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马鞍山市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情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政府要求普通民众自觉做好居家隔离,小区里有些老年人,不遵守规定,以锻炼身体为由,悄悄溜到小区的健身区活动,如果让你劝阻他们,你想说:______

A.您老人家这么大岁数也该懂事了,老实在家呆着吧!

B.外面危险,总出来干啥?就在家里活动活动吧!

C.您可真勇敢,这时候还出来溜达,不怕被传染吗?

D.老人家,尽量在家里活动吧,您得注意保护好自己。

2、下列关于《愚公移山》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寓言故事相当完整,有背景、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也写出了一些生动的细节。

B.本文塑造了愚公的生动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

C.本文结尾写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把山背走了,这是一种封建迷信思想,不应以此结尾。

D.愚公跟智叟的矛盾是文中的主要矛盾,是故事寓意之所在,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人与自然关系这一问题上两种对立的观点。

3、下面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提防(tí) 憎恶(è) 庶祖母(zhé)

B. 文绉绉(zōu)  干涸(hé)   不逊(xùn)

C. 黝黑(yǒu)   畸形(jí)   匿名(nì)

D. 解剖(pōu)   诘责(jié) 绯红(fēi)

4、下列字形和加点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首(qiào) 落第  诚皇诚恐  无消息(yǎo

B.责(jié)  莹光  摩肩接踵  滋暗长(qiǎn

C.形()  琐屑  殚精竭力  坦荡如

D.lòu) 锃亮  正襟危坐  络不绝(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崔颢《黄鹤楼》一诗,完成小题。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2)风声一何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赠从弟》刘桢)

(3)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龟虽寿》______________

(4)柴门何萧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植)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

(1)《名人传》是____________最早享誉文坛的名人传记,它真实地记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________三位艺术大师坎坷的生活和艰辛的创作,展现了艺术大师们伟大的心灵。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最喜爱阅读英国女作家艾·丽·伏尼契的小说《________》,并受其主人公亚瑟的斗争精神影响很大;保尔·柯察金在________(人名)的启发和教育下,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逐步成为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在本册课文中,无论是杰出人物还是身边的亲人、老师,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都闪烁着动人的光,给人以无限的正能量。小思组阅读了《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这篇文章后感觉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对这篇文章开展了阅读研讨活动,请你共同参与完成下面小题。

星斗其文   赤子其人

汪曾祺

①沈先生逝世后,傅汉斯、张充和从美国电传来一副挽辞,只有四句: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这副挽辞把沈先生的一生概括得很全面。

②沈先生的血管里有少数民族的血液,有一股蛮劲、狠劲,做什么都要做出一个名堂。沈先生瘦瘦小小,但是有用不完的精力。他少年当兵,漂泊转徙。二十岁冒冒失失地闯到北平来,举目无亲,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就想用手中一支笔打出一个天下。冬天屋里生不起火,用被子围起来,还是不停地写。后来,他真的用一支笔打出了一个天下了。一个只读过小学的人,竟成了一个大作家,而且积累了那么多的学问,真是一个奇迹。

③沈先生很爱用一个别人不常用的词:耐烦。他说自己不是天才,只是耐烦。他的耐烦,意思就是锲而不舍,不怕费劲。一个时期,沈先生每个月都要发表几篇小说,每年都要出几本书,被称为多产作家,但是写东西不是很快的,从来不是一挥而就。他年轻时常常日以继夜地写。他的作品看起来很轻松自如,看似不经意,但都是苦心雕琢出来的。《边城》一共不到七万字,他告诉我,写了半年。

④沈先生爱改自己的文章。他的原稿,一改再改,天头、地脚、页边,都是修改的字迹。蜘蛛网似的,这里牵出一条,那里牵出一条。作品发表了,改。成书了,改。看到自己的文章,总要改。

⑤他很爱他的家乡。他的《湘西》《湘行散记》和许多篇小说可以作证。他不止一次和我谈起棉花坡,谈起枫树坳——一到秋天满城落了枫树的红叶,一说起来,不胜神往。八十岁那年,他在家乡听了傩戏,这是一种古调犹存的很老的弋阳腔。沈先生听了,说:这是楚声,楚声!他动情地听着楚声,泪流满面。他的家乡每年有人来看他,沈先生非常亲切地和他们谈话,一坐半天。

⑥沈先生对青年的帮助真是不遗余力。他的书是为了自己看,也为了借给别人看的。借书一痴,还书一痴,借书的痴子不少,还书的痴子可不多。有些书借出去一去无踪。他曾经自己出钱为一个诗人出了第一本诗集。诗人柯原的父亲故去,家中拉了一笔债,沈先生提出卖字来帮助他,价款直接寄给诗人。他对学生的作品细心修改,寄给相熟的报刊,尽量争取发表。他这辈子为学生寄稿的邮费,加起来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我在昆明写的稿子,几乎无一篇不是他寄出去的。

⑦沈先生于物质上看得很淡。他穿衣服从不讲究。我见他时总是一件洗得褪了色的蓝布长衫,夹着一摞书,匆匆忙忙地走。但在帮助家乡时先生总是竭尽全力。《沈从文文集》的稿费寄到,九千多元,他又从存教中取出几百元,凑成一万,寄到家乡办学。

⑧沈先生也有生气的时候,也有极度烦恼痛苦的时候,但多数时候都是笑眯眯的。他总是用一种善意的、含情的微笑,来看这个世界的一切。到了晚年,喜欢放声大笑,笑得合不拢嘴,且摆动双手作势,真像一个孩子。只有看破一切得失荣辱,全置度外,心地明净无渣滓的人,才能这样畅快地大笑。

⑨沈先生家有一盆虎耳草,种在一个椭圆形的小小钧窑盆里。很多人不认识这种草。这就是《边城》里翠翠在梦里采摘的那种草,沈先生喜欢的草。

(摘编自《汪曾祺散文》,有改动)

注:沈从文,湖南凤凰县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著有《边城》等小说。

【1】小马读完全文后觉得汪曾祺先生主要从写作、生活两个方面,通过具体的事件刻画沈从文先生的优秀品质,请你至少说出其中的两件事。

【2】小语同学认为汪曾祺特别善于抓住细节刻画人物,想请你从人物描写角度对第⑧段的画线句进行一番赏析。

【3】小含同学感觉第③段中“耐烦”这个词具有特殊含义,但是他还说不清楚。结合文章内容,请你帮助他解释。

【4】小豪同学读到第⑥段“借书一痴,还书一痴”时,对沈从文先生油然而生敬佩。请你也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5】小陆同学觉得文章开头引用“挽辞”的写法很值得借鉴。你认为本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小嘉同学认为,文章的题目“星斗其文,赤子其人”用得特别好。想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对题目的理解。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生活中,总有某件事能给我们的心灵带来影响,有感动、启发、震撼、激励等。请你以“那件事   了我”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