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2023年4月23日,是第二十八个“世界读书日”。各中小学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为此,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要(     

①重视网上阅读,忽略书本学习 ②仅仅在学校学习,学会管理自己

③参加读书活动,享受学习快乐 ④养成阅读习惯,树立终生学习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下图是小方绘制的人际交往变化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①因为交往范围的扩大,朋友关系不再那么亲密②交往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③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交往活动内容没有什么变化④朋友圈也在不断扩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玫瑰虽香,却浑身长满了扎人的刺;种子虽小,却有使大力士瞠目的力量。它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②我们既要知道自己的长处、优点,也要知道自己的短处、缺点

③十全十美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④每个人都有优缺点,所以我们不必在意自己的缺点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4、英国作家艾伦·麦克法兰在《给莉莉的信》一书中谈及友谊时写道:“友谊需要建设,它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如果不闻不问,它也不会维持。朋友好比一座果园,需要精心栽培、剪枝和呵护。”下列做法与艾伦·麦克法兰的观点相符的是(       

①以行动表达对朋友的关心和支持               ②与朋友发生冲突时勇担责任、坦诚交流

③时时考虑别人感受,和所有人成为朋友       ④当朋友误入歧途时,远离他,以免给自己带来麻烦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5、小雅认识了一名网友,对方的学识、才能和帅气的外貌吸引了她。没多久,该网友主动发出见面的邀请,说免费带她去森林公园玩一天。小雅正确的做法是(       

A.应接受邀请,欣然赴约

B.要明确拒绝,保护自我

C.假意拒绝之后再去会面

D.让对方来自己家接自己

6、仔细观察下面漫画,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网络生活不沉迷,避免脱离现实生活

B.网络交友不可靠,不要进行网络社交

C.网络信息不可信,谨慎对待网络资讯

D.网络言行不随意,自觉遵守法律规定

7、少年强则国强。中国梦离不开每个中国人的梦,更离不开少年的梦。只有把少年梦融入中国梦,一个个“小梦”才能汇成“大梦”,少年梦才能托起中国梦。这说明(       

A.少年的梦想就是中国人的梦想

B.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C.少年的梦想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D.少年的梦想就是中国梦

8、钱伟长家能够人才辈出,关键在于其子孙对钱氏家训的看重。特别是好读书的家学渊源相传至今,钱氏后代都继承了钱氏的家风。这说明(     

A.我们可以正确面对自己的生命

B.生命是可以永恒的

C.生命的接续可以体现在对祖先精神生命的继承上

D.生命有接续就否定了生命是不可逆的

9、新学年新气象,金秋九月,某校初一年级召开了新生入学大会,指导新同学尽快适应初中的节奏,度过美好的初中生活。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

②初中阶段,见证着生命的进阶,决定人的发展

③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努力

④学习是主要任务,要把时间都用在学习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古人云:“教学相长”。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师生关系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B.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

C.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D.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11、在3月21日跳水全国冠军赛女子单人十米台上,陈芋汐力压全红婵摘得冠军。陈芋汐在赛后表示,“我们俩是良性的竞争,互相督促和进步,才能使得自己的水平提高。如果是只有我或者她一个人,很有可能原地踏步甚至是退步。”如今,两人已经连续在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包揽大赛女单和女双十米台金银牌。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竞争和友谊无法共存的②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③友谊与竞争是相互排斥的④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2、走进中学,新的课程,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丰富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班主任让我们自己组织选举班委、制定班规。这都让我们感受到(     

①中学生活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多种机会

②我们的思维在这个时期达到顶峰

③中学生活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

④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刘邦曰:“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这段话体现了哪些认识自我的方法(     

①以人为镜,比较认知法     ②量表检测,数据比较法

③他人评价,自我反省法     ④自我觉察,分析总结法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14、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

-------节选自《雷锋日记》

这段话启示我们(     

①要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智慧②如果默默无闻过一生,生命是没有价值的

③要自己去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④探索生命的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最近以来小明在学习中遇到一些困扰,如他发现自己不喜欢某些学科某些老师,总担心学习上会落后。面对这种情况,小明需要(     

①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②学会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③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④加班加点学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这句话告诉我们(     

A.法治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B.法治是现代经济文明的核心

C.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的唯一方式

D.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式

17、进入初中,我们的学习有了一些新特点,下列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中需要改正的是(     

①在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上多花时间②课后及时复习

③做作业遇到难题时立即请教同学④独立完成作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小明是个内向的人,最近因为考试失利,更加不喜欢在同学面前讲话,倾听自己的烦恼。如果你是小明的同学或者朋友,你会告诉他(     

①敞开心扉,主动表达

②封闭自己,自我消化

③开放自己,真诚待人

④建立友谊,持续行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一位同学在升入初中后,在日记中写道:功课从“寥寥无几”到“五花八门”;老师从“里里外外”到“大幅放权”;同学从“街坊邻居”到“五湖四海”……这段日记说明(     

①我们要珍惜新的学习及生活的起点

②我们可以结交初中新同学,珍惜新友谊

③如果可能,就把小学的方法完全搬到初中

④青少年要积极适应初中生活新变化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为了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对“爱国”认识正确的是(     

A.爱国离中学生很遥远

B.只有做出巨大贡献,才是真正的爱国

C.在平凡之中也可以践行爱国、创造伟大

D.只有无私奉献才是热爱祖国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21、作为中国人,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生命都流淌着______的血脉,离不开______的滋养。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______的民族文化,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______精神。

 

22、基础知识填空:

(1)我们所看,我们所尝,我们所触,我们所做,都可以是学习。下列你认为属于学习的是:______。(只写序号)

A.在家读书 B.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C.研学旅游 D.参观科技馆和博物馆

(2)下列语句中,告诉我们要“全面认识自己”的是_____ (只写序号)

①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③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④日新月新我常新⑤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⑦知人者智,自知者明⑧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求短,智者难为谋

(3)我们在交友时接受帮助,也学习帮助对方;感受关怀,也学习关怀对方,是因为友谊是_____的、_____的。

我国传统文化中值得继承的“家规”、“家训”有哪些:_____ (只写序号)

①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和善心正,语言必谨,举动必端,处事必公。③女不属羊,男不属鸡④一言一行,常思有益于人,唯恐有损于人⑤不孝有三,无后为大⑥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身⑦手持正义,肩挑道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_____是最重要的精神内涵。

23、尽孝在当下。孝敬双亲长辈,关爱家人,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_______表达孝敬之心。

24、基础知识填空:

(1)_________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2)_________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

(3)_________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

(4)由_________、血缘关系或_________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称为家庭。

(5)生命的_________,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在生命的传承过程中,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

(6)伟大在于__________________

25、填空

(1)______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2)_______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3)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重要的精神内涵是_______

(4)______________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

(5) “唯诚唯信行世事,克俭克勤践家风”“天地万情和至贵,古今百善孝为先”这两幅对联承载的中华传统家风有______。(至少三个)

(6)小强今年13岁,他和爸爸、妈妈住在一起。小强家的家庭结构属于______

(7)家庭关系的确立有多种情形,随父或随母再婚是因_____关系而组成的家庭。

(8)“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______

(9)“安其学而亲其师”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_____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26、连线题

(1)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       A.美好情感

(2)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                                     B喜、怒、哀、惧

(3)人的基本情绪                                               C.学会合理的调节情绪。

(4)做情绪的主人                                               D. 情感

(5)表达着我们的愿望                                        E. 慎独

四、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27、“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这告诉我们,友谊以物质馈赠为前提。_____

五、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8、某中学生自小脾气暴躁,遇到稍不顺心的事,就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总要拿一个人或一件物品来出出气。他说:“我的情绪我做不了主,我的情绪不能控制。”

请你加以辨析。

29、看到下图,同学们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甲同学说:看来是情绪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乙同学说:应该是生活决定了我们的情绪!

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呢?

30、甲:父母抚养我是他们应尽的义务,不需要回报。

乙:在与父母的冲突中,要坚持自己的观点,不应该退让。

六、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材料一 进入中学,杨亮与小学的好同学、好朋友分开了,不免有些失落。杨亮比较内向,不善言辞,面对新同学、新老师,他不敢和他们主动打招呼。每当看到同学们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时候,他就感到特别孤独。

材料二 刘刚性格孤僻,不爱和别人交往,课间活动时,也总是一个人坐在位置上看书。在学习上,遇到难题不敢向老师请教,也不愿请同学帮助,学习越来越吃力,怎么努力成绩也上不去。后来,经过心理老师的辅导,刘刚明白必须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点,于是他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还积极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帮一、手拉手”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刘刚逐渐变得开朗了,爱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问题了,学习成绩也逐渐提高。

(1)材料一中的杨亮遇到了什么难题?

(2)结合材料二,说说我们为什么需要友谊?

32、[体悟中华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对我们今天做人、做事以深刻启迪。请写出下面古诗文对我们学习、做人做事的启示。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3)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33、(矛盾心理正确处理)

我不喜欢爸爸妈妈干涉我的事情。可是,当我遇到麻烦时,还是渴望他们“出现”!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这些心理矛盾,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对于青春期的心理矛盾,我们应该怎样处理?

34、   青春如朝阳,是人生最美好的阶段。但是步入青春期的我们也有很多烦恼。在某校七年级“悄悄话信箱"里,有一位同学这样诉说他的烦恼:“我现在有心事不愿意和爸妈说,也不喜欢爸爸妈妈干涉我的事情,可是有时候却渴望他们能够帮助我;在学校里,我不愿意和同学们交流,可我还是希望同学们能理解我”

他怎样才能消除这些烦恼呢?请你以朋友的身份给他提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吧。

3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图1中女生此刻的情绪会给她带来哪些危害?

(2)图2中的女生此刻表达情绪的方式合理吗?为什么?

(3)上述两位同学的行为对你处理情绪问题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