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泸州市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阅读完《昆虫记》,你可以学习法布尔身上的很多能力,以下哪项能力是不能向法布尔学习到的?(     

A.绘画

B.探究

C.写作

D.观察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如今我们要严格把好产品质量关,严禁粗制滥造

B. 我国的武士在比武大会上,所向披靡,无人能敌,鹤立鸡群

C. 别太在意别人的评论,不然你会老是郁郁寡欢

D. 养殖业低迷,饲料加工企业的利润微不足道,无法与相关产业的利润相比。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夏天的凤凰山,真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好季节。

B.我们一定要发扬和继承土家民族精诚团结、共谋发展的精神。

C.通过这次社区劳动,使她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

D.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支乐曲,旋律急促,气势宏伟,当推向高潮时,又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

B. .看待问题不妨从多角度去想,一切便会豁然开朗,存在是有其合理性的。

C. 他不懂古文,面对图书馆里满架的中国历史资料,只能叹为观止

D. 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画线句子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2】“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描绘出“伊人”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积累

(1)牧人驱犊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4)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维在《使至塞上》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誉为“独绝千古”。

(6)杜甫《春望》诗中颔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节选部分,完成问题。

不售门票,没有包厢,也无雅座。我看到中央委员会书记洛甫、红军大学长林彪、财政人民委员林伯渠、政府主席毛泽东以及其他干部和他们的妻子分散在观众中间,像旁人一样坐在软绵绵的草地上。演出一开始就再也没有去怎么注意他们了。

台上挂着一块红色的绸制大幕布,上面有“人民抗日剧社”几个大字,还有拉丁化的新文字拼音,红军大力提倡拉丁化来促进群众教育。节目有三个小时,有短剧、舞蹈、歌唱、哑剧——可以说是一种杂耍表演,共同的地方主要是两个中心主题:抗日和革命。节目充满了明显的宣传,一点也不精致,道具都很简单。但是优点是从锣鼓铙钹和假嗓歌唱中解放出来,采用活的题材而不像腐朽的中国京剧那种没有意义的历史故事。最后,演出生气勃勃,幽默风趣,演员和群众打成一片,这就弥补了一部分细腻精美的不足。红军剧社的观众似乎真的在听着台上的说话:同那些神情厌烦的京剧观众相比,这真使人惊奇,因为在中国,看戏的把时间主要花在吃水果、嗑瓜子、聊天、把热毛巾扔来扔去、到别的包厢里去访客上面,只是偶尔才看一下台上的戏。

(1)阅读选段,请从主题、题材、道具、观众四个角度分别用一个词概括红军剧社演出的特点。

(2)从节选的文字中看出红军领导具有 _________的形象特点。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青春正当时不予负流年

出彩“90后”展现新时代青年风貌

说起“90后”,可能很多人都会在脑海里描摹出一幅“素描像”,有人说他们有个性、爱时尚、追新潮,也有人给他们贴上“自我”“叛逆”“享乐”的标签。而成长起来的“90后”们却以实际行动,展现出这一代人的独特风采。

去年10月份,在江苏卫视竞猜答题节目《一站到底》的舞台上,穿着白色衬衫和花色裙子的吉林女孩张超凡接二连三战胜对手,凭借不俗表现收获观众的无数喝彩。但如果不去关注她的左臂,很多人可能并不会看出她在优异表现之外的特别之处。

“我一直都觉得我跟正常人是一样的,甚至我通过自己的努力,我觉得有时候会比普通人做得更好。”

1992年,张超凡出生在吉林长春一个普通家庭。虽然一出生就没有左臂,但这并没有消磨她的意志,反而鞭策她成长为一名“美少女战士”。小学在报名参加吉林省速滑比赛时,为了不被分到残疾人组,张超凡故意在棉衣左袖口套上了棉手套。最终,她拿到了吉林省大道速滑(少儿组)的冠军。直到她站上领奖台,周围人才惊讶地发现,她左袖管里是空荡荡的。收获第一个冠军后,张超凡渐渐体会到母亲那些话的含义:“超凡,其实你只是比别人缺少了一个小零件而已。如果你自己努力,你就会变得很优秀,你做的任何一件事情别人也都会觉得是独一无二的,就不会有人说你很奇怪了。”

就这样,张超凡从没有停下努力的脚步。全国演讲大赛冠军、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一张张耀眼的成绩单,让人们看到了“东方维纳斯”的出色经历。大学毕业后,张超凡创办了东北首家国学馆。这让她身上又多了一个称谓——“90后”美女校长。

张超凡说,曾经觉得自己是一个残疾人的典型和代表,能够激励更多的残疾人去奋发前进,后来觉得其实这只是一个小的方面。所以她想成为一个追梦逐梦的形象,让更多人看到其实她可以做得很好,大家也都可以做得很好。

从学业走向创业,张超凡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出非凡的精彩。生活总是会厚待努力的人——这是张超凡正在创作的一本书的书名。她说,希望通过这本书,给青年人或者是给有梦想的人一些激励、鼓励。

同样是1992年出生的“90后”,太原理工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的研究生潘曜还没有走上社会,仍在象牙塔里学习。不过,潘曜却有着绝大多数人都不曾有过的经历。用别人的话说,他曾到过地球的最南端,给南极做过“CT”。

为适应南极恶劣环境,在做好知识储备的同时,潘曜也加强了体能训练。2015年4月,机会终于降临——太原理工大学获得一名南极科考名额。凭借全面的知识功底和较强的应用能力,潘曜从60名预选人员中脱颖而出。2015年11月,潘曜成为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中最年轻的一员,带着1.5吨仪器设备奔向了南极。但科考之路并不平坦。

潘曜一路上经历了严重的晕船、呕吐,还经历了-30℃的低温和较低的气压,呼吸比较难受等超出预料的种种困难,但他没产生过后悔的念头。有困难来了,努力扛过去就是了。

潘曜在此次科考中的主要任务,是对南极中山站到昆仑站的300米深冰盖进行内部结构的精细化探测。而光是设备安装就让潘曜的手指吃尽了苦头。

“我们一共有7套设备。最难装的一套是在昆仑站,也就是南极最高点那个地方安装的那一套。那套设备应该是300多斤,螺丝也比较多。它主要有个问题就是螺丝比较小,拧的话拿厚手套不好拧。得拿薄手套甚至是光着手拧。光手拧就容易粘住,很冷的时候手碰到金属的东西就直接粘上去了。”潘曜说。

在极昼、极低温和缺氧的环境下,潘曜时刻要关注雷达和冰雪监测仪的工作情况,每晚还要抱着四块25公斤的电池去发电舱为设备充电,之后再进行数据分析。

潘曜表示,中国南极科考队经历了158天的考察,第一次获取冰盖以下0到10米深的温度数据。那些冰川学家就可以据此推演冰盖积累的整个过程。

潘曜说,应该是我们扛起祖国发展大梁的时候了。希望每个人无论是在南极执行科考任务,或者是在某些地方做些平凡、不引人注目的工作,我们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就是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一份力量吧!

如今的“90后”生活在更为优越的条件下,这不应该成为标签化的借口,反而应该是看好他们的理由。他们身上闪耀的属于这代人的宝贵品质,值得我们为出彩的“90后”点赞!

(节选自《中国青年网》,有删改)

1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篇通讯标题的妙处。

2请简要分析张超凡为何能够“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出非凡的精彩”。

3文章叙述潘曜在南极考察时要安装300多斤的设备,有什么作用?

4文章中的两位主人公都以实际行动展现出“90后”的独特风采,请谈谈他们出彩的共同因素有哪些。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写作

生活中,令我们感动的人和事俯拾皆是:办公室里批改作业的老师令我们感动;运动场上奋勇拼搏的同学令我们感动;家里家外奔波忙碌的父母令我们感动;抗疫前线不辞劳苦的“大白”令我们感动……

相信细心的你也能发现生活中的感动,请将“ 的你,令我感动”补充完整后写一篇文章,让你的读者也能领会到你的感动。

写作要求:

①补全题目,文体不限,但不要写成诗歌或戏剧,也不要写成书信体。

②不少于600字,不要抄袭,不要套作。

③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