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2023年3月15日,中央网信办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打击造谣传谣、假冒仿冒等乱象,目的是促进“自媒体”文化良性发展,为人们营造文明健康的网上家园。这(     

①告诉我们法律可以调解生活中的所有问题②说明网络需要法律,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

③有利于营造向上向善的网络环境④有利于维护网民的合法权益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利用电脑、摄像头等就能实现省级医院专家与偏远地区患者远程连线,患者不出远门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近年来,这种“远程医疗平台”已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该平台的推广(     

①体现了互联网超越时空的独特优势

②能保证所有人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③表明偏远地区患者不用在线下求医看病

④有效缓解了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状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双减”背景下,全国各地学校在作业设计与布置上,可谓是下足了功夫。如图是河南某中学给初二学生设计的暑期作业清单。完成这些作业有助于同学们(     

①深入生产生活实际,提高个人实践能力       ②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③参与政治生活,提高管理国家事务能力       ④关注社区治理和发展,增强主人翁意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某校举办运动会,八(7)班的同学们一致推选体育成绩不错的小美代表班级参加比赛。小美怕影响学习不想参加。为劝说小美参赛,你的做法是(     

①有些事情虽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仍然要承担责任

②为了班级荣誉应该参加

③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进行评估,回报大于代价的可以承担

④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它能让我们获得知识与技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地铁站里,站务人员认真细致做好服务,全力保障乘客正常出行;大街小巷中,环卫工人起早贪黑辛勤清扫,用心守护城市洁净;故障现场,应急人员争分夺秒抢修设备,保证居民生活不受影响……国庆假日期间,许多人默默坚守,换来假日祥和。这说明(     

①不同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②社会和谐发展需要大家共同营造

③职业越丰富,发展前景越广阔④我们要弘扬爱岗敬业精神,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有人说,诚实与隐私不能共存,讲诚信就不能有隐私,保护隐私就做不到诚信。当诚信与隐私进入两难选择时,我们要(     

A.树立诚信意识

B.永远不说瞎话

C.珍惜诚实记录

D.运用诚信智慧

7、作为子女,我们要孝敬父母;作为学生,我们要遵守学校纪律、认真学习;作为社会成员,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作为中华儿女,我们要做到“位卑未敢忘忧国”……由此可见(     

A.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中最深层的内核

B.孝亲敬长是中国人最重要的道德品质

C.勇于承担责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D.中华民族自古就重视爱国精神的培养

8、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中,同学们积极构建知识网络。以下思维导图中a和b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A.一般违法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B.行政违法行为行政处罚性

C.犯罪违反法律规定性

D.犯罪应受刑罚处罚性

9、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     

A.具体国情

B.基本国情

C.政党制度

D.价值取向

10、《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北京发布。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大的方面。在自主发展方面,特别强调信息意识。作为中学生,培养信息意识,我们应该(       

A.多学习网络上的信息,尽量少关注生活与社会信息

B.减少网络使用与学习,全方位地维护各种信息安全

C.沉浸于网络生活之中,提升实际的数字化生存能力

D.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利用互联网优化我们的学习

11、国庆节期间,小闽与父母计划到杭州观看亚运会。他通过网络查到了合适的交通工具,又把杭州的旅游景点浏览了一遍,还查询了交通食宿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小闽一家的杭州之行很顺利。这说明(       

①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②通过网络可以获取实用的信息

③通过网络结交朋友是最好方式   ④网络无所不能让我们生活无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承担责任=代价(付出时间、精力、金钱, 受到责备甚至处罚等)+回报(良好的自我感觉、 同学的信任、老师的赞许、能力的提高等)。这个公式说明(     

A.承担责任的往往只付出代价没有回报

B.承担责任只有精神方面的回报

C.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

D.责任的代价与回报总是相等的

13、今年是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第十年。十年来,我国与共建国家的货物贸易累计规模达到19.1万亿美元,实现年均6.4%的增速,使参与国贸易增长2.8%—9.7%、全球贸易增长1.7%—6.2%。由此可见(     

①这让我们对国家的未来发展更加充满了信心

②“一带一路”实现了中国和沿线国家的双赢

③这说明我国需要正视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④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       

①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                                 ②我们得到更多的物质利益

③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                                 ④我们的交往能力不断下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习主席多次强调:“我们要坚决捍卫国家核心利益。”以下属于国家核心利益的是(     

①宪法确定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②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④社会利益和文化利益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6、“一盔一戴,安全常在”安全守护行动在全国各地开展,公安交警部门加强执法管理,依法查纠摩托车、电动车骑乘人员不佩戴安全头盔、汽车驾乘人员不使用安全带等行为,助推养成安全习惯。这说明(     

①所有人都缺乏遵守交规的习惯       ②自由受到社会规则的约束

③交通安全呼唤刑罚的惩戒作用       ④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观察漫画,该漫画风筝,启示我们(     

①受约束会失去自由②自由是随心所欲的

③规则保障自由的实现④自由与规则是不可分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8、《刑法修正案(十一)》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负刑事责任。”这表明(       

A.可以杜绝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B.有利于警戒未成年人遵守法律

C.削弱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D.违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19、9月27日,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宣判了一起在境外针对境内居民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案件,21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1年至1年6个月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特征

B.同违法作斗争是公民责任

C.有期徒刑和罚金都属于附加刑

D.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20、从无线Wi-Fi到人脸识别“刷脸”进站,从智能机器人导航到“聪明厕所”,越来越智能化的铁路,让乘客出行更顺畅、生活更美好、经济更繁荣。这说明(     

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②网络能满足社会生活的一切需求

③网络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④网络给日常生活带来便捷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请观察漫画《悲剧发生的原因》,回答下面问题:

请你运用规则与秩序有关知识,针对漫画中的言论和行为发表你的看法。

22、只要有宪法,就可以治理国家。

23、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和立场,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谋求绝对的公平。( )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如何尊重他人?

25、2014年5月28日,琼瑶向北京市三中院提起诉讼称,于正未经她的许可,擅自采用《梅花烙》的核心独创情节,改编创作电视剧本,并联合其他4方被告共同摄制了电视连续剧《宫锁连城》并播出。2014年12月25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认定5名被告构成共同侵权,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500万元。一审判决后,5名被告均不服判决,向北京高院提起上诉。2015年12月18日,北京市高级法院就琼瑶诉于正侵权一案作出二审判决。法院判决驳回于正上诉,维持原判:判令被告方停止侵权,于正向琼瑶道歉,赔偿原告500万元。2016年1月15日,琼瑶的儿媳替她领取了赔偿款。

 

(1)《宫锁连城》侵犯《梅花烙》的什么权利呢?

(2)说说你对保护公民的此项权利意见或建议。

 

26、阅读材料,完成下题。10分

资料一现在的银行一般都设有老人、残疾人、孕妇优先的窗口。是为了保护和关爱弱势群体。可是现实生活中,这些窗口往往成为有钱人的专门窗口。

资料二

1现实当中还存在哪些差异或者不平等。举两例,题目里面的除外。2分

2对于现实当中的差异和不平等我们应该秉持的什么样的态度。2分

3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消除歧视,做到平等待人。6分

 

27、以下是小吉同学收集的家乡见闻,请阅读后回答问题。

见闻

问题

2021年,吉林省将重点实施就业创业、困难群体救助等50项民生实事。

(1)请回答材料体现的宪法原则。

2021年4月27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召开大会热烈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吉林省王永辉、金胜昌等29人荣获“202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材料中划线内容表明我国公民享有哪一项人格尊严权?

(3)向劳动者致敬,践行劳动观念,中学生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

28、李某在校时无心学习,经常旷课,而且经常因欺侮、打骂同学受到学校纪律处分。走向社会后变本加厉,一次因与他人言语不和,将他人打伤,经鉴定为轻微伤,李某被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治安拘留五日的处罚;后又因经济问题将他人打成重伤,并导致他人左眼失明,被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

(1)李某前后两次伤人的行为分别是什么违法行为?

(2)为什么同样是打人,这两次的处理结果不一样,请你用所学法律知识说说二者的区别?

(3)李某从不良行为到最终走向违法犯罪, 请问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