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明明在日记里记录了当教师的妈妈的一天:早晨起来给家人做饭;早饭后乘地铁上班;到学校上课、与学生谈心;下班后为家人做饭并照顾年迈的奶奶;晚上对第二天的教学进行备课。对此你的感悟有(     

①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②妈妈的责任全部来自法律规定

③孝敬父母是每个人最重要的责任   ④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2023年10月16日,在四川崇州市某小区内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狗咬人事件,一名无辜的2岁女童在自家楼下遭到一只狗的凶猛袭击,导致她严重受伤,情况令人心痛。为此,全国诸多城市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倡导人们文明养狗,规定“养狗办证”“遛狗牵绳”等,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这告诉我们(     

①规则维系秩序②规则约束权利③规则一成不变④规则保障自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某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高空抛物案,因无法查明具体侵权人,依据民法典规定,多家住户被判共同担责。该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一个负责的人

②不负责任的人必定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③一个人犯了错误后,要敢于承担责任

④不是自愿选择的事情,可以推卸责任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道德与法治课上,李老师展示了下列图片,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夏凯:图①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旗。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B.李虹:图②是法徽。应悬挂在法庭中间。

C.王军:图③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标识,整体构图是英文“青年”第一个字母Y,图案中央既是手,也是鸽子的造型,寓意青年志愿者向需要帮助的人们奉献一份爱心,伸出友爱之手,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D.李丽:图④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徽,团歌为《光荣啊,中国共青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团旗、团徽、团歌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象征和标志

5、下列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①为追求个人利益而损害集体利益的行为是错误的

②为了个人利益,偶尔损害一下集体利益也未尝不可

③我们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

④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不应损害集体利益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6、医护人员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环卫工人保持城市清洁,快递员帮我们把信件和包裹送到指定的地方……他们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表明(     

①我们的生活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②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③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④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社会是复杂的,未成年人难免受到伤害,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     

①不顾侵害者与自己力量悬殊,瞅准时机,实施报复

②通过诉讼这种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维护合法权益

③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④在保证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果敢和理智的行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这说明(  )

A.人的身份在社会关系中确定

B.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C.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D.只有老师的教诲才能让我们不断成长

9、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下列情境与其遵守的社会秩序内容相符合的有(     

①高铁站内,人们排队进行安全检查————交通秩序

②生产车间,纺纱工人按操作规程工作————生产秩序

③医院内,病人家属在公共通道保持安静——公共场所秩序

④十字路口,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各行其道————社会管理秩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吕某某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参观时,向一只大熊猫泼矿泉水,使大熊猫受到了惊吓,情节十分恶劣,熊猫基地将禁止其终身进入园区(含熊猫谷)参观。这启示我们(     

①参与社会需要提升自身素养②违反规则须担责

③规则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④规则靠秩序保障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某市某趟地铁上,一位时髦女士要求坐在地上的小伙换车厢,原因是他衣服太脏、身上的味道太大!结果被一名中学生劝阻道:“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和权利。”对此,下列说法你赞同的有(     

①中学生的说法是正确的。社会生活讲道德,尊重他人,从自己做起

②中学生的说法是错误的,没有做到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

③女士做法的错误之处在于在公共场合内坦露真实想法

④女士做法是错误的,应换位思考,平等待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2022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九个“国家宪法日”。我国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订。这表明(     

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规则需要加以改进和完善

③我们应自觉遵守规则

④我们应自觉维护规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必须把国防和军队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快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建设强大军队是基于(     

①这是我国主导世界发展的重要保障

②这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的需要

③这有助于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④人民军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柱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范某在某私营企业打工,老板欠了他近5万元的工资,范某急需这笔钱给住院的儿子交手术费,可是老板想尽办法拖欠不给。你认为范某应该(     

①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②叫人把老板家里的东西搬走抵债

③通过刑事诉讼进行维权④向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5、已有300多年历史的同仁堂的堂训是:“求珍品,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讲堂誉,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同仁堂堂训的精髓在于(     

A.以礼待人

B.祖传药方

C.诚实守信

D.无私奉献

16、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为,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这要求我们(     

①不辜负党的期望,勇于肩负新时代使命

②要坚持把个人梦想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

③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

④要努力学习考上一流大学,成为有用之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的一种____状态。(     

A.无序化

B.平等化

C.有序化

D.自由化

18、2023年中秋节前夕,江西多地发布通告,禁止公民在公共场所私放烟花爆竹,号召公民共同维护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对此,人们众说纷纭,你认可的有(     

①规则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强制性,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②与规则同行,创建美好生活

③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④无论何时,在公共场所放烟花,必定会受到刑事处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如今,全国各地以崇高礼遇褒奖、致敬劳模,劳动模范日益成为全社会最闪耀的群体之一;“劳模创新工作室”遍布全国各地,示范带领各行各业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推动高质量发展。崇尚劳动,是因为(     

①劳动是财富和幸福的源泉②劳动有体力和脑力之分

③中国人民用劳动成就辉煌④劳动者所处的岗位不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教育部等部门印发《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引导激励青少年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下列古语最能体现“善读书”的是(     

A.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B.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   材料:某中学贴吧内,一个网名叫“天龙,的学生,发布了大量小林同学的照片,其 中有的照片明显丑化小林。照片发布后,引发了一些嘲讽小林的跟帖。对此, 小林很生气,小林的朋友小张却劝说小林,他说:“网络是个自由空间,想说 啥就说啥,你就忍忍随他去吧。”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对“天龙”和小张的言行进行辨析。

22、在某大学,一个学生如果在食堂每月用餐60次以上,而消费总额在150元以下,这位学生就会引起校方的注意。校方在主动核实情况之后,无须学生申请,就会有每月160元或者100元的补助,自动进入这位学生的校园一卡通账户。据说,通过这种隐形资助的形式,这所大学3年间为3600多人次贫困学生发放补助款64万余元,以每人每餐消费3元计算,解决了很多贫困学子的吃饭问题。据此,有网友说,学校应该让全校师生了解情况后,进行公开捐款捐物,无需隐形资助

请你运用“尊重”的相关知识对该网友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23、   近日,郑州市发文提出,培育夜间经济,有序发展市集。消息一出,不少市民应声而动,来到二七广场等地标性场所附近,在广场、街道等处陈列物品售卖,由此产生了一些问题,引发了人们对夜间市集的讨论。

甲:夜间市集好处多,自由摆放无可厚非。

乙:任性摆摊存在隐患,规范发展才是正道。

请对以上观点进行辨析。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讲道德、贵践行

某校初二4班的同学学完“社会生活讲道德”一课,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帮助他们完成相关问题。

活动一:对本班48名同学进行了诚实守信状况的问卷调查,并获得如下结果:

欺骗过老师和家长的

考试有过作弊的

抄袭过作业的

有过不守承诺现象的

涂改过试卷分数的

18人

14人

16人

20人

5人

(1)上述调查结果反映出了什么问题?

(2)根据调查结果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你认为中学生该如何做到诚信

活动二:在班级内开展评选道德标兵

(3)请你帮助他们制定出评选的标准。(至少3条要求)

25、在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和事感动着我们,给我们智慧启迪,指引我们前进。

★几年前母亲患上了尿毒症,她的家为求医花光了所有的积蓄,靠父亲打工和社会爱心人士的救助来维持生活。为了帮助父亲减轻负担,当时身高1.2米、体重不到40斤的小姑娘几乎承担了所有的家务,她就是九江市修水县女孩徐娜。

(1)女孩徐娜有哪些感动你我的品质?

★2017年6月17日期间,安溪某学校女老师接到自称是公安局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该老师涉嫌诈骗。为“查清”其资金合法性,对方通过微信要走了该老师的银行卡号、密码、动态验证码等信息,随后将该老师账户的钱转走。之后,犯罪分子还以要将一定数额的钱转入才能要回原先的钱为由,让女老师继续转账。等女老师清醒过来时,已经向对方账户转账总计78万元。

(2)这位女老师的遭遇给我们哪些启示?

26、师生交往的礼仪有哪些?3

 

27、2021年3月8日,十三届全国民人大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常委会工作最为显著的特点是紧跟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紧贴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对法治建设的呼声期盼,紧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的法律需求实际,加强立法和法律监督,努力使各项工作更好围绕中心和大局、更好服务国家和人民。报告指出,代表联系群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这是近年代表工作的一个亮点。代表通过走访、座谈、回原选举单位述职、参加代表小组活动等方式直接听取和反映群众意见建议,发挥了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是怎样的?

(2)结合上述报告,说说应怎样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上述报告说明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怎样的?

28、观察漫画,结合“网络改变世界”的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1)请你概括漫画的主题。

(2)漫画的主题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内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