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乙】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①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②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③,双照④泪痕干。 |
【注】①闺中:指作者的妻子。②清辉:月光。③虚幌:薄到透明的帘帷。④双照:共照两人。
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抵万金”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诗人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
B.【甲】诗尾联写诗人由于思念亲人,忧愁渐深、头发愈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上。
C.【乙】诗全诗均用虚写,借助想象,抒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实际写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D.两诗都能体现杜诗“写实”的风格,《春望》“事实”,《月夜》“情实”,都带着时代的烙印。
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溃退(kuì) 督战(dū) 要塞(sài) 锐不可当(dāng)
B. 颁发(bān) 遗嘱(zhǔ) 仲裁(zhōng) 屏息敛声(bǐng)
C. 浩瀚(hàn) 紧绷(bēng) 娴熟(xián) 一丝不苟(gǒu)
D. 绯红(fēi) 宛如(wǎn) 匿名(nì) 深恶痛绝(wù)
3、《〈说文解字〉第一》中指出汉字的构造可以简括为“六书”,其中象形是造字法之一,对照下面图片中的古文字,依次对应现代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
A.日 羊 火 石
B.月 牛 水 石
C.日 牛 火 土
D.月 羊 水 土
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面对这样的禁酒宣传标语,一些司机不以为然,等出了交通事故才后悔不已。
B.近日,游客在埃及神庙刻“到此一游”的事件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人们对这种不文明的行为深恶痛疾。
C.写文章要简洁,不可啰啰嗦嗦,拖泥带水。
D.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5、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画线的句子。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6、默写
(1)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2)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3)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苏轼《浣溪沙》)
(4) ,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5) ,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6)《登岳阳楼(其一)》中,诗人顾影自怜,抒写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慨的诗句是: , 。
7、名著阅读。
(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_》,作者是(______)国家(___________),题目中“红星”象征着______________。
(2)这篇著作中红军给战士规定了三条简明的纪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8、
攀在树梢上的童年
方华
①小小的身子在高高的枝叶间,随着风的舞动而弹跳,当细长的树枝快要承受不住一个儿童的重量时,我终于在小伙伴们的一片惊呼声中,得意地取下那只筑在树梢头上的鸟窝。
②“这伢子很皮。”这是大人们在得知我的一次次树上历险后,给我的童年下的一个评语。可他们不知道,房前屋后、村里庄外、田间坡头,那一棵棵或高大、或粗壮、或繁茂、或遒劲的身姿,给了我多少童年的欢乐!
③我想,有多少种树生长在我的童年里,我的童年就该有多少快乐吧。
④春天来了,椿树发芽。在大人手中的竹竿够不到的时候,就轮到我了。一溜烟,就窜上了树的半腰。因椿树的枝丫是脆的,我站在粗壮点的枝杈间,得意地接过递上来的竹棍,一茎茎散发着浓浓香馨的香椿头就落在春天的怀抱里。
⑤当槐花把一座座村庄笼罩在它纯净的香气里时,透过垂悬的一串串洁白花瓣,中午静静的阳光总可照见我及小伙伴们攀在树头上的身影。芬芳的四月被一篮篮地拎回家,看母亲把它揉进面粉里,包成几个玲珑剔透润玉般的水饺。
⑥我的童年时代,没有肯德基、麦当劳,没有超市里的各色零食与水果。馋了,自己朝大自然要。春摘野桃,夏打酸枣,秋偷青柿,冬掏鸟蛋,不会爬树,那你就只好在树下流口水吧。
⑦一次,铁蛋的爸从县城回来后,铁蛋就炫耀地手托着一块焦酥透黄的糕片来到一群伢子中间。每个小喉嗓都在动,偷偷地咽着口水。受不了的,就向铁蛋求讨:“给一点点,一点点可以吗?”谁知铁蛋一指村口那棵大三角枫树梢上的鸟窝:“哪个有本事把那个鸟窝给我,我就给他半块。”天呀,半块啊!小伙伴们虽心中跃跃欲试,但都望而却步。因为那只鸟窝实在是太高了。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⑧我也在树上吃过不少苦头。比如摘桑果时被一种叫“羊辣子”的毛虫辣了,采棉花时被尖刺扎进了肌肤,打栗子时被黄蜂将额头蜇出一个大包……但仍乐此不疲地将小小的童年悬挂在乡村的树梢上。
⑨还有,记得刚上学时,校园边有一棵我双手抱不过来的梧桐树,在房檐高的地方开始分叉,分叉处像一张天然的躺椅。我几乎每天都早早来到学校,爬到“躺椅”上舒舒服服地靠着,或翻看小人书,或闭着眼打瞌睡,听鸟鸣啾啾,感觉绿莹莹的阳光在眼皮上跳动。那天尿急,又不愿从树上下来,就地解决,恰被几个同学看见了,大喊着“流氓”报告了老师。这件丑事让我好长一段日子在班上抬不起头来。
⑩没人理我的日子,一个人也能在树上寻找乐趣。拿出父亲打水的井绳、母亲洗衣的捶棒,拴吊在树丫上荡秋千;或爬到山坡上的那棵大树上,鸟瞰村庄或校园里小伙伴们的身影;或将一只只蝉捉入书包里,“知了知了”地博取同学的欢心……
⑾想起那首叫《童年》的歌曲:“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⑿歌声里,童年是随着那只蝴蝶越飞越远了,我心里不禁有一丝忧伤。只是不知,故乡里那一棵棵给我欢乐的身姿是否依然健壮葱茏,那上面,是否还攀附着一个个小小快乐的童年?
【1】文章前七段围绕“童年”写了哪两件让“我”得意的事?
【2】赏析文中两处画线句,按括号内的要求答题。
(1)芬芳的四月被一篮篮地拎回家,看母亲把它揉进面粉里,包成几个玲珑剔透润玉般的水饺。(结合语境,品味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内涵。)
(2)听鸟鸣啾啾,感觉绿莹莹的阳光在眼皮上跳动。(“鸟鸣啾啾”和“绿莹莹”分别有何表达效果?)
【3】文章第八段为什么要写“在树上吃的苦头”?
【4】文题“攀在树梢上的童年”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
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战胜怯懦,展现风采;竭尽全力,超越强敌;发挥潜力,解决难题……面对挑战,只有积极进取,才有可能超越自我,拔节成长。
请以“挑战”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