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盘锦市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余人各复至其家(邀请)

B. 神情与苏、黄不属(不相类似)

C. 而从者,崔氏二小生(作为仆役)

D. 左右之(捞取)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建国七十年,我们深情缅怀革命先辈,他们开天辟地的恩情让我们铭记在心、耿耿于怀

B.聪明的济南人因地制宜,光随舟行,景随光至,让泉城夜色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

C.《水浒传》的情节抑扬顿挫,悬念迭生,捧书阅读,让人欲罢不能。

D.有人络绎不绝地说了许多空话,可是从来没有认真做过一件事。

3、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点、横、竖、撇、捺,一笔一画,这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方块字。一个个方块字多么神奇,每一个字都是中华文化的密码。如歌如画如符咒的汉字,把山川河流、日月星辰、天地万物囊括其间:一个“山”字,横竖之间耸立着山的巍峨与险峻;苍翠欲滴遮天蔽日,那是“森”字;携手并肩同心同德,那是“众”字……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几乎都隐藏在个个汉字之间。汉字不仅描绘了宇宙的辽阔,还揭示了生命的规律。让我们提起手中的笔,将博大深沉的中华文化,细细密密地织画在历史长河中。

(选自《笔尖上的中国》,有删改)

A.“这”是代词,“多么”是助词,“囊括”是动词。

B.“如歌如画”“山川河流”“同心同德”都是并列短语。

C.“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几乎都隐藏在个个汉字之间。”这个句子中“在个个汉字之间”是补语。

D.“汉字不仅描绘了宇宙的辽阔,还揭示了生命的规律。”这是表递进关系的复句。

4、下列古诗文的内容与右图句子内容相同的一项是(     

A.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B.司马光《孙权劝学》

C.《诗经·蒹葭》

D.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诗句“角声满天秋色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你已诵读过不少优秀古诗文,请将下面的诗文名句补充完整。(13分

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望江南》)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王维《使至塞上》中   与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中的    有异曲同工之妙。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激荡着保家卫国、建功立业强烈愿望的诗是:    

《陈涉世家》中,表现了陈胜表现陈胜远大志向的句子  

白居易《观刈麦》一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来突出劳动艰辛的句子是: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红星照耀中国》名著综合活动。

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我马上就知道了他就是A,那个“鼎鼎大名的”红军指挥员,他曾经是个教会学校的高材生。这时如何接待我的问题终于决定了。

……我一边和谈A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的人物。他个子清瘦,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寄予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缓慢,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

(1)A是___________(填写人名),在斯诺的眼中他是“狂热分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这里的“大迁移”指的是红军长征。

B.这是一部具有新闻报道性的作品,目的是宣传明确的稿件,作者采用采访,叙述,日记等多种形式,其作品的真实与及时是他畅销不衰的基本因素。

C.该书以作者1936年的陕北之行的经历为线索,切实报道共产党人的生活和精神。我们得以窥见红色中国的产生,发展,壮大的原因。

D.此书充满激情的政论,忠于客观事实,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威力。同时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乐观,自由,平等,和谐的“红色之邦”。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屋头青瓦是谁家

潘新日

①一场雨,让寄居在小城隐在淡淡的雨雾中,临窗而立,瓢泼的雨把楼下的青瓦洗得清亮,雨水顺着瓦楞流着,在檐下挂起了一条条银丝,清脆的雨滴声里,溅起了思乡的水花,朦胧里似曾看见了青瓦上的故乡。

②夏天的雨下得如此急,甚至楼下的阿婆来不及收院子里的衣服,我木然地看着阿婆迈着祖母一样蹒跚的脚步,在院子里奔忙,脚下踩着家乡一样的韵味。这个时候,我会庆幸自己住的楼下还有一片这样的风景,幽深的小巷里,几十排青砖黑瓦的老房子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弥漫着民国的韵致,祖先的味道。

③这样的天气里,我可以在雨中细细品味故乡的味道,精心聆听雨中的精彩。雨滴拍打着青瓦,犹如奏响了一曲美妙的轻音乐,雨声里有我梦里的家,有我青砖黑瓦的童年。我似乎看到瓦楞间的青苔和一棵棵直起腰身的野蒿,还有散落在小巷里的一朵朵红的、蓝的、七彩的伞花,一切都那么相似,一切都那么亲切。异乡里,古巷就是一条长长的藤,一头连着故乡,一头连着南方夜空中最广阔的宁静和最深沉的安详。

④真的没有想到在这样的闹市里还会有这样的一片天地,和家乡的情调如此相近,只是少了青山秀水。如此,那无边的乡愁也变得淡然了,虽然身处异乡,却因了这些故乡一样的青瓦而内心殷实,充盈着幸福和快乐,不管这家园是地理上的还是心理上的,我都很知足。

⑤在江南这一排排青瓦覆盖的老房子里,已经摈弃了民国所有的遗风,已找不到故乡古村落的封闭和凋残,它把古朴的身影遗落在繁华里,在城市的节奏里呼吸、生活,除了青瓦本身的年龄和记忆,所有的都融进城市的心跳里。

雨中的青瓦格外别致,这些城市里的隐士把青衫和旗袍压进箱底,让梅雨的叮咛慢慢发霉,长出许多思念来,一片青瓦,一块历史,一片浓得化不开的乡愁,在小巷里弥漫。我想起戴望舒,想起丁香一样的女孩,想起民国的油纸伞,但此时花开已没了旧人。

⑦不过,我还是喜欢家乡的青瓦房,没有拘束,可以自由地敞开胸怀,让细细的炊烟顺着风远行,流浪的身影里,有瘦弱的文人,有迁徙的商旅,有远嫁的红颜,在这样的青瓦泪里思念着,怀旧着,他们在青瓦覆盖的木格子窗棂边沉吟、思念,古诗词里的张继、李商隐带着古风,流下了思乡泪水。

⑧时常,我会把青瓦当做一部旧书,把它当成故乡老家的屋子,在亲切和畅想中阅读乡愁。我相信很多人都有心中的家园,任何一处青瓦覆盖的老房子都有家乡的味道,都能生出家的温馨,天南地北,青瓦就是流浪的历史,任何建筑都无法代替的历史,当然,加上木门边的蓑衣和斗笠、檐下的农具,堂屋里雕花桌案上的青花瓷坛,案头上的线装书,这些民间的朴实记忆沉淀了一个地方的丰厚底蕴,我喜欢。

青瓦也是历史中发黄的名片,它们静静地鱼鳞一样点缀在各个角落,有名的,没名的,都一样的厚重着,抵达游子的内心深处。如甪直、周庄、鲁镇、凤凰、木渎、同里、乌镇、西塘、宏村、大理、婺源,院落有乔家大院、李家大院、刘家大院,大的有古城的城楼,小的有不同时代的县衙,文人雅士里有丰子恺的缘缘堂;有戏院、有宗祠、有寺庙。总之,那些与青瓦有关的建筑细节,花窗、飞檐、雕梁和隔扇,早已脱离了一般意义上的建筑点缀,成了一种文化抑或精神上的指向,指向古典,指向旧梦,幻化出生活的七彩来。

⑩青瓦上的故乡是遥远的乡愁、是故乡的低语、是亲人的倾诉,是童年的遥想、是民间的歌谣,是农历里的季节,是婉转的鸟鸣,是唐代李义山缠绵的“巴山夜雨”,是宋朝柳三变萧瑟的“秋风斜雨”,是陆放翁清新的“杏花小雨”,古人如此,今人也如此。雨声里,我把目光久久地定格在凝重的青瓦之上,看着它们在故乡的思绪里静静地被雨声浸润。

⑪雨声敲打着青瓦上的思乡曲,茫茫雨色里,市声繁华,又有谁能掩掉喧嚣的尘世,看到青瓦上的故乡呢?纵使青瓦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而那记载着前世风雨的故乡依然清晰,是我们永远的家。

⑫屋头青瓦是谁家?无论在哪里,我敢说,青瓦上的故乡是民国留存的旧照片,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是最软的乡情,是最硬的风骨。

1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异乡的情调与家乡的情调如此相似?

2结合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还是“喜欢家乡的青瓦房”。

3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雨中的青瓦格外别致,这些城市里的隐士把青衫和旗袍压进箱底,让梅雨的叮咛慢慢发霉,长出许多思念来,一片青瓦,一块历史,一片浓得化不开的乡愁,在小巷里弥漫。(这句话中的“青衫和旗袍”指的是什么?)

(2)青瓦也是历史中发黄的名片,它们静静地鱼鳞一样点缀在各个角落,有名的,没名的,都一样的厚重着,抵达游子的内心深处。(赏析句子)

4“青瓦”在文中有着丰富的内涵,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20年即将画上句点,这一年中有过一幕幕温暖和柔情,一场场艰辛和不甘,是别人的生活,也是自己的生活。无论境遇如何,在我们的身边,在看不到的角落里,幸福美好一直都发生着,它并不都是轰轰烈烈、激荡人心的,更多的时候,它可能显得细碎微小,难以察觉。有时,在你看来幸福的事情,可能在别人那里会显得平平常常。

请以《属于我的小幸福》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性文章,不少于600字。

要求:①以记叙描写为主,兼用其他表达方式;②内容充实,表达真情实感,行文流畅;③书写要清楚工整;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