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看到,在无情的火灾、肆虐的洪水、迭出的疾病面前,人们的许多无奈;同时,我们也能看到,在这些灾害背后,人们能够更加坚强地活着。由此可见( )
A.生命是脆弱的,也是坚强的
B.人类生命无法和自然灾害抗衡
C.人不能把握自己的生命
D.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生动和精彩
2、以下是小薇看到漫画后得到的启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一位同学在日记中写道,“告别了小学时光,面对神秘而又未知的新生活,我要在知识的海中遨游,交出一张圆满的答卷,让自己的中学生活充实而有意义。”为此,这位同学在中学应该( )
①珍视当下,把握机遇 ②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③及时享乐,放任自我 ④不懈努力,完善自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显示,中学生对网络工具的使用主要集中在社交类工具上,QQ近乎普及,微博、微信的使用比例也超过了50%。对于网上交往,认识正确的是( )
①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②超越时空限制,拓展交往圈
③能取代现实中与同伴的交往④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特点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对下图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
①长期虚拟交往会使青少年难以触摸生活中的真实
②沉迷网络会关闭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
③沉迷网络交往可以满足一切心理需要
④网络交往危害大,我们应该远离网络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6、青少年自省、自律,必须做到“慎独”,就是在有人监督和无人监督时,都能严格要求自己。下列行为属于慎独表现的是( )
①考试时,不管有无老师监考,都能做到不抄袭
②自习课上,不在教室走动,大声喧哗
③去老师办公室,发现没有人,翻看老师桌面的资料
④在公交车上,不管有没有老师同学在身边,都主动给有需要的人让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友谊是人生永恒的话题,交友既需要热情,也需要原则。下列交友行为可取的是( )
A.小明将自己的作业偷偷给好友小凡抄
B.小川主动帮助生病在家的小强辅导功课
C.小清把好友小玲的个人秘密偷偷告诉了班里同学
D.小鹏渐渐疏远了与自己一同竞选班长的好友小波
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代诗人马致远这首《天净沙·秋思》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亲人、家庭的思念。下列对家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②只有漂泊在外才会感受到家的重要
③家是甜蜜温暖的避风港湾
④家庭仅是由父母与子女组成的生活组织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9、“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下列对孝敬父母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孝敬父母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
③孝敬父母是未成年人长大后的事④要尊敬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以下是某社区文化墙的部分内容。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 |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增广贤文》 |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
以上内容体现了( )
①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孝亲敬长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③孝亲敬长要做到对父母的一切要求言听计从④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面前,党和国家争分夺秒,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这是因为( )
A.人生的价值在于战胜挫折
B.各种生命共生存,息息相关
C.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也是脆弱的、艰难的
D.每个人的生命都有价值,要敬畏生命、关爱生命
12、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新天地,在这里我们会获得许多成长的礼物。中学生活( )
①激励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②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
③使我们实现了摆脱父母的愿望 ④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多种机会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3、防骗多几招,犯罪分子的可乘之机就会越来越少。下面是同学们编写的几种防骗顺口溜,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网络交往无拘束,畅所欲言莫顾虑 ②网上交友要警惕,让您汇款有猫腻
③不明来电别轻信,家庭情况要保密 ④网警能力真是强,网络安全全靠他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4、读下图,漫画中儿子合理的做法是( )
A.质疑妈妈观点,挑战妈妈权威
B.正面顶撞父母,渴望独立自主
C.盲从妈妈决定,放弃休息时间
D.合理调控情绪,及时交流沟通
15、小明:“数学老师说我思维敏捷,语文老师却说我不太用功;邻居说我是个勤快的男孩子,妈妈却说我很懒;爸爸说我长大了,奶奶却说我还小……”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小明认识自我的途径属于( )
A.生理状况
B.个性特征
C.自我评价
D.他人评价
【2】老师、邻居、家人对小明的评价各不相同,小明应该( )
A.对别人的评价深信不疑
B.隐藏自己身上的缺点
C.既不盲从、也不忽视
D.不必重视别人的说法
16、古往今来,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美德。下列典故中能体现这一美德的是( )
A.
B.
C.
D.
17、随着旅游消费日趋个性化、多样化,不少人开始寻找冷门小众景点,“不走寻常路”。他们常常脱离景区管理,寻求不受安全约束的“野游”,对当地的原生态自然环境造成破坏。任性“野游”( )
①是对个人生命安全的不负责任的行为
②扰乱公共秩序,破坏生态环境
③“野生景点”是未开放、未开发区域,应鼓励大家寻求刺激
④不是旅游出行的正确打开方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在遭遇自然灾害、事故灾难进行救援时,党和政府争分夺秒、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这是因为( )
A.人生的价值在于战胜挫折
B.各种生命共生共存,息息相关
C.生命是顽强的,人的生命最有智慧
D.生命都是有价值的,要尊重、关爱生命
19、“不逼一逼自己,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力多大。”为了激发自己的潜能,我们可以( )
①珍视自己的兴趣爱好②广泛参与多方面的活动③敢于挑战自己④独立完成所有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2023年4月23日,“书香陇原•阅读周”暨第三届“陇韵书香节”在甘肃省图书馆启动。”陇 韵书香节”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引导调动了社会各方力量参与,营造了浓厚的阅读氛围。之所 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因为( )
①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
②阅读也是学习,可以点亮我们心 中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
③阅读可以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解决学习中的所有问题
④阅读可以打开生命的视窗,充实人的精神生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学习的意义是什么?
(1)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有____。
(2)学习就是给生命____。
(3)学习点亮我们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____。
(4)在学习中,我们分享生命经验,____,同时也增益他人,服务社会,为____
22、 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有些方面的不完美,你可能会接受;有些方面的不完美,你可能想回避、掩饰。
①有些不完美,如:
我能接受,因为:
②有些不完美,如:
我不能接受,因为:
23、完成下列问题
(1)填空
①_______________既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又是终身学习的手段。
②______________是成长道路上面对压力与挫折的自我鼓励与自我奋进。
③_______________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它的态度。
④教与学是师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⑤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___________是重要的精神内涵。
⑥我们都是在自己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的______________ ,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
按照我国新冠疫苗接种总体部署。全国各地正在陆续开展第三针加强接种工作。
(2)一起打疫苗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学习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1)学习,不仅让___,而且可以___。
学习,打开了生命的视窗,让我们面前的世界变得更广阔、更精彩;
学习,拓展了新的通道,让我们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
学习改变了思维方式和行为,提升我们的能力和智慧;
学习,带来了更多的选择,让我们变得更加独立和自由;等等。
(2)学习就是___。如果不学习,人的生命将会枯萎。
(3)学习点亮我们___,激发前进的动力。在学习中,我们分享生命经验,获得成长,同时___。
25、根据你交友的经验和所学知识填写如表。
结交新朋友的经验 | 与朋友相处的经验 |
(1)_____。 | (4)_____。 |
(2)_____。 | (5)_____。 |
(3)_____。 | (6)_____。 |
26、①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A.帮助他人
②人们行为的底线B.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③文明有礼C.遵守道德和法律
④亲社会行为D.不违法
⑤国家安全E.能促进社会和谐
27、自立是成年以后的事,现在还小,应该依赖父母。( )
28、这样的质疑,你会学习吗?
近日,一名职业学院的教师宋某在课堂上针对南京大屠杀发表不当言论,对遇难同胞30万人表示怀疑,她说:“当年的侵华日军在南京屠杀了30万人是没有数据支持的,这个“30万'只是一个中国历史小说写作的一个概述”,并且呼吁学生不应该仇恨对方,要反思自己,为什么会有战争。此举引起网友愤怒,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也发布史料铁证,该校也给予宋某严肃处理。
但竟然有网友认为,宋某具有批判质疑精神,值得学习。你该如何反驳他?
29、在生死关头,面对熊熊烈火,面对10多条鲜活的生命,王锋毫无畏惧、挺身而出、舍生取义,谱写了一曲风舞烈火,义薄云天、大爱无疆的英雄赞歌。他用古道热肠、侠义精神和自己的生命换取了他人生命的希望,他的生命也在烈火中得以升华。
30、 2019年1月16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在《指导意见》中形成了一个愿景,即到2022年,使网络学习成为基于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基本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建成伴随每个人一生的学习环境,加快推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建设。
(1)《指导意见》中为什么要提出“加快推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建设”?
(2)有同学认为:只要对学习有兴趣,就意味着我们学会学习了。请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31、 “少年有梦则民族有望,少年追梦则国家昌盛。”少年梦是少年自己的梦想,又是祖国的希望。只要我们有梦,去努力完成梦想,帮助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我们的民族便有希望。
(1)只有努力才能实现梦想。努力也要有方法,请你写出努力的方法。(最少写出三种方法)
(2)你的梦想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你目前可以开始的具体行动是什么?
32、辨析:有人说,生命的接续就是指身体生命的接续,家族的繁衍,对此,你如何看?
33、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
思考:我们如何去达到“止于至善”境界?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学习是一盏指路灯,它带领我走向人生的巅峰;学习是一艘小船,它让我在人生的大海中乘风破浪;学习是我的导师,它引领我一步步成长起来。
(1)学习的表现是什么?
(2)学习的作用是什么?(写出两点即可)
35、 带着对小学生活的不舍、对中学生活的期待,我们开始了新的征程。在中学生活中,有更多靓丽的风景等着我们去欣赏,有更多挑战等着我们去经历,全新的生活在向我们招手,呼唤我们去适应、融入。站在这个新起点上,让我们怀揣梦想,带着信心和活力,勇敢起航!
(1)编织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主题,在中学阶段,你有哪些梦想?
(2)有梦想才能有进步,你准备如何让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