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踌(chú)   簌(sù)     枝(qiú)    坦荡如(dī)

B.鲜(yǔ)    土(nián)   临(bīn)    恹欲睡(yān)

C.美(pì)    (jìn)    (suō)    不折不(náo)

D.题(bá)    邪(bì)     隙(xià)    滋暗长(qiá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暴晒   辟邪   销毁   俯仰生资

B.防御   秀颀   琐屑   殚精竭虑

C.喧器   遏制   蒙昧   自出新裁

D.桥墩   狼藉   教晦   无动于衷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三峡》的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B.文章用“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山之“连”,“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山之“高”,又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进行正面描写。

C.文中“清荣峻茂”一句话四字写四物:“清”字写水,“峻”字写山,“荣”字写柏树,“茂”字写草。

D.文章写秋峡用猿来表现,写猿又分两层,一是直接叙述,一是引渔歌为证。

4、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至cù            然qiǎo        首qiáo        屏息声liǎn

B.相jiàn        碎yà            灭jiān        眼花乱liáo

C.承zài          隙xià          劲qiú          无消息yǎo

D.黑yǒu          hāo          空lóu          鹤立鸡qún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梁甫行》一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梁甫行

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1)“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塑造了“妻子”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2)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根据要求填写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

⑵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____

⑶《石壕吏》中“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含蓄地表达诗人对这灾难深重的一家人的同情。

⑷《望岳》中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春望》中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或运用拟人抒发伤感之情)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有一天在红军第二师演习的时候,我和A_______在一块。我们必须要爬一座很高峻的山。跑上山顶去!他突然这样对我和他的气喘着的总部人员喊着。他像一个兔子一样地跳着跑开了,到山顶的时候他远超过了我们一行人。又有一次,当我们骑马行着的时候,他又叫出了同样的一种挑战。

(1)片段中的A是_____________。(填人名)

(2)从所选生活细节可以看出A有什么特点?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谨防数字化痴呆症 刘戟锋

①当初,许多人练习电脑打字,是因为自己的字写得不好。那时我们未曾想到,仅仅几年后,就像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描述的那样,巨大的数字化浪潮,将包括儿童在内的庞大社会群体一网打尽,人类社会踏上了数字化的“不归路”。

②凡事有利也有弊,有得必有失。韩国首尔脑部平衡中心专家不无忧虑地告诫:长期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将导致数字化痴呆症。《朝鲜日报》专门撰文列举若干相关症状,如“你只记得住自己的单位电话和家庭电话”,“你觉得新认识了某人,但其实曾见过他”,“你在车里安装导航设备后就看不懂纸质地图了”,等等。

③数字化痴呆症?信还是不信?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不管这类说法是危言耸听,还是警世洪钟,有一点可以肯定,从人类思维方式来看,过度痴迷和依赖数字化产品,势必导致大脑发育和使用的不平衡。在数字化与信息化时代,动动手指就可以在网络上获得应有尽有的资料,知识的获取即时化了,人类的创造力却下降了。茶余饭后的谈资海量化了,人类的注意力却被分散了。科技与经济的联系全球化了,人类社会群体间的亲情却淡漠了。碎片化信息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之大,可以一言以蔽之:以目废心

④当数字化时代造成信息泛滥,负面效应就会浮出水面。对一些热点事件的全方位报道为何让人产生信息厌倦之感?连篇累牍的电视剧为何让人感到视觉疲劳?人类数千年大浪淘沙仅存的少数名著为何风光不再?当我们长期沉溺在信息的汪洋大海里,为之欣喜,为之癫狂,为之焦虑时,是否也该冷静地检讨一下,我们的思维习惯、日常行为、生活体验是否发生了某种扭曲与异化?

⑤前不久,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了美国西弗吉尼亚州一个名叫“绿岸”的小镇。由于该小镇位于美国国家无线电静默区内,手机、路由器、电视、广播等电子产品在这里统统失灵。如果有人需要和外界传递消息,镇上有唯一一台付费电话可以与外部联系。据了解,从六七年前开始,越来越多想要戒掉“电子瘾”的人们搬到这里,感受缓慢、宁静与本真的生活。

⑥对于那些对现代生活感到疲惫的人们来说,美国“绿岸”小镇的桃花源式生活可遇而不可求。在数字化时代,将过度使用数字产品引发的种种问题归咎于器物本身,也不是一种客观和理性的态度。克服数字化痴呆症,需要增强对自身行为的把控能力,养成更加积极平衡、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止被数字化产品“绑架”了思维、“绑架”了生活。

(选自《 人民日报 》 2014年4月)

1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第②段划线句子起什么作用?

3第③段中画线词语中的“废”字具体指哪几方面内容?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生活常因细节而丰盈和意味深长。以“那些细节”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