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羞涩(sè) 坦荡如砥(zhǐ) 婆娑(suō)
B. 错综(zōng) 恹恹欲睡(yān) 秀颀(qí)
C. 虬枝(qiú) 潜滋暗长(zhī) 宛然(wǎn)
D. 刹那(chà) 旁逸斜出(tù) 主宰(zǎi)
2、对课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七律·长征》是毛泽东于1935年10月写的革命史诗,展示了五幅“征难图”:腾越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全诗运用了对偶、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
B.《草》和《<长征>节选》均叙述了红军过草地的情况,前文着重表现周副主席,后文着重表现红军的众多领袖。
C.《最后一课》是法国小说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文章以“普法战争”为背景,表现了法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小说的主人公是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
D.陆定一的《老山界》是一篇革命回忆录,全文采用倒叙的方法,写红军遇到的“四难”:走路难,睡觉难,吃饭难,处境难。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B. 白崇禧经常说,“不怕共产党凶,只怕共产党生根。”他是怕对了。
C. 飞机在600米高空水平飞行时,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范围内的地面。
D. “妙!妙极!”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负隅顽抗的敌人终于投降,战士们轻歌曼舞的欢庆胜利。
B.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回首逝去的日子,往事历历在目的浮现在眼前。
C.陈老师一直厉行简单朴素的生活,所以给人的印象难免有些邋遢和不修边幅。
D.滨河两岸景色宜人,清澈的沂河水川流不息,岸边休闲的人们倍感惬意。
5、阅读《卖炭翁》,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心忧炭贱愿天寒”的心理刻画,表现了卖炭翁吃苦耐劳的精神。
B. “把”“称”“叱”“牵”四个动词,描绘出宦官的蛮横。
C. “惜不得”写出了卖炭翁万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悲愤心情。
D. 用“半匹红纱一丈绫”换一车炭,揭露了当时宫市掠夺的本质。
【2】全诗反映了封建社会怎样的情况?
【3】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按要求默写诗文名句。
(1)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2)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3)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4)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5)___________,惊起沙禽掠岸飞。(欧阳修《采桑子》)
(6)_____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
(7)__________,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富贵不能淫》)
(8)《使至塞上》中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问题。
“有这样一只不知危险无所畏惧的灰颜色的蝗虫,朝着那只螳螂迎面跑了过来。……螳螂把它的翅膀极度张开,它的翅竖了起来,并且直立得好像帆船一样。翅膀竖在它的后背上,螳螂将身体的上端弯曲起来,样子很像一根弯曲着手柄的拐杖,并且不时地上下起落着。”
【1】这段文字出自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_________》中,我们在初中阶段还学过他的一篇文章《__________》。
【2】本选段细致入微地刻画了螳螂___________时的动作,生动地表现了螳螂_________的特点。
8、阅读《湿地和森林一样重要》一文,回答第小题。
①大家知道,森林是“制造”氧气的“天然工厂”。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每年要吸收4000亿吨二氧化碳,释放2000亿吨氧气,这绝大部分就是森林的“功劳”。人类和绝大多数生物,都需要靠绿色植物制造的氧气来生存。除此之外,森林还是天然的吸尘器,1亩森林一年能吸附24吨粉尘。森林中有许多树木可以吸收有害气体,杀死空气中的病菌,从而净化大气环境。
②相比森林来说,湿地似乎离我们比较远,它对生态环境的贡献,在过去更是受到较少的关注。所谓湿地,一是指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与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由于长期被水淹没或有大片水区域,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土壤系统。我国湿地面积约有6600万公顷(还不包括江河、池塘等),占世界湿地总面积的10%,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我国湿地的主要类型包括沼泽、湖泊、河流、浅海水域、水库、河口、海岸滩涂、池塘、稻田等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
③别小看湿地,它可是和森林、海洋并列的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这是因为湿地对各种各样的污染物具有很强的净化和分解作用,在地球生态系统中发挥着巨大的“解毒”功能。在湿地上生长着茂密的植物,伴生其中的有各种水生动物以及肉眼不可见却数量大的微生物群体。水流入湿地的各种污染物,或直接被土壤阻截,或被湿地动植物利用,或被湿地微生物分解。整体上看,湿地就像一个巨大的天然净水器。
④湿地还有很重要的蓄水功能。在天气多雨、河流涨水的时候,湿地就像“海绵”一样蓄存过量的水分,减缓洪水的流速和流量。等天气转好,洪峰退去,储存在湿地中的水再通过下渗的方式补充地下水。
⑤由此可见,湿地对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一点也不逊于森林。
【1】根据文章内容,请简要概括湿地的作用。
【2】第①段中加点词“绝大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
【3】选文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作为中学生,请您为保护生态环境提几条建议。(至少两点)
9、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日读雨,读出了满心欢喜;“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秋日读雨,读出了缠绵情思……雨落成诗,你身边的雨下成了哪首诗?
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题目一:读《 》有感
题目二:雨天的故事
写作提示: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④如果选择题目一,请各必先补全题目,所选篇目需要与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