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否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我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
B.我市区高架地面系统BRT环线全部建成通车后,不仅会更好地提升城市功能,而且能更好地方便市民出行。
C.在“汉语盘点2021”揭晓仪式中,“治”“建党百年”“疫”“元宇宙”分别当选年度国内字、国内词、国际字、国际词。
D.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凯旋回归,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飞行任务取得圆满。
2、下列选项中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鲁迅,原名周树人,他所写的《藤野先生》节选自《呐喊》。
B. 《一着惊海天》这篇课文用细腻的笔触记述了辽宁舰歼-15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向读者展示了中国人民军队在创新中不怕牺牲,勇于探索的精神。
C. 《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斯蒂芬•茨威格写的。
D. 《黄鹤楼》这首诗既抒发了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又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喜欢用__________的传言来炫耀自己“消息灵通”,以引起大众__________,甚至发展到自编谣言的__________的地步。对于我们来说,对这些__________的做法要拥有自己的判断力。
A.耸人听闻 关心 不可救药 荒诞
B.耸人听闻 关注 不可理喻 荒诞
C.骇人听闻 关注 不可理喻 荒唐
D.骇人听闻 关心 不可救药 荒唐
4、下列情境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王明准备把用过的塑料袋扔到可回收垃圾箱里,王强及时阻止了他的行为,把塑料袋扔进了不可回收垃圾箱。
A.王明:“你真可笑,最后都是一辆车拉走,我分得不对又怎么了!”
B.王强:“王明,我们分好类,可以方便捡废品的人捡拾,也有利于资源再利用。”
C.同学:“真是多管闲事,就显得自己懂得多,比别人能干。”
D.保洁员:“难得有个懂事的,一个个整天乱扔垃圾,书都白念了。”
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大林寺①桃花
唐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②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注释】①这首诗作于元和十二年四月,白居易时被贬任江州司马。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②芳菲:盛开的花,泛指花。
【1】请指出“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诗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并就其表达效果作简要赏析。
【2】请简要分析诗人登山前后心情所发生的变化。
6、按原文默写
①将所要求默写的内容用正楷字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
坐观垂钓者,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诗经·周南》)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露为霜。(《诗经·秦风》)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⑤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⑦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⑨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⑩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礼记·大道之行也》)
7、保尔的四次死里逃生绝非偶然,更非运气而靠得的是惊人的毅力和意志。请在另外两次死里逃生的经历中任选一次,简要概述故事情节。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江南的春天
陈荣力
①持续的阴雨,让江南的春天有点姗姗来迟。
②其实,人们对每个春天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记得第一次强烈感到春天扑面而来的,是四十余年前的那个三月。那时我正在浙东杭州湾畔的一个乡村供销站上班,来回途中要穿过一个村庄和一大片江南的田野。村庄有粉墙瓦舍、修竹桃杏,有短巷石径、小院篱笆;田野有河流蜿蜒、田塍阡陌,有青山远隐、岸柳斜逸。许是囿于上下班的匆忙,往日,对江南乡村的这般景致我多是熟视无睹。而那天早上当我一踏上穿越田野的土路时,一阵近乎沸腾的蛙鸣声如波涛一般向我卷来。咯咯咯,咕咕咕,咯咯咕,咯咕咯咕……正是仲春稻秧鹅黄半绿的时机,那暴雨骤落、万锅齐沸的蛙鸣,几乎来自每一寸水田、每一截沟渠、每一滩泥洼、甚至每一缕目光和呼吸。清晨的阳光照在秧苗上,连着那铺天盖地的蛙鸣,整个田野都恍如一层嫩绿的薄毯绒绒起伏、软软沉浮。
③春天第一次在我十八岁的生命里烙下华美的印记,定格成湿漉漉的底片。而那铺天盖地的蛙鸣声,如春天的歌唱和宣言,是如此的鲜亮、如此的蓬勃、如此的溢满生机和活力。声音——春天的声音,也成为我真切认知春天的第一个关键词。
④又一次为春天所感动和震撼的是几年后的一个下午,我骑车到一个海涂农场送货。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起,经过二十多年肩挑车推,那时我老家的杭州湾畔已围起了近三十万亩的涂地。以老浙东海塘为界,塘外那三十来万亩的涂地,春种油菜,秋收棉花,堪称浙东的“北大仓”。
⑤那天当我吃力地将车蹬上海塘,歇息时不经意抬起头,刹那间,我被深深地震慑和惊呆了。那是一幅怎样宏伟、浩大、摄人心魄的巨卷啊!但见海塘外几万亩的油菜花如金黄的海洋向天的尽头无穷连绵,没有树木,没有建筑,甚至看不见一只飞鸟。田畴之上、天地之间,有的只这一片广袤得连天接云、浓烈得让人窒息的金黄。风从海边吹过来,天际尽头一缕金黄缓缓起伏、慢慢滚动。那金黄的起伏滚动愈来愈大、愈来愈浓,很快凝成道、连成块、涌成云,转眼间那金黄就卷成金色的波涛、掀起金色的骇浪了……
⑥都说江南的春天多是小家碧玉的纤丽和精致,倘若你也看到过江南的田野上几万亩油菜花连天接云、大气怒放的春天,那么我相信你肯定会为这种说法感到羞愧的。
⑦色彩作为我感知江南春天的第二个关键词,让我对江南春天的瑰丽和雄奇,有了身心俱澄的崇仰和膜拜。它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华丽、完美的春天,从来不是自然界单方面的杰作。气象、物候的驱使加上人类的劳作,两者的和谐、互动、美美与共,才构筑成春天瑰丽雄奇的画图,而且永葆天人合一的生机和蓬勃。
⑧春天是缤纷烂漫的代名词。然而这缤纷烂漫,又何止是自然界万紫千红、美不胜收的春天的摄录和写真?
⑨三年前,映山红开满山岗的季节,我到浙东四明山区的一所小学看望“结对帮扶”几年的一位女孩。那位女孩特别的内向和不善言辞。那天当我与女孩的老师交谈后正要与女孩告别时,刚才还站在身边的女孩忽然不见了。老师让同学寻找未果,我只得向老师告别怏怏离开。不料我刚走到校门口,女孩气喘吁吁地从后面追了上来。她一边叫着“叔叔”,一边递上一捧开得正旺的映山红。她低着头,满脸通红,就像做了一件错事。刹那间,我的眼眶有点潮湿。一路上我特别小心地捧着那捧映山红,因为我知道我捧着的其实就是一个春天。
⑩此刻,久违的太阳正洒下一地金光,窗外的玉兰和箭竹上,小鸟在快乐地啁啾,紫薇已绽起了浅浅的嫩芽。虽然持续阴雨让江南的春天有点姗姗来迟,但我已看见江南的春天了,而且我认为它是最美的!
(摘编自2019年3月27日《人民日报》)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我”对江南春天的感受为行文线索,脉络清晰。
B.第②段主要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写出“我”对江南春天的感知。
C.“我”认同江南的春天多是小家碧玉的纤丽和精致的说法。
D.第⑨段中女孩送“我”映山红,让“我”内心感到无比温暖。
【2】第②段中为什么要写往日“我”对江南乡村的景致熟视无睹?请简要分析。
【3】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1)而那天早上当我一踏上穿越田野的土路时,一阵近乎沸腾的蛙鸣声如波涛一般向我卷来。(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2)田畴之上、天地之间,有的只这一片广袤得连天接云、浓烈得让人窒息的金黄。(赏析加点词语)
【4】文章最后一段划线句子,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5】“我”认为江南的春天是最美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章从哪三个层面来写江南春天之美。
9、作文
“如果你渴求一滴水, 我愿意倾其一片海; 如果你要摘一片红叶, 我给你整个枫林和云彩; 如果你要一个微笑, 我敞开火热的胸怀; 如果你需要有人同行, 我陪你走到未来。春暖花开,这是我的世界,每次怒放,都是心中喷发的爱……”2013年春晚,那英一曲《春暖花开》温暖了亿万观众的心。
请以“那一刻,春暖花开”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写出真情实感,自定立意,写一篇记叙文。2、不少于600字。3、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4、书写工整,否则将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