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双鸭山市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林寒肃(jiàn) 重岩叠(zhàng) 夕日欲(tuí) 沉鳞竞(yuè)

B.互相轩(miǎo) 鸢飞天(lì) 其奇者(yù) 沿阻绝(sù)

C.略无处(quē) 素绿潭(tuān) 欲界仙(dū) 引凄异(zhǔ)

D.晓雾将(xiē) 千不穷(zhuǎn) 谷忘反(kuī) 横上蔽(kē)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到春秋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B.演讲的种类很多,但大都要有鲜明的观点、明确的态度、清晰的思路、充实的内容。

C.明代魏学洢的《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写的《虞初新志》,核舟上所刻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出自《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出自《后赤壁赋》。

D.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在《恐龙无处不有》《被压扁的沙子》两文中都谈到了恐龙灭绝,选用的材料不同,但所说明的主要问题相同。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同学们要厉行节约,杜绝不浪费水电等不良行为。

B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 

C我区有关部门开展了以拒绝冷漠,唤醒真爱为主题的交通安全主题宣传教育。

D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体现。

 

4、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B.垃圾广告、恶意插件、暴力游戏和八卦新闻等充斥着互联网,令网民不厌其烦

C.在这场演讲比赛中,有一位选手引经据典,口若悬河,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古诗词阅读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这首诗的体裁是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一个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分析不恰当的—项是(     

A.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两个“空”字分别突出空间的虚无和时间的邈远。

B.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地之间阳光朗照,远远望去,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

C.尾联借景抒情,以夕阳西下江面烟波浩渺之景,寄寓诗人远离故土、羁旅他乡的凄苦思乡之情,而自问自答的方式更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孤独空寂之情。

D.全诗视野开阔,写景自然,抒情真挚,为咏黄鹤楼诗作之绝唱,历来为人传诵。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辰辰想在金陵折扇上题写诗句,你来帮忙补充完整。

(1)【隐逸之美】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2)【思亲之美】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3)【色彩之美】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4)【伤感之美】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

(5)【想象之美】___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 )《渔家傲》)

(6)【人格之美】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7)【自然之美】运用比喻手法,描写西北边塞绮丽雪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选出下列描述和人物不相对应的一项(   )

A.材料一:

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传说他能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一个苏区。他的口才很好,说起话来能够“叫死人活过来打仗”。据说在去西北的长征路上,其红二方面军许多部下宁可与他一起在路上死去,也不愿意离去。(人物:贺龙)

B.材料二:

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很使我喜欢,这是中国人中不可多得的品质。他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善于驰骋,又能吃苦耐劳,是个很活泼的人。(人物:彭德怀)

C.材料三:

他部下的军队在西藏的冰天雪地中,经受了整整一个严冬的围困和艰难,除了牦牛肉以外没有别的吃,而仍能保持万众一心,这必须归因于纯属领导人物的罕见人品。(人物:朱德)

D.材料四:

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人物:毛泽东)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目送》(龙应台)一文,完成小题。

①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②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彩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③十六岁,他到美国作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④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⑤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⑥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⑦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⑧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⑨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⑩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⑾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1文章写了“我”目送儿子的哪三个场景?

2简要分析第②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3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③段划线句。

4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标题“目送”的含义。

5读完此文,你最大的启发是什么?请结合你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的看法。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请以《你的光照亮了我的世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