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王明在电影院观看电影时,高谈阔论,无所顾忌,受到周围观众的指责。这说明(       

①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②高谈阔论应受到法律制裁

③尊重能够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④我们应做文明有礼的人

A.①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2023年10月2日,微信官方公布了2023年9月朋友圈十大谣言,包含“民政部养老服务司招线上养老服务志愿者”、“国庆后老年人购火车票半价”等。面对网络谣言,青少年应(     

①注意信息出处,不信谣,不传谣②辨识信息内容,尊重事实,理智抵制

③果断相信,积极转发,娱乐他人④冷静判断,学会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22年4月15日是第七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宁德市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以下活动符合这一主题的有(     

①校园迎新生文艺晚会                       

②国家安全线上知识竞答活动            

③科技小发明竞赛活动                       

④生态安全宣传海报评选活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下列关于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②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③在我国,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

④我们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23年度江西省“新时代好少年”肖康宇在校热爱学习,是班上的“小班主任”,积极配合老师开展班级的各项活动;在家是“万能小帮手”,经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此外,他每年都参加植树、慰问孤寡老人等公益活动。肖康宇的这些行为说明(     

①我们的身份不同,享受的权利不同

②个人在社会上往往只有一种身份

③人们会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各种不同的社会关系

④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6、某班两位同学课堂上展示近年来我国取得的成就:小明展示了蛟龙号探海达到7000米的工作深度:“神威·太湖之光”凭借这一“超级速度”第三次出现在榜单榜首位置,实现三连冠;神舟十五发射成功……小美展示了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二十国集团峰会、金砖峰会、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为世界安全、为全球治理,阐述“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上述两位同学的展示分别说明(     

A.经济增长成就显著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B.我国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我国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得到切实保障

C.综合国力显著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D.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

7、某电商平台执行新的关于出售假冒商品的管理规则。该规则将严厉处罚商家出售假冒、盗版商品的违规行为,其中情节严重的将面临直接关店的处罚。这说明(      

①网络经济应该是自由经济,不需要规则  ②积极改进规则是实际生活变化的需要       

③新规则一旦实施,不能再被修改              ④规则的制定或修改应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8、布茹玛汗·毛勒朵用双脚丈量祖国边境线58载。她说,祖国安定了,我们就能过上富裕好日子。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A.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是公民权利

B.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

C.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D.维护民族团结是人民的共同愿望

9、“天宫课堂”第四课于2023年9月开课,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通过网络面向全国青少年进行了太空科普授课。这体现了(     

A.网络促进社会生产的新变革

B.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平台

C.网络拓宽了人们交往的朋友圈

D.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10、有人说,诚实与隐私不能共存,讲诚信就不能有隐私,保护隐私就做不到诚信。当诚信与隐私进入两难选择时,我们要(     

A.树立诚信意识

B.永远不说瞎话

C.珍惜诚实记录

D.运用诚信智慧

11、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     

A.更多的物质财富

B.丰富的物质回报

C.维持生活的生活用品

D.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12、2022年1月1日至1月15日为非机动车遮阳强拆严管阶段,合肥市交通管理部门对路面发现非机动车安装遮阳篷的,一律强制拆除,视情依法查处。每个市民都必须遵守该规定,是因为(     

①遵守规则是享有自由的保障

②自由是有边界的

③对自己行为的不负责任必然受到行政处罚

④他律是保证社会规则得到遵守的唯一办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句古语告诉我们要(     

A.不管寒暑,安心读书

B.注重学习,关注社会

C.关注大事,不拘小节

D.热心公益,投身实践

14、被评为2023年度“全国十佳农民”的刘天民,放弃了原有的事业和“进城机会”,怀揣“和乡亲们一起过上好日子”的梦想返乡。 他带领村民, 从果蔬种植、休闲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等方面全方位发展,提高村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他的做法(     

①传承了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的处事准则

②表现出待人以礼、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

③彰显了敢于追梦、振兴乡村的爱国情怀

④展现了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担当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贵州一公交车上,一位老人大小便失禁,一名白衣女孩蹲在地上,认真地用纸清理并包起地上的粪便,公交车司机想留下女孩的信息却被拒绝。她说:“谁家都有老人,谁遇见都会做。”网友纷纷评价:“蹲下来的她,是天使的模样。”这让我们感受到(   

①关爱他人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

②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

③文明有礼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

④孝敬父母是每个公民应尽的法定义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2023年11月,张女士在某健身馆充值年卡后,该馆搬迁,因无法继续到新址场馆消费,她要求退回预付款,遭到商家拒绝,张女士对该商家进行了起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起诉麻烦,聚集亲朋强行索赔②也可以到法律服务所寻求帮助

③公安局负责对该案件进行审理④这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17、8月,“高铁霸座男”孙某被处治安罚款200元;9月,他又被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被限制乘坐所有火车席别。说明他的行为(     

①触犯了国家的法律法规                    ②缺乏应有的社会公德心

③理应受到公众的严厉斥责                    ④没有维护好自身的权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仔细观察漫画“低头族”,你想对“低头族”说的是(     

①不能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学会“信息节食”

②网络具有现实性,可以取代现实生活中的全部

③珍惜与家人团聚时光,多交流,享受家庭温暖

④积极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莫让手机夺走亲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项民法原则。下列行为体现了诚信的是(     

①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

②按照约定积极参加社区公益活动

③兑现承诺,在考场上把答案递给朋友

④发现试卷多给10分,主动找老师修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让孩子健康成长,是父母的责任;让父母安享天伦之乐,是儿女的责任;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责任;好好学习,是学生的责任……这段话说明(     

A.责任主要来自于对他人做出的承诺

B.不同的角色往往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C.在社会舞台上我们扮演着不同角色

D.生活中我们首先要对他人社会负责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背景材料:学习了“网络改变世界”这一框题后,八年级(7)班同学李华感叹道:“网络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下图漫画,

请你对李华的观点进行辨析。

22、   2020年7月19日,安徽省阜南县启动紧急预案,阜南县蒙洼蓄洪区内2000人连夜撤离。7月20日上午8时32分,淮河干流王家坝闸开闸泄洪,蒙洼蓄洪区启用。每当淮河抗洪进入最危急的时刻,蒙洼蓄洪区的人民就会用开闸蓄洪的壮举诠释“舍小家为大家,舍局部顾全局”的精神。这引发了同学们对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关系的讨论。

请你辨析上述观点。

23、规则与自由是对立的,有规则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不能有规则。

判断: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呵护祖国花朵

材料一:国家制定了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是《未成年人保护法》和《  》。

材料二:两幅图片。

(1)在材料一中的横线上填写另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1分)

(2)上述材料体现了思想品德课中的哪些观点?(2分)

(3)上述材料启示着我们未成年人应如何做?(3分)

 

25、小明自从考上重点中学后,时时受着虚荣心的困扰。同班同学多数家庭生活比较富裕,有些人常在他面前自诩自傲,这使得家庭困难的他感到自卑。虽然早已下岗的父母尽其所能为他读书创造条件,他也刻苦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但他仍然觉得自卑,总想着换换自己的父母。假如你是小明的老师,你如何做小明的思想工作,让他摆脱自卑,投入新的学习生活中?

 

26、2016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支月英,扎根乡村36年。19岁的她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36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带出了1000多名孩子,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

(1)支月英36年坚守的这份责任来源于哪些方面?

(2)在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像“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那样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27、   放学路上,有同学问:“什么样的人值得尊重?”同行的几个同学纷纷发表看法。

甲说: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值得我尊重。

乙说:我尊重那些自立自强的人。

丙说:无论是陌生的人还是熟识的人,我都会尊重他。

丁说:我特别尊重言而有信的人。

(1)你赞同他们的看法吗?请说明理由。

(2)你还有哪些看法?

28、材料一: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确立的一项重要原则。为了使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程序中更好地遵循和贯彻这一宪法原则,我国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修改,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刑事诉讼法总则第2条。

材料二:从2013年7月1日开始,苏州重点整治为人诟病的中国式过马路。届时,对行人闯红灯的,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对多人同时闯红灯的,将重点处罚带头大哥

(1)结合材料一,运用神圣的宪法的相关知识,说明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法律知识?(2分)

(2)中国式过马路这种现象是人们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有人觉得这种行为早该受到责罚了。请你用《与法同行》的相关知识,列出认同这种主张的理由。(4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