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成是一名初三男生,在同学的带领下到网吧上过一次网,网上丰富的内容让他仿佛进入了一个乐园,网络游戏更像黑洞一样吸引着他。从此他对网络是“一网情深”,欲罢不能。为了到网吧上网,半年内他偷了父母3000多元钱。后来,为了有钱上网, 小成和网吧认识的“朋友”多次纠集在一起,使用暴力、言语威胁等手段,抢劫其他未成年人财物,被公安机关抓获。经法院审理,小成等人的行为构成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这一案例给我们青少的启示是( )
①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②杜绝不良行为,远离生活中的雷区
③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④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 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调研时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粮食安全事关国家安全,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角度看,这主要体现了( )
A.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B.以经济安全为基础
C.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
D.以军事安全为保障
3、某中学举行以“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为主题的入团积极分子团课开班仪式。入团积极分子应该了解的知识有( )
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
②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③共青团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
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助手和后备军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4、“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通知中奖、领取补贴却要你先交钱”“陌生网站要求登记银行卡信息”……当我们上网遇到类似情形时,应( )
A.拒绝网络,免遭损失
B.提高警惕,防止被骗
C.严惩疑犯,加强监管
D.保护隐私,熟人除外
5、2023年4月,中宣部、国家发改委向社会发布了2022年10位“诚信之星”,他们坚定守护诚信理念,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实际行动展现了以诚立身、诚信为本的精神风貌。向“诚信之星”学习,我们青少年应该( )
①树立诚信意识②学会运用诚信智慧
③杜绝任何说谎行为④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6、近日,电影《失孤》原型之子被拐案公开宣判:被告人呼富吉因拐卖儿童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唐立霞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两人的行为已构成行政违法行为②两人的行为违反刑法,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③死刑和无期徒刑构成了刑罚体系④法院依法审判履职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00后”被有些人贴上了“不负责任、没有责任感”的标签。作为“00后”的中学生,要改变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我们应该( )
①增强责任意识,自觉承担责任 ②依然我行我素,追求自我个性
③勇担社会责任,实现人生价值 ④提升自身素质,增强担责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下列行为属于文明有礼的是( )
①小明给同学起不雅绰号
②老师讲课出现错误,小丽举手示意老师
③自习课上班长使劲敲击黑板,高声训斥大家
④参加学校社团活动,小明很乐意倾听其他成员的建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下列两则新闻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新闻一:广东湛江一住宅楼突发火灾,一名6岁男孩被困阳台,多名热心群众借助工具在货车顶上搭梯成功救下男孩。 新闻二:内蒙古医科大学应届毕业生张善荣发现一名老人晕倒在地,他果断上前施救。 |
A.热爱劳动
B.关爱他人
C.爱岗敬业
D.艰苦奋斗
10、在山东威海,一正一反的两件事引发了社会关注和思考。威海荣成滕家镇村民滕某去银行办理贷款时,因其信用等级高,通过“个人荣誉贷”,无须抵押当天就拿到了50万元贷款,还享受还款利息减免30%的优惠;与此同时,威海市某村换届选举时,一候选人因其担任法人的企业拖欠职工抚恤金,在候选人资格确认时,来自法院的这条未执行信息把他挡在了换届选举的门外。假如让你给这段文字加一个标题,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
A.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B.诚信是获得成功的唯一条件
C.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D.不讲诚信的人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11、一点都不能错!中国2023年版标准地图和“规范使用互联网地图倡议书”在一年一度全国测绘法宣传日正式发布,其中我国国土实际面积约974万平方公里,领海约473万平方公里。新明确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等6个地方领土主权,将台湾岛划入十段线内,对外强烈表明台湾省是中国固有的领土。一点一线皆河山表明了( )
①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属于国家的核心利益②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自觉维护国家主权
③只要地图标准和规范,就能保障国家安全④维护国家安全人人都是主角,人人皆可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驼负千斤,蚁背一粒”,对此谚语的正确理解是( )
A.责任不必分大小,承担一点点就可以了
B.骆驼比蚂蚁更有生命价值
C.不同的人承担不同的责任,这太不公平了
D.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尽其所能,就是一个负责任的人
13、“耻之一字,乃人生第一要事”,下列语句和这观点一致的是( )
A.羞耻之心,义之端也
B.谦谦君子,赐我百朋
C.敬人者也,人恒敬之
D.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14、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生桃静出诊路遇车祸,面对惨遭车祸的市民,她挺身而出在马上实施抢救,她这一义举,在郴州市民和当地微信朋友圈中得以传颂,刷爆网络。这对我们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启迪是( )
①要热心帮助他人②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③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④应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中,对失信被执行人(老赖)的联合惩戒措施多达100多项,如禁当公务员、人大代表,并就其坐高铁、飞机,住酒店,买房,子女就学等作出具体限制措施。这带给我们的警示是( )
①生活处处讲诚信,根据事情大小定②诚信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③不讲诚实和守信,害人害己难立足④诚实守信是美德,是人际交往的准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对人诚实与尊重他人隐私是我们常常碰到的一对冲突。面对这一两难选择,我们应该正确把握二者的关系。下列对二者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要尊重个人隐私,就无法与别人坦诚交流
B.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要绝对尊重朋友的隐私
C.诚实与隐私不能共存,讲诚实就没有隐私,要隐私就做不到诚实
D.当二者发生冲突时,要结合具体情境,权衡利弊,按照实际情况妥善处理
17、下列对“微行为”的“微点评”中,正确的有( )
序号 | 微行动 | 微点评 |
① | 在家中向妈妈学习煮饭和炒菜 | 真诚待人,激发生活热情 |
② | 考场上拒绝给好朋友传递纸条 | 尊重他人,平等对待他人 |
③ | 向社区居民宣传二十大精神 | 服务社会,主动承担责任 |
④ | 暗中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 | 关爱他人,需要讲究策略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某市一小区居民楼发生火灾,由于小区周边消防通道被隔离桩、停放的轿车等占用,消防车无法到达火灾现场,最终由附近市民合力掀翻和抬走堵路车辆,才给消防车让出一条路。为了畅通消防通道这一“生命通道”,以下做法可行的是( )
A.小区物业要为畅通消防通道提供法律保障
B.居民可以根据个人需要随意更改消防通道
C.小区物业要严格执法,惩处占道停车行为
D.每个公民都应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9、成都武侯区有一家面馆,告诉店员“牛肉面不要牛肉”,便可以“免费吃面”;在北京一家餐馆,只要您进店问前台要一份‘肥仔套餐’,商家就会免费提供。免费的“套餐”,是店主与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客人约定的爱心“暗号”。店家的做法( )
①传递关爱他人的温情暖意,值得点赞
②助长某些人不劳而获的欲念,不值得提倡
③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肯定
④呵护了受助人的自尊心,可以借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对以下案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王某在地铁上吃东西时乱扔垃圾,面对其他乘客的劝阻她不但不听还把食品包装袋丢弃在车厢,随后扬长而去。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对王某处以罚款——王某的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B.朱某不按合同履行职责造成对方无法按时完工,被处赔偿损失——朱某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C.安徽舒某因在微信群中“抢”救灾捐款900元后退群且拒不退还,在群主报警后被公安机关拘留8天——舒某的行为是刑事违法行为
D.张某非法持续开采花岗岩,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张某的行为是刑事违法行为
21、2022年,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局部暴发,“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任务艰巨。为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各地相继出台规定:“所有人员进入公共场所应扫‘场所码’”。小明对此不以为然,发牢骚说:“进入公共场要求扫码,束缚我的自由,真烦人!”
请你对小明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22、 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运用,手机上网对中学生来说已不是新鲜事。有同学用手机上网查找资料、听音乐、看电影;也有部分同学用手机玩游戏、在网上吐槽(任意发表言论)……针对这种情况,某校八年级(2)班开展了“文明上网,争做合格网民”的宣传教育活动。小张同学说:上网干什么别人无权干涉,学校这是多此一举。
请结合《网络生活新空间》和《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内容,谈谈你对小张观点的看法。
2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法的关系是一个根本问题,处理得好,则法治兴、党兴、国家兴;处理得不好,则法治衰、党衰、国家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使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但与此同时,仍然有人在炒作“党大还是法大”的伪命题,妄图把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甚至否定党的领导。请结合所学知识,对下面两位同学的观点辨别分析。
甲: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任何人都必须遵守。
乙:宪法是由党领导人民制定的,党作为执政党,可以不遵守。
24、 材料一:2018年3月19日,抖音召开品牌发布会,宣布将围烧“记录美好生活”这一主题,开展包括“DOU”计划、“美好挑战”计划、社会责任计划三部分在内的“美好生活”计划。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7月,抖音日活跃用户已经超过3.2亿,平台上涌现了各种各样丰富美好的内容。
材料二:2018年6月,抖音通过其官方账号发布《抖并音对违规账号及内容的处罚通告》,称2018年5月1日至5月31日,抖音平台针对含有侮辱谩写、造谣传谣、侵犯版权、涉嫌违反法律法规等内容,累计清理26356条视频,6989个音频,91个挑战,永久封禁21786个账号。
(1)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由此,我们刷抖音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对于抖音对违规账号及内容进行相应处罚这件事,有同学认为:“用户在抖音上只要不违反道德,发布任何视频和言论是用户的自由。”请结合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相关内容,谈谈你对这一同学观点的看法.
25、一位著名的击剑运动员在一次比赛中输给了一个与自己水平不分上下的对手。第二次相遇,由于上次的失败的失利阴影,这名运动员又输掉了,尽管他并非技不如人。第三次比赛前,这名运动员作了充分的准备。他特意录制了一盘磁带,反复强调自己有实力战胜对手。每天他都要将这盘磁带听上几遍,心理障碍消除了,他在第三次比赛中,轻松击败了对手。
(1)这一事例告诉我们他运用了什么方式激发潜能?(3分)
(2)事例启示我们应怎样激发潜能?(6分)
26、10月18日晚,一微信公众号推送了一篇名为《惊了!宁波游客在日本拿走酒店马桶盖,查证后酒店要求导游寄回》的文章,迅速引起关注,网友纷纷表示 “丢脸丢到国外去了”。
经过持续发酵,关于中国游客在日本酒店拿走马桶盖的事件引起极大关注。此次事件的旅行社已发出通告,证实确有此事。旅行社所在地的宁波市旅游局也表示,接下来将建立不文明旅游“黑名单”制度和游客旅游不文明信息通报、追责机制,并对不文明行为重点追溯游客本人和领队、导游双向的责任。
据悉,你校准备在春节期间,开展“文明出行,树我形象”主题宣传活动,请你参与:
(1)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你看到过哪些不文明的现象?请你举出两种。
(2)对于某些游客的不文明现象和行为,计入个人档案有何意义?
(3)在学校开展的这一活动中,在校园内你准备如何做?
27、 2021年3月,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和21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积极履职尽责、建言献策。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审议并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哪些职权?
28、阅读下列法律条文,从提供的法律名称中选出对应的一个填写在横线上。
法律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