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葫芦岛市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灭(qiān 像(xiāo 然失色(àn

B.   然(qiāo 屏息声(niǎn

C.zào mèi   法家士(

D.yíng   有成效(zhuó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shài)   (zào) 藏(chǔ) (jué)

B. (suì) (tā)   土(nián)   (yù)

C. 弱(qiān)   (yōng)   那(shā) (huái)

D. (zhǎi)   (jì)   (mì)   (xiāo)

 

3、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记”是古代的文体。“记”只叙事不发表议论,如陶渊明《桃花源记》和柳宗元《小石潭记》。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C.演讲的语言应该通俗易懂,明白晓畅,要把正规严肃的书面语言转化成为易听易懂的口语。

D.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网上“晒旅游”本身是积极向上的,但要有度,不要有攀比或骄傲。

B. 为了在全社会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文明风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开展了“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评选活动。

C. 今年春季的降雨量与往年相比减少了一倍多,抗旱保苗成为农业生产的当务之急。

D. 据调查,有高达78%的用户在“阿里腾讯要开银行,你会不会去存钱”的问题上给予了明确的答案,这表明试点民营银行有着广泛的认可度。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下面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扣题,以神话传说落笔,遥想“昔人”乘鹤而去的情景,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大大丰富了诗歌的内容。

B.前两联三见“黄鹤”,二见“去”“空”,回环咏叹,虚中有实,抚今追昔,抒发了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

C.领联两句对仗工整,诗人各用了一个叠词,造成意念上的连接呼应,声调铿锵,音韵清朗,富于音乐美,声情和谐。

D.全诗描写了诗人登黄鹤楼时的所见所感,以宏丽之景呈现出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境界阔大,色彩明艳,如在目前。

【2】《黄鹤楼》一诗是怎样将神话传说与眼前景物融为一体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根据课文默写

  ,相伴过年华。(葛天民《迎燕》)

风一唳思何事?   。(白居易《池鹤》)

  ,然后有千里马。(韩愈《马说》)

故园渺何处? ,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范仲淹《渔家傲》)

⑦“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这句诗选自《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作者是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

⑴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

A .八一三事变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⑵《红星照耀中国》这部名著实际写了哪两个层面的事实?

⑶阅读下列材料: 

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到了一九二○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我被派到上海去帮助组织反对赵恒惕的运动。那年(一九二二年)冬天,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我本想参加,可是结果没有能出席。我回到湖南,大力推动工会的工作。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①文中的“我”是谁?

②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他心中,建立起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三本书是哪三本?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

[甲文]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叫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姿万状,惟妙惟肖。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历来为人们所称赞。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乙文]我们吸收前人的经验,卧床假寐,静待五更。当表针一指到四点的时候,我们就赶紧起床。走出门外,当真听见了此落彼起的报晓鸡鸣。晨寒凛冽,我们踏着如霜似雪的月光走上了卢沟桥。这时,接近圆满的晓月转到了西天,正悬挂在迎面的卢师山上。抬头望月,看得出这时得月与桥的距离是最近的,晓月的光度比初升和正处中天时,却亮得多。再是这时的晓月是在桥的北侧,永定河的上游,月光顺流而下,视野也显得最为深远。我们在桥上有意地测试了一下晓月的亮度。凭借着月光,不仅看得清碑亭上乾隆书写的卢沟晓月四个大字,也依稀地辨认出了在桥西亭上乾隆书写的察永定河的一首五言律诗。桥下的永定河,在晓月的映照下,波光粼粼,细流淙淙。这时,看到披着晓月银光的卢沟桥,以至每个玉石栏、柱、栏板,以及485个大小石狮,我们不仅想起马可·波罗的描述:这是一座无可比拟的世界上最美的桥。

【1】下面句子中加横线词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

桥宽8米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

A.表示估计 表示程度  B.表示限制 表示程度

C.表示程度 表示限制  D.表示限制 表示估计

【2】甲文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分析其作用

【3】甲文通过说明性的文字介绍了卢沟桥的 ,又通过描写性的文字向人们展示了卢沟桥形式优美。乙文记叙了夜宿卢沟桥   的经过,向人们展示了世界上最美的桥——卢沟桥。

【4】甲乙两文都引用了马可·波罗评价卢沟桥的话,写作目的有何不同?

【5】根据乙文画横线句子的内容,概括卢沟晓月的特点。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题目: 做人要_______   

要求:①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和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