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撺掇(cuān) 眩晕(xuán) 急湍(tuān) 怒不可遏(è)
B.推搡(sǎnɡ) 雾霭(ǎi) 目睹(dǔ) 拾级而上(shí)
C.归宿(xiù) 驰骋(chěnɡ) 脑畔(pàn) 纷至沓来(tà)
D.寒噤(jìn) 蜷卧(quán) 俯瞰(kàn) 接踵而至(zhǒnɡ)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公交司机吴斌同志舍己救人的壮举,让获救的市民们耿耿于怀,终生难忘。
B. 沿着四公里的新月形海岸线,巴西空军表演队一马当先,驾驶着喷气式飞机进行了各种特技动作的展示。
C. 企业管理中的热点问题,通过授课老师现场释疑答惑,让参加培训的中高层企业管理人员茅塞顿开,深受启发。
D. 我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3、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佃农(diàn) 冗长(rǒng) 篡改(cuàn) 触目伤怀
B.栅栏(zhà) 婆娑(shā) 不逊(xùn) 和言悦色
C.濒临(bīn) 盎然(àng) 着眼(zháo) 诚皇诚恐
D.镌刻(jùn) 遒劲(jìn) 喧嚣(xiáo) 坦荡如砥
4、下列句子中语气最强烈的一项是( )
A.无论如何,我们会超过老一辈,创造出比老一辈更辉煌的业绩!
B.难道我们不如老一辈,创造不出比老一辈更辉煌的业绩吗?
C.我们创造的辉煌业绩将是老一辈无法比拟的。
D.我们无论如何要创造出不比老一辈逊色的更辉煌的业绩。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由“望”入诗:国都沦丧,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衰草遍地,林木苍苍。
B. 颈联中“抵万金”是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表现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人的强烈情感。
C. 尾联中刻画了一位忧愁万分,苍老颓唐的诗人形象,白发越来越少、越来越短,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上了。
D. 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这首诗是作者中年所写,充分体现了诗作“沉郁顿
【2】结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说说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6、经典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
(2)一封朝奏九重天,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有弟皆分散,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4)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5)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6)__________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优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7)临溪而渔,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8)____________________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
(9)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_____________。(艾青《我爱这土地》)
(10)_____________________,黄昏吹着风的软。(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7、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名著《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内容,完成对人物的形象速写与性格特征的概括。
①彭德怀 ②朱德
8、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背影(节选)
①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②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jí( )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③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④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⑤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1】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汉字。狼jí(________)
【2】说说选文第②—③段的作用。
【3】第④段中,两处“终于”不能删去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⑤段中,作者写了父亲送我上车时的一系列小事,比如照看行李、________、_________等。
【5】作者两次说自己太“聪明”,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6】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要紧,他们去不好!”这句话表明父亲对茶房的不喜欢。
B.写父亲“嘱咐”、“踌躇”等,表明父亲放心不下自己的儿子。
C.作者两次提到自己的年龄,是为了表明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
D.作者写“勾留南京”一笔带过,是为了表现家人们心情沮丧。
9、题二:
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历过这样的事:虽然尝试失败了,但积累了经验;虽然过程有波折,却终有收获;虽然只是配角,但也能光彩熠熠……有些事看起来不如所愿,但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成长的力量,这些都是值得的。
请以“值得”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③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④字数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