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托尔斯泰曾说:“穆罕默德圣人,他引导全阿拉伯人走正道,既为阿拉伯人民避免了流血与牺牲,又为他们开辟了一条文明进步的大道。”下列事件中与穆罕默德有关的是
①于7世纪初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
②于622年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③著有《医学集成》一书
④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二战后,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冷战开始后,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积极扶持日本。日本政府利用当时有利的外部环境,制定适当的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材料主要表述了日本战后崛起的
A.原因
B.经过
C.特征
D.结果
3、下列谚语能准确地反映欧洲封建社会统治情况的是
A.“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B.“条条大路通罗马”
C.“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D.“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4、美剧《冰与火之歌》的剧照中:庄严的城堡、等级森严的列王和诸侯、宁静的庄园等共同构成了一个奇幻的世界。这一设计依托的历史背景是( )
A.中世纪西欧
B.古代南亚
C.古代美洲
D.古代西亚
5、《阿拉伯通史>记载:千余年来,朝觐圣地的制度几乎使每个有能力的穆斯林,平生都做一次长途旅行。这里的“圣地”是指( )
A.雅典
B.罗马
C.麦加
D.开罗
6、启蒙运动是十八世纪法国的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运动中宣传的主要思想是
A.自由、民主、平等和理性 B.“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C.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D.“认识你自己”
7、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知识的一项基本技能。下图是关于美国南北战争的知识结构示意图,“?”处扭转了战局,此处应填( )
A.南方诸州成立“南部同盟”
B.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发表
D.林肯遭狂热分子暗杀
8、下列属于海洋文明成就的是
A. B.
C. D.
9、某文件中写道:“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一位历史学家认为,它相当于法国旧制度的死亡证书。此文件是( )
A.《人权宣言》 B.《独立宣言》 C.《权利法案 》 D.《法典》
10、某学者评价说;“无它论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所有国家的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国际性的著作。”此著作( )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指导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揭示了封建主义必然被资本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
D.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
11、下列能正确反映“世界贸易”路线的是( )
A. 非洲---亚洲---美洲---欧洲 B. 美洲---欧洲---非洲---美洲
C. 欧洲---美洲---非洲---欧洲 D. 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12、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罚款20先令。材料说明庄园法庭
A.维护领主的利益
B.维护国王的利益
C.维护佃户的利益
D.维护庄园的公共秩序
13、“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美国医治“感冒”的有效药方是( )
A.法西斯专政
B.斯大林模式
C.罗斯福新政
D.新经济政策
14、历史学习中,年代标尺能够发挥出辅助学习的作用。对下面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
A.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B.拿破仑对外战争
C.殖民扩张与反殖民斗争
D.西方国家民主化进程
15、今天,远离战争.热爱和平是我们每一位公民具备的进步意识,萨拉热窝事件造成的严重后果,给我们留下的深刻教训是( )
A.民族独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暗杀是民族解放的对策
C.民族意识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D.恐怖活动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16、11-14世纪,欧洲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 )
A. 社会主义化 B. 资本主义化 C. 帝国主义化 D. 自由主义化
17、据历史学家研究,16—18世纪,荷兰和英国人均GDP增长率高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这一时期,荷兰、英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
A. 大西洋沿岸优越的地理位置
B. 世界工厂的确立
C. 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推动
D. 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
18、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牛顿在科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有( )
①创建微积分
②提出进化论观点
③提出光学分析
④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⑤创立相对论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⑤ D. ③④⑤
19、版图曾达到从大不列颠北部的大西洋横穿欧洲大陆直至黑海,地中海变成其“内湖”的国家是( )
A.阿拉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罗马帝国
20、《查士丁尼法典》要求“人人都应安分守法”:取消了父母可以把子女卖为奴隶以补偿自己;肯定了妇女继承遗产的权利;详细规定了基督教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规定了教堂和修道院的规模和生活规则。可见,该法典
A.成为欧美各国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
B.具有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现成全部法律形式
C.为调解罗马社会矛盾提供法律手段
D.强调尊重异教徒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
21、世界上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法典是 ____________。
2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文献
(1)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
(2)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3)拿破仑颁布的法律文献一部 ——
23、1689年,议会通过了《_____》,它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_____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2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四个领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罗马帝国的建立:
(1)公元前49年_____率领军队进攻罗马城,控制了元老院,被任命为终身独裁官;前44年被谋杀,内战又起。
(2)公元前31年,________成为内战最后的胜利者。
(3)公元_____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掌握了罗马最高统治实权,被授予“奥古斯都”;罗马共和国演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采取措施解决矛盾,巩固自己的独尊地位,促进了国家的发展。
26、北朝贾思勰撰写的《____________》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明代徐光启编写的《____________》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27、请根据下列语句提示,列出相应的国家名称。
(1)金字塔的国度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____________________。
28、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英雄人物辈出。
(1)___________带领议会军打败王党军,取得英国内战胜利,后就任护国主。
(2)___________领导美国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后就任美国首任总统
(3)___________于1804年加冕称帝,带领法国军队横扫欧洲大陆,打击了各国的封建统治。
29、为了整理大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即____________,又称《法国民法典》。____________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30、19世纪中期的____________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甘地领导的_________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1、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对人类的历史进程和社会生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提出“众生平等”,创立了什么宗教?该教提出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婆罗门”属于古印度的什么制度?
(2)公元1世纪基督教创立,传道者宣传的“救世主”指的是谁?拜占庭帝国时代把2世纪以来历任罗马皇帝法令进行汇编,强调基督教对国家统治,请写出这部法律文献的名称。中世纪欧洲大学课程设置受到基督教的影响,请列举一所这时期的著名大学。
(3)14世纪,欧洲资产阶级不满基督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掀起了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列举一位这场运动中的英国著名作家。
(4)18世纪初期,俄国开始向西方学习并进行全方位改革,同时进行了宗教整顿,请写出这场改革的名称。这场改革俄国社会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32、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什么?它为什么会首先在意大利兴起?
3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上图中的人物分别是谁?他们的称谓分别是什么?
(2)图二中的人物在物理学方面最伟大的成就是什么?
(3)图一中的人物的代表作有哪几部?
(4)图三中的人物终身追求的艺术与人生目标是什么?
3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感悟传统文化】
材料一:“百家争鸣”本身是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产物,反过来对社会变革又起到了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材料一的“社会变革”指什么?试从战国的“百家”中选一家并指出其治国主张。
【品味交流互鉴】
材料二:唐朝处理对外关系的时候,强调制度文化的传播和对周邻国家的开放;通过人员、物质、文化的广泛流动,充分吸收各国之长,维持自身的先进性和活力,形成对周邻的优势和吸引力,确保自身的中心地位。
——《教师教学用书中外历史纲要》
(2)依据材料二概要指出唐朝“对周邻的优势和吸引力”有哪些?
【维护祖国统一】
材料三:“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郑成功
(3)据所学知识指出“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的历史依据是什么?“贵国”是指哪国?指出“余既来索”的结果如何?
材料四:第八条“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反分裂国家法》
(4)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分裂国家法》提出了解决台湾问题的哪两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