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某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诋毁贬损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违法言论被抓获,这告诉我们(     

A.增强法治意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B.只要违法犯罪一定会受到刑事处罚

C.尊重公民言论自由、参与权表达权

D.尊重自由平等,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2、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展开,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下列能够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①走进农村,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②走进自然,鸟语花香,生机盎然

③来到工厂,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④步入商店,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下图是2023年最高检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显示的未成年人近三年犯罪变化情况。由此可见(     

   

A.任何人的犯罪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B.未成年人年龄小实施犯罪行为不要紧

C.不加约束的不良行为容易发展为犯罪行为

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任重道远

4、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把一座城市几乎变成了废墟。余震还在继续,救援工作已经开始:消防队员在灭火,战士在寻找困在废墟中的人,医生在临时搭建的帐篷中为伤员做手术,民政部门紧急运来救援物资……城市重建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下面对这则材料的论述正确的是(     

①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②社会生活中,每个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③角色可以改变,但责任不会改变④构建和谐社会,需每个人承担应尽的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5、2023年10月26日,广大网民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观看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的实时直播,共同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辉煌时刻。这反映人们(     

A.参与社会交往,提高个人素质

B.关心国家发展,为之感到自豪

C.投身科技事业,立志奉献航天

D.关注社区治理,积极建言献策

6、漫画《伸脚打的》告诉我们(  )

   

A.迎合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B.不尊重他人的人也得不到他人的尊重

C.一个没有自尊的人就得不到他人尊重

D.语言文明是与人交往的必备素质

7、对下列图表内容解读正确的有(     

地区

农村居民

城镇居民

东部

中部

西部

东北地区

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33

49283

622018

266513

256985

57946

2021年比增长

6.3%

3.9%

2.5%

4.0%

3.2%

1.3%

——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①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②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差距比较大

③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已建成世界强国

④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也要正视发展中的挑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漫画《就这个看得很清楚》反映的内容提醒我们(     

①从根本上说,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是一致的

②从根本上说,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一致的

③捍卫国家尊严,积极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局面

④应当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能只重视个人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新当选的班长李明经常对班委其他同学说:“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听我的,我说了算”;“巨婴”作为一种负面表达的词语,反映了有的人心理极不成熟;网络上“杠精”意思是有些人有时为了反对而反对;肆意进行人身攻击的“地域黑”这样的词语也曾成了年度热词。这提醒我们遇人遇事要(     

①学会调控情绪②懂得相互尊重③遵守社会规则④远离社会生活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新修订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将儿童优惠标准进行调整,将以前以身高划分优惠标准变为以年龄划分。这说明(     

①任何规则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随意地修改②社会规则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行调整和完善

③原有的规则已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④规则应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2023年7月,成都大运会成立10个骨干志愿者培训基地,志愿者们向世界展现出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成为一名优秀的志愿者应该(     

①文明有礼,以礼待人,遵守规则与秩序②热情接待外国运动员,全程围观合影留念

③有压力,时刻想得到赞许,听不得责备④有责任心和奉献意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一位盲人夜晚总是提着灯笼走路,许多人都不理解甚至嘲笑他。他说,我提着灯笼,一方面照亮了别人,另一方面也使自己不被他人撞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A.要关心帮助弱势群体

B.帮助他人就一定能得到回报

C.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

D.关爱他人就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13、议题式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下面是某同学的学习笔记,请帮他在总议题处选择一个合适的内容(     

A.提升道德修养

B.增强政治认同

C.加强法治观念

D.健全公民人格

14、郑某因倒卖个人信息30余万条,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郑某这一行为(     

①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②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③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④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5、轻点鼠标年货就能到家;短视频掀起拜年新潮流;网络相连,年俗直播一“网”看遍天下;互联网平台上,剪纸、宫灯、年画、皮影等民风民俗也能传播到海外,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网络时代的春节同样散发出浓浓的“传统味”。这说明网络(     

①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②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③打破了地域界限,有利于加强文化交流④有利于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③④

16、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决不”,即决不放弃维护国家正当权益、决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其中“国家核心利益”包括(     

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产、生活环境②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

③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④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一直以来,学生志愿者都是博物馆志愿者团队的中坚力量。学生群体不断壮大着博物馆的志愿者队伍,推动着博物馆公益服务事业的发展。学生志愿者们的行为(     

A.展现倾力奉献社会的青春姿态

B.体现见义勇为的高尚情操

C.塑造坚持生命至上的优秀品德

D.定能获得丰厚的物质回报

18、漫画中的场景让我们感受到(     

①关爱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②关爱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③关爱他人定会得到他人的关爱④关爱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9、我们要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下列对违法行为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A.小朱在学校操场拾到小苏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刑事违法行为

B.小东在家无聊拨打110谎报疫情,被公安机关拘留五日——严重违法行为

C.陈某和吴某从境外多次走私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行政违法行为

D.照相馆未经小刘同意,展出其艺术照用作广告——民事违法行为

20、国家利益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我国政府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维护我国国家利益。下列属于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有(     

①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②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为

③采取多种形式保护文化遗产④提高防卫作战能力,保卫祖国领空安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有人说:“刑法+民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保护法+……=宪法”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22、见缝插针、乱穿马路的行人,随意变道、鲜有礼让的司机,这是很多城市交通现状的真实写照。凑够一撮人就走,与红绿灯无关这概括了司空见惯的不文明现象,更直戳我国交通现状之痛。近期,各地对行人闯红灯行为进行了处罚,但少数人不以为然,认为闯红灯、违反禁令标志等都是小事。

【曝光违规】

(1)请列举两例除上述材料外的交通违法行为。

【明辨是非)

(2)你认为行人闯红灯行为是小事吗?为什么?

23、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不仅促进了社会生产的新变革,而且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因此,有同学认为:互联网丰富了我们日常生活,所以网络对我们没有负面影响,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使用网络。

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辨析。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初二学生冯亮不思进取,无心上学,经常和一些社会小青年交往,学会了吸烟喝酒,沉迷于网路游戏,多次偷同学钱物。2015年3月,因在网吧打架斗殴,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思悔改。2015年8月,因抢劫被抓获,经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判处有期徒刑5年。

(1冯亮的哪些行为是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

(2从冯亮的变换过程中什么启示?

 

25、观察漫画,简要回答

请为支持两则漫画中的观点,提供宪法依据。

26、材料一   2016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强制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

材料二  漫画《制暴利剑》

(1)《反家庭暴力法》禁止“殴打、捆绑”主要是为了保障公民的什么权利?为什么要保障公民的这一权利?

(2)材料一、二还表明公民的哪些权利受法律保护?

(3)公民的上述权利受到侵犯时,应该如何做?

 

27、材料一   “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我们的大部分知识和信仰都是别人创造的,由别人传授给我们的……”

材料二   李丽在一岁时患小儿麻痹症,自童年起就从未站起来过。40岁时再遭厄运,车祸让她下半身完全瘫痪,从此与轮椅为伴。但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选择了一条向社会传播爱心之路。她创办了“李丽家庭教育工作室”和公益网站“丽爱天空”,长期从事公益事业和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

(1)材料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材料二中李丽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这种行为有什么意义?

(3)结合材料二谈一谈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养成这种行为?

28、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我国,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障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等共同构成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这一些制度的完善有什么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