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在一项是 ( )
A.曝晒 嶙峋 诚皇诚恐 重峦叠障
B.跋涉 要诀 惮精竭虑 坦荡如砥
C.妨碍 辟邪 巧妙绝伦 因地制宜
D.侏孺 慰籍 无动于衷 藏污纳垢
2、下列语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B.《经典咏流传》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它新颖的内容和独特的风格造成的。
C.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发挥好坏的关键。
D.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身份证、学生证、银行卡等容易丢失和被盗的问题。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德。
B. 经过努力,使我市评为“2005年中国十大经济活力城市”。
C. 听了英雄的事迹报告会后,我的心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
D. 《中学生周报》和《青年文摘》这两种报纸我们都爱看。
4、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虽然骑着快马,也不如船这么快。
B.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自从南朝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只是少了像我们这样的两个闲散的人罢了。
D.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样的山水也流连忘返了。
5、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问题。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唐]白居易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凉州。
梁州梦
[唐]元稹
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
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
(注)白居易和元稹是好友,时称“元白”,两人之间经常有诗歌相和。当元稹在兴元府作《梁州梦》当天,白居易在长安也写了《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白居易诗中有“忽忆”,元稹诗中有“忽惊”,这两个词相映成趣,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
6、默写填空。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________,________。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3)夕阳西下几时回? ____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4)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如梦令》)
(5)郦道元在《三峡》中用夸张的手法道出夏天江水之急,表现江水一泻千里的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6)李贺笔下的边塞景色是“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益笔下的边塞景色是“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王维笔下的边塞景色又如何呢?“________,________”。(用《使至塞上》中的句子填空)
7、名著考查。
(1)法布尔的《昆虫记》除真实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全书充满了 。
(2)《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这离不开作者法布尔的功劳,你从他身上得到哪些启示?
8、现代文阅读
田野上的白发
①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②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
③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④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⑤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
⑥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⑦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回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⑧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
⑨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
⑩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1】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
【2】③段中“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一句看似闲笔,实则在文章结构上必不可少,请分析它所起的作用。
【3】从某一种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的画线句子
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4】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白发”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突出了母亲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5】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文中母亲的优秀品质。
9、作文小练笔
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抒发了自己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西湖风景的喜爱,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请你也描绘出春天的美,抒发自己的喜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