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些教授抄袭他人论文,被人贻笑大方,影响了教育者形象。
B. 当你对眼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另一种味儿就在你的心头悄悄地潜滋暗长了。
C. 不讲究韵律的文句和段落,读起来就没有什么抑扬顿挫,节奏和谐的美感了。
D. 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电脑学习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追溯(sù) 斡旋(wò) 沼泽(zhǎo) 行辈(hánɡ)
B. 屹立(yì) 装置(zhì) 恬静(tián) 锵然(qiānɡ)
C. 两栖(qī) 龟裂(jūn) 缄默(jiān) 争讼(sònɡ)
D. 闭塞(sè) 悬殊(chū) 撺掇(cuān) 狩猎(shòu)
3、下面语段标序号的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沉睡海底不知多少年的“冰”,变为天然气被输送到1200米以上的海平面上,②这是全球首次对可燃冰成功实现试采,③让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④这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标志性成就。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4、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经纶(筹划)世务者 互相轩邈(向远处)
B. 造(往、到)饮辄尽 短褐穿结(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
C. 且(犹,尚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执策而临之(面对)
D. 益(更加)慕圣贤之道 援(引、提出)疑质理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①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②。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③时一声。
【注】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被削藉为民,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夏意》作于此时。①别院:指正院侧旁的小院,是休闲的居所。②明:石榴花开得火红。③流莺,在树间飞来飞去的黄莺。
【1】此诗以“夏意”为标题,着眼点在“意”,写诗人于炎热盛夏中的一种什么样的心境?
【2】衬托是古诗创作中常用的手法,请结合诗句进行简要分析。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④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孟子《富贵不能淫》)
⑤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⑥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⑦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诗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写禽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昆虫记》)
一直要到十月末,寒气开始袭人时,蟋蟀才开始动手建造自己的巢穴。如果以我们对养在笼子里的蟋蟀的观察来判断,这项工作是很简单的。挖穴并不在裸露的地面上进行,而是常常在莴苣叶──残留下来的食物──掩盖的地点。或者是其它的能代替草叶的东西,似乎为了使它的住宅秘密起见,这些掩盖物是不可缺少的。
这位矿工用它的前足扒着土地,并用大腮的钳子,咬去较大的石块。我看到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蹬踏着土地,后腿上长有两排锯齿式的东西。同时,我也看到它清扫尘土将其推到后面,把它倾斜地铺开。这样,就可以知道蟋蟀挖掘巢穴的全部方法了。
工作开始做的很快。在我笼子里的土中,它钻在下面一呆就是两个小时,而且隔一小会儿,它就会到进出口的地方来。但是它常常是向着后面的,不停地打扫着尘土。如果它感到劳累了,它可以在还没完成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特别无力地摆动,一副倦怠的样子。不久它又钻进去,用钳子和耙继续劳作。后来,休息的时间渐渐加长,这使我感到有些不耐烦了。
这项工作最重要的部分已经完成了。洞口已经有两寸多深了,足够满足一时之需。余下的事情,可以慢慢地做,今天做一点,明天再做一点,这个洞可以随天气的变冷和蟋蟀身体的长大而加大加深。如果冬天的天气比较暖和,太阳照射到住宅的门口,仍然还可以看见蟋蟀从洞穴里面抛散出泥土来。在春天尽情享乐的天气里,这住宅的修理工作仍然继续不已。改良和装饰的工作,总是经常地不停歇地在做着,直到主人死去。
(1)《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鲁迅把它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在作者笔下,_______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_______“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蛇蜘蛛咬伤的_______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2)《昆虫记》“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结合选文说说蟋蟀给你较大触动的有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关于薯片的网络阅读
小涛想了解薯片的营养,网络搜索关键词“薯片”后,意外得知薯片易致癌,接着搜索关键词“薯片致癌”,找到了与之相关的一个帖子。他对帖子中提及的“沙发土豆族”很感兴趣。在检索了解了“沙发土豆族”的相关信息后,他十分好奇:帖子中的哪个人最有可能成为其中一员呢?想到自已隔周吃一次薯片的情况,他有点担心,于是发帖求助。以下是小涛网络阅读的内容:
(材料一)薯片对健康的影响
薯片含油量通常在30%左右,属高油高盐食物。与其他油炸食品一样,长期食用对健康不利。同时,富含淀粉的食品经高温加工处理后可能产生含量不等的丙烯酰胺,有人担心这种物质有致癌风险。农业大学营养专家范志红认为:由于老人的新陈代谢比较缓慢,幼儿的身体尚处于发育之中,解毒能力较差,这两种人长期吃含有丙烯酰胺的油炸食品,毒素不易排出,对健康危害最大。患有高血脂、高血压、心脑血管病以及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必须拒绝炸薯片等香脆食品。
(材料二)薯片致癌,你们还会买来吃吗?
楼主沧海月明:这段时间薯条薯片致癌的消息铺天盖地,你们以后还吃吗?
1楼心若止水:证据在哪里?这可是我的最爱,一定不会轻易放弃,没了它怎么活呀!?
2楼沧海月明:新闻一直在报道啊!
3楼柯萌顶1楼:美国就有“沙发土豆族”,人们吃薯片可是引领了生活潮流啊!不过我怕胖,只有羡慕的份儿。
1楼心若止水:瘫在沙发上,看着电视,嚼着薯片,人生好圆满啊!
4楼豹子小蜷:薯片含铅,因为有膨松剂吗?吃多了总不好,但是谁没事天天顿顿逮着它吃,偶尔吃吃也没什么的吧。
5楼风扑蝴蝶:无所谓,反正我又不是老外,难得吃吃薯片和薯条的。
1楼心若止水:吸烟致癌,不是还是有成千上万的人仍旧吸吗?爱吃就不会因为这个不吃。
6楼叽叽歪哇:油炸的都致癌啊!但是有时候忍不住会解馋……
(材料三)薯片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油炸小零食,那淡淡的咸味伴随着土豆特有的泥土香味,还有嚼在口里”咯吱咯吱”的清脆口感,让许多人爱不释手。美国由此诞生了“沙发土豆族”,他们一边躺在躺椅上看电视,一边嚼着薯片。“沙发土豆”的生活方式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流行于美国,后来又传遍世界各国,成为致胖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形象和健康。
(材料四)
【1】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小涛善于使用网络搜索引擎,通过输入关键词查找信息,解决自己的疑问。
B.薯片是一种口感清脆、广受喜爱、高油高盐、易使人肥胖、会致癌的零食。
C.营养专家认为高血脂、高血压、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患者,都不能吃炸薯片。
D.风行世界各国的“沙发土豆”族的生活方式容易导致肥胖,影响健康。
【2】材料二中哪个人最有可能成为“沙发土豆”族?请结合材料作出判断并解释。
【3】材料四中小涛看了医生的回复后,认为有一位医生的回复有针对性,有一位医生的回复没有针对性,还别有用意。小涛为什么会这样认为?结合医生的回复简要分析。
9、题目:我的小传
要求:①以记叙、描写为主,兼用其他表达方式;
②内容充实,表达真情实感,行文流畅。
③全文不少于600字,但不要超出所给字格;
④文中如出现校名,请用育英学校、思齐学校代替;如出现人名,请用小刚、小志、小芳、小晶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