学生抵达乌克兰西部城市利沃夫火车站,中国驻乌克兰大使范先荣宣布从乌克兰集中撤离中国同胞的任务至此圆满成功!对此你最想表达的是(       

A.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B.我自豪,中国最强大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国家好,大家才会好

11、一对年轻夫妻靠手机贴膜的手艺三年间买了两套房。勤劳加诚信,使不起眼的手机贴膜手艺成了发家致富的途径。无独有偶,社会上还有月入过万的快递哥,日薪超白领的泥瓦匠,万元难求的月嫂。如果让你给以上材料选个主题,下面哪个合适(     

A.只要努力奋斗,人人能赚大钱

B.劳动创造未来,实干成就梦想

C.把握大好时光,安享学生生活

D.关心国家发展,担负历史使命

12、近年来,微公益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参与。募集闲置衣物捐给有需要的人,给社区贫困老人送温暖等活动,不仅帮助了他人,也使自己得到了锻炼。下列对微公益活动作用,认识正确的是(     

①我们要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参加公益活动

②我们要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③有利于提升我们的能力,促进我们全面发展

④中学生应以学习为主,参加公益活动会影响学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钟波涌是珠海市红十字志愿工作者协会的一名志愿者,更是珠海市中心血站的“常客”,28年来,她总共献血153次,用热血为生命护航。她的事迹诠释了(     

A.关爱传递美好情感,给他人带来温暖和希望

B.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不能伤害他入自尊心

C.关爱他人,是为了获得尊重和更多发展机会

D.关爱他人只要精神上的关怀,无需物质帮助

14、我们每个人心中除了有一个“小我”,还应该有个“大我”,而且在危难时刻,“大我”是最重要的。这句话启示我们(     

①要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

②只有维护好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

③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关系

④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以个人利益为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202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邓小岚是一位在山村长大的年轻教师,她用自己的歌声为孩子们带来快乐。远方的小山村生活特别艰苦,但邓小岚始终没有离开自己的舞台。她以幽谷兰香远为名,把孩子们送上了冬奥会的舞台。以邓小岚为榜样,我们应该(     

①勇于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②服务奉献社会,体现人生价值

③追求政府表彰,获取国家荣誉④提升自身素质,增强担责能力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6、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责任来自于不同的要求。下列各项责任中,主要来自法律规定的是(     

A.主动让座,亲近社会

B.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C.义务教育,必须完成

D.信守承诺,勇担责任

1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以下名言警句及解读对应最合理的是(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

②“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遵守社会规则,正确对待竞争

③“不学礼,无以立”——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④“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别人的人,也会得到他人的尊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8、某学习小组对“责任的来源”进行探究分析,小组成员列举了以下几个生活中的小事。你认为其中责任的来源体现职业要求的是(     

A.在超市挑选完商品后,小强自觉排队扫码付款

B.周末在家休息期间,小乐主动帮妈妈择菜洗碗

C.疫情静默管理期间,张老师为学生线上授课

D.按照之前的约定,小美与同伴一起参加公益活动

19、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以下漫画所体现的违法解读正确的是(     

A.①行政违法行为②民事违法行为③刑事违法行为

B.①民事违法行为②刑事违法行为③行政违法行为

C.①行政违法行为②民事违法行为③刑事违法行为

D.①民事违法行为②行政违法行为③刑事违法行为

20、说话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中华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表示谦虚、恭敬的礼貌用语,下列说话艺术恰当的是(     

①请人指点,要说“打扰”②请人别送,要说“留步”

③托人办事,要说“包涵”④探望别人,要说“拜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 )

22、2021年1月15日晚,山西省阳泉市孟县部分群众的微信朋友圈出现一张核酸检测阳性的《检测报告单》图片。经调查,在外地上大学的张某龙(男,19岁,孟县人) 寒假返回孟县后,为与同学开玩笑,将自己结果为阴性的《检测报告单》修改为阳性,通过微信发给其同学,图片在微信朋友圈被广泛转发,给当地群众造成恐慌,扰乱公共秩序。

小红:公民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利,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小蓝:权利义务相互依存,增强意识自觉行动。

针对上述事件,同学们展开讨论,请你对同学的发言进行评析。

23、增强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据此,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发表了不同的观点:

甲:维护国家安全是国家的事,是国家公务人员的事,与我们中学生无关。

乙: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

请你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辨析。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同学每次来电话,小明的父亲都会追根问底,小明每次都会大发雷霆,与父亲吵个不欢而散。

(1)小明的做法:

 

(2)他的正确做法应该是什么?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过去的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辉煌成就,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全党必须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远虑、居安思危”。当前,我国发展形势总体是好的。同时,面临的风险也是多方面的。

(1)结合你的所见所闻,各列举出2个伟大祖国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材料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2)根据材料二,某校八年级学生决定开展班会,请你设计一个班会主题。

(3)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可以为实现中国梦做什么?

26、疫情无情,人间有爱。

镜头一: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钟南山院士告诫公众:“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自己却做了“逆行者”,义无反顾赶往武汉防疫第一线,满满的行程安排,风尘仆仆。他在高铁上靠椅稍作休息的照片让全国人民动容、泪目。

(1)我们该怎样向钟南山院士学习,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勇于承担责任?

镜头二:“一栋楼五六十户,需要爬几趟才能全部排查到位。现在累得我看见楼梯两条腿就打颤。”一位社区志愿者一边坚持排查,一边笑着对同事说。这位志愿者的行为告诉我们:奉献社会,不是远离现实的高谈阔论,而是平凡生活中的实际行动。

(2)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做到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27、   2020年7月8日,公安部召开全国公安机关视频会议,通报贵州安顺公交车坠湖事件有关情况,对加强公交车安全防范工作进行强调部署。公安部要求,对以暴力方式影响正在行驶的公交车安全驾驶的,必依法立案侦查,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违法行为具有哪些特征可界定其构成犯罪?

(2)为避免违法犯罪,我们该如何预防?

28、小明在初三毕业时说:十三五规划实现之时,我们已经完成了国家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在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我们要珍惜国家提供的良好教育机会,要积极为国家建设、国家管理建言献策,努力承担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

小明的毕业感言,体现了所学的哪些法律知识?仿照示例写出三点

示例为国家建设、国家管理建言献策体现的知识:在我国,公民享有建议权和监督权。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