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暑假期间,琴台音乐厅将推出多场精彩纷呈的演出 。
B.荣获“年度慈善人物”称号的,既有濮存昕、曹德旺、姚明这些家喻户晓的人物,也有邓迎香这样的普通劳动者 。
C.作家曹文轩获得“安徒生文学奖”,这是中国作家首次获此殊荣,人们对此评头论足,大加赞赏。
D.举世瞩目的“人机大战”,最终以阿尔法围棋4:1击败拥有14个世界冠军头衔的韩国天王李世石告终。
2、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
B.他的年龄还是太小了,面对社会中的各种关系,显得有些不省人事。
C.三年时光匆匆而过,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回首往事,怀古伤今,不禁潸然泪下。
D.一根竹签,一撮麦芽糖,轻轻一吹,便化出惟妙惟肖的糖人;笔走龙蛇、翰墨飘香,一个个“福”字跃然纸上……春节将至,浓浓的年味充盈着大街小巷。
3、下列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趋炎附势的小人,历来被人们所不齿。
B.林则徐为人刚直不阿,以民族大义为重,一直被人们所传颂。
C.成绩差的同学,不应该妄自菲薄,甘居下游,应奋起直追。
D.义愤填膺不应该是共产党员该做的,该想该做的是礼尚往来。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全国人大代表在回答记者问题时说:“职业学校发展缓慢是因为技术技能人才薪酬待遇较低导致的。”。
B.一项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学生的近视比例已超过50%以上。
C.近年来,我国铁路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因市场规模巨大,还不能完全满足客运、货运。
D.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预防、干预和处理机制,保障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5、诗歌鉴赏。阅读下面杜甫的两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两首诗都用一个“望”字统领,而“望”的内涵却不同。
《望岳》中“望”可理解为:远望群山连绵,仰望泰山巍峨,细望归鸟飞翔,展望人生未来。
《春望》中“望”可理解为:
【2】请就【甲】 【乙】两诗句任选一句作简单赏析。
【甲】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乙】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我选【 】,
赏析:
6、古诗文默写。
①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②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⑤争渡,争渡,__________。(李清照《如梦令》)
⑥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⑦山水花鸟常成为文人墨客情感的寄托,心意的象征。国都沦陷时,杜甫在《春望》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借花鸟抒发悲痛之情。
7、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最大幸事莫过于拥有一位了不起的引路人。通过阅读名著,我们就有机会遇见人生引路人。请依据阅读经验,完成下表。(选择其中一本书作答。若选第③本,答题时请先写出书名)
书籍名 | 成长者 | 引路人 | 人生引领 |
《西游记》(示例) | 我 | 孙悟空 | 通过阅读《西游记》,从孙悟空“大闹天宫”到保护师父西天取经,共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一路上斩妖除魔的经历分析,我发现做事不是一帆风顺的,总要经历艰难和曲折;生活中,要消灭假、丑、恶,弘扬真善美。要学习孙悟空性格中最闪耀的一面:善恶分明,拥有一颗宽容、忠贞的心。 |
①苏菲的世界 | 苏菲 | A.______ | B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 青年们 | A.______ | B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______ | 我(读者) | A.______ | B_____________________ |
8、我的南山
普溪钓叟
①陶渊明的南山是庐山,王维的南山是终南山……我的南山是干山。
②乡下房子朝南,山在吾乡之南,照理是时时处处可以望见南山的,正所谓“开门见山”。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山,是静默的存在,人的心灵若不能与之相契相应,便不能觉着它的有无。
③祖母六十六那年,姑姑捎来一块肉。A.好大一块肉,它雍容端方地坐在大罗碗里,还高出一截来。肉皮上面的肉皮和肥肉被精心地切成方块状,整整六十六块。这肉名义上是给祖母吃的,但很大程度上饱了她孙子孙女的口福。到最后只剩汤了,我拿筷子往汤底探寻,终于揉到极小的一块。放进嘴里一咬,才知只是块骨头,但绝不是普通的骨头,它圆融融,滑塌塌,坚硬如铁。吐到桌面上,却是一块石头。这是怎么回事呢?母亲的解释让我茅塞顿开。风俗里也包括肉碗里放块小石头,以石头代山,取“寿比南山”之意,祝愿长辈健康长寿。经了这事,我看南山时,心底里每每会生出一份温情,当然还有一份亲近南山的期盼。
④后来在梦里无端地出现这样的情形:港面开阔,河水清澈,菱蔓挨挨挤挤,密密的枝叶间有白色菱花绽放,星星点点。祖母把舵,我扳桨,我们一路往南山……
⑤至今,我还记得第一次得见南山的情形。夏夜,闷热难耐,便起身走出门去,仰面躺在篱笆边的水泥洗衣板上数星星,不觉恍然入眠。醒来天已大亮,世界清凉可爱。站起身来,不意间就望见那南山,心中便涌起难以言表的大欢喜。
⑥从此,南山便融入我的世界,眼中有山,心中亦有山。B.每至雷雨过后,碧空如洗,便会欣然南望。南山静默如太初,但颜色分外凝重清晰,面目可亲。南山是三座玲珑小山的组合:东山长,西山高,中间矮又小。在我的想象里,那是两个大人护着小孩玩咧。从祖母的口里,我知道了那三座山在德清界里,东面的叫龙山,西面的叫凤山,中间的叫干山。
⑦小学时的春游干山,终于让我得偿所愿。春游队伍开出学校大门,前面红旗引路,浩浩荡荡,蜿蜒前行。山越来越近,两个多小时后,那一抹黛色终于变成具体可辨的乌青山石和青葱草木。然而一条大河横在了面前,让我们不能进前。于是只得就地休息,隔岸观山。
⑧终于眼见得载了一年级同学的水泥船就在干山溪对面了。小同学登上南岸后,船便回来渡我们过去。过了干山溪,旋即登山。大多数人选择登龙山或凤山,我不加思索上干山。干山海拔只有六七十米,比凤山低了一半。从没登过山的我,虽也很快登顶了,却已是腿酸脚软、气喘吁吁了。C.我坐在山石上歇力,发现山下的世界一下微缩了。河道纵横交织,村坊星罗棋布。干山溪贴山而流,蜿蜒西去。D.水面的船小似蚌壳,溪畔的塔细若笔杆。我极目北望,努力寻找韩家湾的所在,但终究徒劳无果。我想此刻祖母也许正抬头远望,但也定然看不见她坐在山巅的孙子。我大失所望,两只清明粽子落肚后,便歪在石头上恹恹欲睡了。不一会,哨声响起,便下山集结,渡河北归了。
⑨以后,亲近干山的机会就很多了。暑假跟着大人们到德清斫草,每次往南进入干山溪,然后往西、过东或上南。德清所多的是圩田,上得岸去,遍地是草,圩埂、田埂、水渠,蹲下来一路斫去,身后便留下一堆堆的草。不多时便一担一担地装进船里。
⑩然而,我不见南山久矣。外出读书,继而工作,终年为俗务所绊,不复有闲散从容之心。即便回家,也多半没有了悠然望南山的情致。年过半百之后,却时时忆起往事来,嘘唏不已。去年赴德清开会,回浔时特意取道干山,竟发现已然面目全非。龙山、凤山均已挖去大半,大片黄色土石裸露,令我触目惊心。应该不会再挖下去了吧,因为道旁已赫然树起广告宣传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⑪唉,不知何时我能重归旧居,闲望南山?
⑫恍惚中,又是“丛丛菱叶随波起,朵朵菱花背日开”的水面,我们的小船在水面滑行。祖母把舵,我扳桨,我们一路往南山……
(有删改)
【1】阅读散文,完成思维导图。
【2】本文语言精妙,请任选两句,从用词、句式、修辞手法等角度做简要赏析。
A.好大一块肉,它雍容端方地坐在大罗碗里,还高出一截来。
B.每至雷雨过后,碧空如洗,便会欣然南望。南山静默如太初,但颜色分外凝重清晰,面目可亲。
C.我坐在山石上歇力,发现山下的世界一下微缩了。
D.水面的船小似蚌壳,溪畔的塔细若笔杆。
⑴我选择( )句,
⑵我选择( )句,
【3】联系上下文,仔细品读第⑫段,分析本文结尾的妙处。
【4】请根据回忆性散文的文体特点,分析南山于“我”而言的特殊意义。
知识卡片:
回忆性散文通常具有双重视角:一是过去的“我”(体验主体);二是现在的“我”(回忆主体)。
9、请以“冬日,适合读这本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或地名。书写工整,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