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律诗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如《野望》《黄鹤楼》《龟虽寿》《使至塞上》等。
B.《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集,我们学过的《藤野先生》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选自这部文集。
D.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其结构包括标题和正文,正文中的导语是消息的核心,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
2、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这些美味大餐中,我们将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体味人生的千姿百态。
②你将与安东尼奥交流,领悟戏剧中的人生,人生中的戏剧。
③你将与孔乙已对话,体味生命的本质,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④所以,爱语文,就是爱生活,爱人生!
⑤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是一道道视觉美味,也是一道道精神大餐。
⑥语文的学习,就是一段精彩的旅行。在旅行中,你将走进小说天地,登上戏剧舞台。
A. ⑤①④⑥②③ B. ⑥⑤①③②④ C. ⑥③②⑤①④ D. ⑤①⑥③②④
3、下列关于小说《骆驼祥子》中的六个情节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攒三年钱买车 ②被迫与虎妞结婚 ③被孙侦探敲诈 ④被拉去充军,车被抢 ⑤偷骆驼换35块大洋 ⑥卖车葬虎妞
A.①④⑤③②⑥
B.①②④③⑥⑤
C.①⑥③⑤②④
D.②③④⑤①⑥
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清明上河图》以移动的视点摄(niè)取对象。全图内容庞大,却长而不冗(chén),段落清晰,结构严谨。
B.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guà),深青布棉袍,蹒(pán)跚地走到铁道旁,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C.这副劳动者的忧郁面孔上笼罩着消沉的阴影,滞(zhì)留着愚钝(dùn)和压抑。
D.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qiáo)首而望、屏(bǐng)息敛声的一刹那。
5、阅读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对下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A. 首联中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第二句呼应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B. 颔联总写秋色,是动景、远景,颈联写牧人与猎马,是静景、近景。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动态与静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C. 颈联着力刻画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进一股跳动的情致和欣然的意趣。句中的几个动词“驱”、“返”、“带”、“归”,用得自然而精炼。这种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宁静。
D. 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借景抒情,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
6、古诗文名句填空
(1)淮南秋雨夜, 。
(2) ,不下旧帘遮。
(3)低头乍恐丹砂落, 。
(4)转觉鸬鹚毛色下, 。
(5) ,相伴过年华。
(6)临风一唳思何事, 。
(7) ,泥香带落花。
(8)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
(9)食不饱,力不足, 。
(10)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A】螳螂在摆出这种令人诧异的姿势之后,一动不动,眼睛死死盯住敌人,随时准备开战,投入激烈的战斗。螳螂的目光始终不离开蝗虫,哪怕蝗虫只是轻轻地、稍微移动一点位置,螳螂都会立刻转动一下它的头。螳螂的这种盯人战术目的很明显,就是让对方对它感到惧怕,并让这种恐惧深入到敌人的心灵深处,让这个不久以后就将成为俘lǔ( )的敌人不堪重负。螳螂虚张声势、假装凶猛,还有奇怪的架势,其实都是在用心理战术震慑敌人,真不愧是个心理专家。
【B】并非任何地方都能吃到沾糖的蝉肉。在北方,绿色蝈蝈儿很多,但那里找不到它们在这里喜欢吃的菜,因此它们一定还吃别的东西。
为了证实,我给它们吃毛黄鳃金龟,夏天的这种虫子好似春天的鳃金龟。对于鞘翅目昆虫,它们毫不犹豫地都接受,吃得只剩下鞘翅、头和足。我给它们吃漂亮而多肉的松树鳃角金龟,它们也一样喜欢,我第二天便看到这肥美的食物被这群肢解牲畜的好手,吃得肚子朝天了。
这些例子提供了许多资料,蝈蝈儿非常喜爱吃昆虫,尤其是没有过于坚硬的kuī( )甲保护的昆虫;它十分喜欢吃肉,但不像修女螳螂那样只吃肉。蝉的屠夫在吃肉饮血之后,也吃水果的甜浆,有时没有好吃的,它甚至还吃一点草。
【C】这只幼虫的体色比出洞初时的幼虫白多了,眼睛大大的,近乎白色,混浊不清,似乎看不见东西。在地下,视力有什么用呢?但出了地洞的若虫眼睛黑黑的,发着光,说明能看见东西。这只未来的蝉一出现在阳光下,就得找一根树枝悬挂起来,进行羽化,那时视力对它才有明显的用处。只要看看蝉在准备解脱期间视力的成熟过程,就可以知道幼虫不是仓促之间即兴挖掘上升地洞,而是劳动了很长时间。
此外,这只苍白的盲眼幼虫比老熟时体积要大很多。它浑身胀满了液体,就像得了水肿病。把它抓在手里,尾部还会渗出清澈的液体,把它全身弄得湿湿的。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诧( )异 俘lǔ( ) 震慑( ) kuī( )甲
【2】以上文段节选自科普作品《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国家)______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____________(名字)。
【3】“以人性观照虫性”是本书的艺术特色,请联系名著说说作者笔下的蝈蝈儿和蝉各有怎样的形象特点。
【4】你将带着《昆虫记》参加学校读书会举行“好书我推荐”活动。请用简明扼要的语言为这部书写一段推荐语。
8、
(1)石拱桥,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人神话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等。
(2)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发挥交通作用。
(3)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4)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5)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咪,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去,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1】 选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它的总特征又是什么?
【2】从上面的几段文字看,选文的说明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A.由本质到现象 B.由具体到概括 C.由一般到个别 D.由原因到结果
【3】第(2)段中写到“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形式”和“结构”的先后次序能否调换?说说你的理由。
【4】作者以准确而生动的语言解说事物特点,或运用比喻,或列举数字,或引用古籍,或举例说明等。分析下边的句子,指出它们各属于哪一说明方法?并分别指出他们的作用。
(1)全长五十点八二米,两端宽九点六米,中部略窄,宽九米。
(2)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5】第(4)段“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一句中“可算”一词的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9、按要求作文。
汪曾祺先生曾说过:“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虽然我们不能对生活有太高的期望,但是,平凡的生活中却充满了惊喜和细微的美好,因为心里有爱,懂得欣赏,生活也变得美好。
请以“平凡生活中的美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④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