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希腊文化东传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 )
A.希波战争 B.亚历山大东征 C.罗马帝国扩张 D.阿拉伯商人
2、在现代历史中,元首这一称谓演变为主权国家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元首”一词最早用于罗马帝国的建立者。那么历史上第一位“元首”应该是( )
A.伯里克利
B.克洛维
C.查理曼
D.屋大维
3、在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时,有人指出“这两次战争(一战和二战)之间还有更加深刻的联系。在第二次战争中,德国明确地为推倒第一次战争的裁决而战,为摧毁随它而来的清算安排而战。”该观点认为( )
A.德国不应对两次世界大战爆发负主要责任
B.《凡尔赛条约》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C.英法采取绥靖政策是二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D.德国为完成国家统一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4、六国的欧洲无疑是不完整的。西部还有重要的空白。向东则遇到“铁幕”这一障碍,它后面实际上正在形成另一个共同市场,即C.0.M.E.C.0.N.。据此,可以推断出C.0.M.E.C.O.N.是指( )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华沙条约组织
C.经济互助委员会 D.世界贸易组织
5、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为了减少旱涝对农业的影响,修建水利工程成为地区发展的大事。战国时期李冰主持的水利工程闻名于世,惠泽中华民族两千余载,堪称世界水利工程的典范。这一水利工程位于下图中( )
A.①
B.②
C.③
D.④
6、对某些人来说,这是一个救世福音,对另外一些人,它则是一个魔鬼学说。”这段话是《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对 1848年发表的某一文献的评价,该文献是( )
A. 《独立宣言》 B. 《共产党宣言》 C. 《人权宣言》 D. 《1787年宪法》
7、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争夺在巴尔干地区的霸权地位的斗争更加激烈,小规模、小范围的战争不断发生。火星四溅的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战争一触即发的“火药桶”。最终引爆了“火药桶”的“火星”是( )
A.三国同盟成立
B.三国协约建立
C.萨拉热窝事件
D.凡尔登战役
8、他是“扑向太阳的画家”,他的一生如同他的名作《向日葵》,朝着炙热的太阳,撑起花瓣绽放着生命,而后便很快地凋谢了。他是( )
A.梵高
B.贝多芬
C.莎士比亚
D.但丁
9、下列一组拍摄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照片,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③②①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10、2020年我国首部民法典出台,而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法典是1804年法国颁布的, 以后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其为参照蓝本,这部法律文献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拿破仑法典》
11、下表(表)所示内容体现古代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
雅典和斯巴达概况
城邦 | 面积(平方千米) | 人口(万人) |
雅典 | 2500 | 约30 |
斯巴达 | 8400 | 约40 |
A.等级森严
B.小国寡民
C.军事独裁
D.自由民主
12、“史论”是指在历史研究学习中对历史事件的评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
A.巴黎公社是世界上建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19世纪中期马克思撰写了《资本论》等著作
C.1864年英法等国的工人代表成立“第一国际”
D.1825年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
13、法国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制宪会议的召开 B、《人权宣言》的制定及颁布
C、“热月政变” D、处死路易十六
14、观察如图图片,提取有效信息,其中的人物是英国发明家
A. 瓦特
B. 史蒂芬孙
C. 哈格里夫斯
D. 凯伊
15、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一战爆发前形成了两大侵略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②欧洲的巴尔干半岛素有“火药桶”之称
③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④一战中最残酷的战役是凡尔登战役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6、法学方面的成就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B.《查士丁尼法典》是《罗马民法大全》的一部分
C.《十二铜表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D.《罗马民法大全》集中了古罗马帝国全部法律条文
17、仔细阅读如图,指出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的文明成果是
A. B.
C. D.
18、秦实现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的大一统的政治制度是( )
A.中央集权制
B.三省六部制
C.八旗制度
D.厂卫制度
19、用地图学习历史是一种基本的能力,下图最适合学习的历史主题是
A.大河流域的文明
B.海洋文明的发展
C.雅典的民主政治
D.丝绸之路的开辟
20、下列关于世界近代史有关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改革与革命是欧美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主要方式
B.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社会变革
C.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
D.17~18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发生了社会巨变,这一巨变主要是指都完成了工业革命
21、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_________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延续了近300年之久。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________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22、__________年,西罗马帝国灭亡;__________年,拜占庭帝国灭亡。
23、战国后期秦国在成都附近岷江上修建的著名水利工程是_________,为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个盛世的是_______。
24、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________起草的________,它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25、汽车的发明者﹣﹣ 。
26、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_____、_____三个国家的雏形。
27、美国国父______领导美国人民取得独立,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20世纪30年代,美国总统______上台实施新政,挽救了经济大危机。
28、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
29、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____”;《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____的诞生。
30、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北美13个殖民地的代表聚集费城,召开了第二届大陆会议,会议一致决定,委任______(人名)为总司令;1860年,共和党候选人______(人名)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南方奴隶主以此为借口挑起内战。
31、阅读材料:法典宣扬“君权神授”。它还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用来抵债;奴隶可以被任意杀死,凶手只需赔偿奴隶主的财产损失,无须偿命等等。
请回答:
(1)上述材料的是世界古代史上哪部法典?
(2)从法典内容可以看出,这部法典是维护谁的利益的?
(3)你知道这部法典是刻在什么地方的吗?
(4)这部法典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5)法典有什么价值?
(6)它是由谁制定的?他有什么功绩?
答: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它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
材料二:(公元前5世纪)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公私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真正的才能。
——伯里克利
(1)你认为材料一中的”它”指的是哪一国家?”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它的民主制度是怎样一步步达到顶峰的?
(3)根据材料二概括这种民主制度有何特点?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所了解的这种民主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33、普坦汉姆曾说过:“和平孕育着战争,战争孕育着和平”。维护世界和平,远离世界大战是人类必须关注的问题。结合所学回答:
(1)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这两场战争的性质有何不同?
(2)亚里士多德说:“战争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和平”。二战期间,为了维护和平,共同打击法西斯,宣告世界正义力量联合起来的标志是什么?请举一例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在军事上联合起来共同抗击法西斯的史实。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战中,粉碎“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和宣告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计划破灭,成为全国抗战重要转折点的战役分别是什么?
34、城市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窗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古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一些有专门手艺的农奴逃离封建庄园,到交通要道、渡口或寺院、城堡附近开设作坊,成为手工业者,商人也随之在这些地方聚集。为了防御侵扰,他们在聚居地筑起栅栏或围墙,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
材料二 在中世纪,城市本身的结构就明确反映出了城市同农村是分离的,每座城市都筑有完全封闭的城墙,并严格把守城门,这一方面是为了抵御外敌的入侵,另一方面则是用来将它同周围的农村分离开来。中世纪的城市是一个自治团体,这种自治同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相对于封建领主统治的自治,另一方面则是自我管理或自我统治……而包围着它的却是一整套以束缚个人自由为特征的封建体系。
——摘编自徐芳亚《浅论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条件及特点》
材料三 10世纪开始,城市逐渐在封建主的领地上兴起。农奴为摆脱领主的控制,大量移居城市,使得市民阶层壮大。他们(市民)的崛起不但为日后资产阶级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也为世界市场的扩大做好了铺垫,更是在平常的市民生活过程中孕育了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的萌芽。
材料四 11、12世纪,随着城市的兴起,新兴市民阶层对文化知识的需求十分迫切,从而促使欧洲许多工商业繁荣的城市出现了城市学校。这些学校开设实用知识课程,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在单一学科的私人学校或教会学校整合演变的基础之上,产生了中世纪欧洲的大学。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古西欧城市的地位,并概括中古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答3点即可)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城市的兴起对欧洲历史的影响。
(4)根据材料四,指出中世纪欧洲大学出现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欧洲城市文明的历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