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个人的长相不一样、性格不一样、指纹不一样、能力不一样、人生道路不一样……这表明( )
A.人的生命是不可预测的
B.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
C.人类与动物是有区别的
D.人们所处的生存环境是不一样的
2、13岁的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7岁的毛泽东学不成名誓不还;25岁的鲁迅弃医从文,用笔启智报国。这些故事告诉我们( )
A.与中国梦相连的少年梦想一定能实现
B.年少要学习立大志,坚持梦想就能成真
C.少年的梦想要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
D.个人梦想一旦确立,就不应发生改变
3、家和万事兴。下列七年级学生的做法有利于让家庭更和睦的是( )
①小宁跟妈妈学做饭,主动打扫卫生②小宇不听父母劝阻仍然熬夜玩手机
③小齐常常同父母一起看望爷爷奶奶④小凡与父母发生冲突并且顶撞父母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被誉为京剧“四大花旦”的梅兰芳、荀慧生、程现秋、尚小云,在台上他们的艺术竞争促进了我国京剧艺术的“百花齐放”,在台下他们又是无话不谈的挚友,这启示我们( )
A.竞争有益于进步,所以我们只和竞争对手做朋友
B.友谊和竞争可以同时存在,没有竞争就没有友谊
C.竞争和友谊相互促进,但是竞争必然会增进友谊
D.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
5、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小伟常常半夜起来看比赛,然后在网上跟球友一起聊天,早上再匆匆忙忙赶到学校。一天,上体育课跑步时,小伟突然栽倒在地,经医院抢救才转危为安。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小伟没有做到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②小伟应该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③我们要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④熬夜看比赛是满足精神需求的一种方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你的梦想有多雄奇,中国就有多美丽。”人民日报的这句摘录启示我们( )
A.少年的梦想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B.梦想以实现个人利益为目标
C.青年要积极编织人生梦想
D.有梦想,人生就一定很出彩
7、有人说:学习如同一杯浓浓的咖啡,品尝一口,满是苦涩,但细细回味时,苦中带甜,涩中有香。这句话启迪我们( )
A.学习中没有任何乐趣
B.学习会影响心情
C.学习的痛苦大于快乐
D.学习中有苦也有乐
8、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进一步向老年人群渗透,越来越多的“银发族”触网后深陷其中,他们依赖手机社交软件与外界互动,与邻居、朋友的现实交往越来越少,健康状况与日俱下,面对互联网世界“沉醉不知归路”。这表明( )
①网络交往好处很多,可以代替现实交往
②虚拟的网络交往可能影响现实世界的交往
③老年人过度依赖手机易在网络世界中迷失自我
④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9、朋友的影响力是很大的,以下朋友间的影响正确的是( )
①好友乐观开朗的性格让小强也变得豁达
②小夏在小冬的影响下,变得富有爱心
③小光在朋友的带动下,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④小辉在好友的介绍下,结识了一些不良青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近年来,大运河沿线省市在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等方面开展合作,坚持“还河于民”,推动大运河文化融入生活。据此,2023 年 11 月 13 日,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暨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在京举办。 活动以“ ”为主题。( )
A.传承运河文化,赋能美好生活
B.弘扬运河文化,推动运河经济
C.推动城际交流,服务运河城市
D.加强友好交流,保护运河生态
11、站在中学大门前,浩浩心情万分激动。在这里,他将与新的伙伴一起经历新的成长、新的发展,使自己获得人生发展的新阶段。这里的“新阶段”意味着( )
①新校园、新班级、新环境②老师、新同学、新知识
③不断体验新生活、展示新的自我形象④比小学阶段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春运”一词最早出现于1980年的《人民日报》中,四十多年过去了,春运大军从刚开始的1亿人次,增长到了14.8亿人次。“不管怎样,一定要回家过年”的原因是( )
①在中国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 ②因为家中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③与家人团聚是我们释放压力的唯一方式 ④家是温暖、甜蜜、轻松的避风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初中生活,像一瓶陈醋,尝起来酸酸的;初中生活,像一罐蜂蜜,品起来甜甜的;初中生活,像一碗中药,喝起来苦苦的;初中生活,像一串辣椒,吃起来辣辣的。面对五味杂陈的初中生活,我们要( )
①坦然面对各种挑战,积极上进,不断超越自我②珍惜当下,把握机遇,为美好明天努力
③严格要求自己,务必做到十全十美④矢志奋斗,奏响青春之歌,夯实人生基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应该是( )
A.他人的命令
B.内心的自愿选择
C.迫不得己的选择
D.道德和法律的强迫
15、2023年12月无情的自然灾害——地震再一次降临在我国甘肃省,给当地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这让我们对地震发生时的自救自护有很多思考。你认为地震时正确的自救措施是( )
A.跑进建筑物中躲避
B.乘坐电梯下楼,以便能迅速撤到开阔地带
C.蹲在坚固的桌子下面,保护好头部
D.身处高楼,可蹲到外墙窗户旁躲避,找机会跳楼逃生
16、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打动了诸葛亮,开启了两人建立生死之交的起点。这一典故体现了建立友谊需要( )
A.开放自己
B.持续行动
C.投其所好
D.放弃自我
17、盲人女孩吴幽在参加《中国诗词大会》时,用温柔却有力的语调说出她的信念:“不管有没有人欣赏,有没有人看我,我都要开花。”这告诉我们( )
A.勇于接受自己的不足就一定能得到认可
B.要隐藏自己的缺点
C.接纳自己,就要忽视他人的看法和评价
D.要学会接纳自己、欣赏自己
18、钟南山院士在接受访问时分享过一些学习心得,他认为:第一,学好基本功;第二,学会多问几个为什么。这启示我们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要( )
①花时间死记硬背 ②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③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④重视基础知识并保持好奇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9、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的天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 )
A.不与父母发生冲突,父母让怎么做就怎么做
B.在学校犯了错误不跟父母说,以免他们担心
C.一切听从父母的意见,顺从父母的安排
D.经常与父母沟通,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20、与同学相处过程中,下列选项可以使自己友爱合群的方式是( )
A.封闭自己的感情
B.保守朋友的私人秘密
C.交流时注意力不集中,要心不在焉
D.发生矛盾时互相不让,等对方先认错
21、在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学习过程中,小明同学读到“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他组织了关于青春的学习小组讨论,有的同学认为青春要“行己有耻”,违反道德和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要树立____意识,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坚决不能____(请举例回答);有的同学认为青春要“止于至善”,要向榜样学习,启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____的力量。
22、基础知识检测
(1)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为我们的一生奠定___________
(2)网上交往的特点___________、平等、___________等。
(3)教师是一个___________,是人类文明的主要___________之一。
(4)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___________,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5)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___。
23、我们想与他人交往,渴望与同伴建立深厚的友谊,________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
24、认识目己的途径有哪些?这对正确认识目已有什么意义?
途径 | 意义 |
_____评价 | ①能帮助我们接受自己,对自己抱有正确的态度,不骄傲也不自卑。②能帮助我们__________自己的行为 |
______评价 | ①_________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 ②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认识 |
25、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还包括各种_____________的培养。
26、(1)国家权力机关 A.各级监察委员会
(2)国家行政机关 B.人民检察院
(3)国家监察机关 C.人民法院
(4)国家审判机关 D.各级人民政府
(5)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E.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7、学习是一件苦差事,没有快乐可言。( )
28、【激荡青春活力 汇聚青春力量】
青春是自信培育出的勇敢,青春是蜕变焕发出的光芒,青春是坚持凝结成的信仰。青春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不断地去体验。习近平总书记在《从政杂谈》中说道:“纵观人类历史,凡有成就者,必有高风亮节,”“高尚的气节是每一个领导者应有的品质。没有气节,就没有了脊梁骨。”这种气节正是要从“行己有耻”做起,做好修身的根本工作。青春,我们在路上。
据此,有人认为,只要我们有羞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就能做到行己有耻了。请你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29、习近平主席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广大青年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注重在实践中加强磨炼、增长本领。”
甲同学说:学习辛苦惹人恼,方法科学能学好。
乙同学说:学生学习很重要,培养兴趣是正道。
结合材料,辨析两位同学的观点。
30、(行为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青少年驾驶电动车必须年满16周岁,可学校里很多初一的同学却依然骑着电动车上学。有同学认为,只要不被交警抓住就行。
请你对这些同学的言行进行评析。
31、2011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自己的母校江苏泰州市大浦中心小学百年华诞之际发去贺信,总书记在信中说:“希望同学们珍惜宝贵时光,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学好文化知识,陶冶道德情操,养成良好习惯,锻炼强健身体。”
(1)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对我们走向成功有什么意义?
(2)如何才能让自己远大的志向成为现实?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列是关于友谊的认识:
材料一:“友谊是一种相互吸引的感情,因此它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罗兰
(1)结合材料一说说友谊的特质是什么?
材料二:观察漫画《砌墙》,人们觉得很孤独,因为他们总在不断地砌墙,而不是搭桥。
(2)结合材料二谈谈在与他人相处中,如何搭好“友谊桥”?
33、 近年来,朱婷带领中国女排连续获得奥运会、世界杯等大赛冠军,她自己也屡获MVP殊荣。接受采访时,朱婷多次强调是自己幸运遇到中国排球队,是中国排球队这个集体培养了自己。
中国女排团队是当之无愧的美好集体,你认为美好集体的特征有哪些?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上中学了,我们长大了,对老师的要求也不同了,我们都希望与老师沟:通,增进与老师的感情,希望能和老师成为朋友,互相尊重,互相学习。
(1)这反映了什么样的师生关系?
(2)你心目中的这种师生关系是怎么样的?
35、【青春时光】
小秦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成长小课堂”主题活动,下面是活动的几个板块,请你和小秦一起完成下面任务。
【见贤思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七一勋章”获得者都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是立足本职、默默奉献的平凡英雄。新时代要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刻苦学习,树立理想,砥砺品格,增长本领,努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看到上述材料,小秦同学认为成长需要不断向榜样学习。你如何理解这一观点?
【筑梦青春】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通过考察、讲话、回信等方式,激励青年人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
(2)实现习总书记的殷切希望,争做新时代担当有为的青年人,这需要我们培养哪些品质?
【寄语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3)请你补充规划书中空白处的内容。开启新的征程,请为自己写一份规划书。
规划书 2022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要拥护党的领导,听党话,跟党走,担当时代使命,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青年。为此,接下来的初中生活,我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学习方面: ; 生活方面: ; 与人交往方面: 。 XXX 2022年7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