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国崛起》一书中指出:“拿破仑战争是大革命的继续。”这个“继续”是指拿破仑在此期间( )
A.颁布《拿破仑法典》
B.多次打败反法联盟,废除封建制度
C.远征俄罗斯
D.以强有力的政权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
2、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中说道:“不列颠的侵略,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英国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织品挤出了欧洲市场,然后是向印度输入棉纱,最后使这个棉织祖国充满了英国的棉织品。……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手工 业的结合。”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A.英国将印度变成其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属国
B.资本主义机器生产摧毁了封建的传统手工业
C.英国在国际市场上打击了印度的棉纺织品
D.英国要帮助印度建立现代化企业
3、某文明规定“任何公职人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该古代文明是
A. 古印度
B. 雅典城邦
C. 古罗马
D. 古埃及
4、重要的国际会议对历史发展有深远影响。巴黎和会和雅尔塔会议的共同影响是( )
A.都形成战后世界新格局
B.都由英法美三国操纵
C.都化解了国家间的矛盾
D.都加速了战争的结束
5、中世纪的西欧,两个相距仅几百英里的地方,一个地方有大量的粮食,另一个地方却在遭受饥饿是很正常的事情。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西欧出现了等级君主制,大封建主仗势以邻为壑
B. 国王以粮食为武器,限制粮食贸易,反对城市自治
C. 庄园制经济封闭和自给自足,人们生活范围小,交往少
D.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崛起控制了亚欧商路,破坏了西欧商业环境
6、俄国是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下列与俄国相似的是
A. 英国 B. 法国 C. 日本 D. 美国
7、17世纪中叶以后,欧洲贩奴的商船走完全程的需6个月,可做成三笔交易,获取高额利润。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垦殖运动
B.三角贸易
C.西进运动
D.美国内战
8、“奔驰”车,巧妙而恰当地表现出汽车的特征。“奔驰”是中国人根据哪位科学家的姓氏译音而确定的
A.莱特 B.亨利·福特 C.卡尔·本次 D.爱迪生
9、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巴黎公社
C.十月革命
D.华夫脱运动
10、下列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作品与作者搭配正确的是( )
A.《最后的晚餐》——拉斐尔
B.《神曲》——达•芬奇
C.《蒙娜丽莎》——但丁
D.《哈姆雷特》——莎士比亚
11、0~9这些数字的发明者是( )
A. 古埃及人 B. 古阿拉伯人 C. 古印度人 D. 古罗马人
12、“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与这一观点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建立近代海军 D.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
13、19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风起云涌,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发展。其中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解决的危机分别是
A. 农奴制、英国殖民统治、幕府统治 B. 黑人奴隶制、农奴制、幕府统治
C. 英国殖民统治、黑人奴隶制、农奴制 D. 英国殖民统治、黑人奴隶制、幕府统治
14、在十四和十五世纪,城市原有的行会组织成为一部分工匠要千方百计突破的发展障碍。这样他们可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帮工和学徒的数量,并把破产的同行雇为己用。由此促进了( )
A.家庭手工业的出现
B.集中的手工场形成
C.自给自足庄园发展
D.机器大生产的出现
15、下列各项不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历史意义的是:
A.使人类进入工业时代
B.促进了欧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C.促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阶级
D.将世界完全联成一个整体
16、近代清政府与某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规定,某国臣民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开办工厂“从事各项工艺制造”,这标志着列强侵略中国进入到资本输出阶段。该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17、“6世纪起…学者、教师、工匠和僧侣从大陆渡海而来,随身除了带来新的宗教信仰外,还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而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对这里所说的“作用”理解正确的是
A.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B.沉重打击了封建贵族势力
C.使日本列岛基本得到统一
D.推动欧美文化在日本传播
18、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英国人创作的漫画《三头怪兽》,“三头怪 兽”指的是( )
德、意、英 B.德、意、日
C.德、意、英 D.英、日、意
19、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圆周率的科学计算方法的是
A.欧几里得 B.阿基米得
C.祖冲之 D.掷铁饼者
20、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下列能代表古埃及文明成就的是( )
A. 麦加清真寺 B. 圣索菲亚大教堂 C. 巴黎圣母院 D. 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21、公元前五世纪中后期________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2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公元前73年,__________发动奴隶起义,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
(2)佛教创始人是_________。
(3)北美13个殖民地代表在费城召开第二届大陆会议,委任________为大陆军总司令。
(4)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是___________。
23、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1)古代雅典 使其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2)日本通过 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逐渐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3)美国实施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应对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
24、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不断加剧,由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________与英法俄组成的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军备竞赛,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________》,标志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目标,相互支持,协同作战,逐渐扭转战争局势。
25、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______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其中______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
26、下图为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图,图中方框内填入英文字母代号。
A为同盟国的核心
B为同盟国成员,但立场不坚定,后发生倒戈。
27、__________是古埃及法老专制统治的历史见证,也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英国通过一系列战争获得大片殖民地,自诩为“__________”。
28、根据提示,写出相关的历史信息。
①目前我国已知最早的人类是_____。
②半坡聚落是____流域原始农耕文化典型代表。
③相传_____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等,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④战国时期,各国争霸采取的外交政策分别是_____和_____。
29、有“汽车之父”称誉的工程师是德国人_______________,著有《电磁学理论》的英国物理学家是_______________。
30、______是文艺复兴的先驱。______ “发现”美洲。
31、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古希腊民主政治制度为哲学家们提供了实践的基础和社会的背景,而哲学思想则为政治制度的形成和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其最著名的哲学家有哪些呢?(答出两位即可)
(2)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的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是什么?
(3)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方不同的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方矛盾,南方奴隶主还挑起战争。北方联邦政府颁布相关法令深得人心,调动了哪些人积极参军作战而获得战争胜利?
(4)通过对以上观点的学习,谈谈你的感悟。
32、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中国诸子百家中,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其中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学派是哪家?
(2)丝绸之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东西方文明交流对话之路”。为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谁?他先后几次出使西域?
(3)在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中,哪一部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文明的认识。
33、华盛顿被誉为“合众国之父”,他为美国独立和国家制度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他领导哪场战争取得胜利使美国赢得了独立?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场战争的性质?
(2)1787年,他主持召开了制宪会议,最终制定出哪部法律?这部法律的性质和重要影响分别是什么?
34、戏剧的发展和内容与时代紧密相关。
材料一
宋代经济发展,商业日益兴盛,为戏剧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为了适应城市居民的需要,汴京和临安的民间艺人组成了团体,有了固定的表演场所。 ——摘编自 阴法鲁《中国古代文化史》 | 17世纪欧洲商人阶层壮大,他们的财富为城市提供了基础,城市又为歌剧院的建立营造了条件。众多剧院的出现使看歌剧不再是贵族的专利,而成为老百姓的娱乐。 ——米罗·沃尔德《西方音乐史十讲》 |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北宋固定的娱乐场所的名称。概括宋代和17世纪欧洲戏剧发展的相同点
材料二 18世纪的音乐家贝多芬等人去各地演出只能乘坐马车,途中耗时长。1709年,意大利一位工匠制作出第一架钢琴,他一生中大约只做了20架钢琴,钢琴结构基本是木制的。19世纪中期以后,音乐家施特劳斯等人能在一个月中到多个国家演出,途中耗时大大缩短。英国一家工厂每年生产立式钢琴超过1 000台,琴壳采用铸铁框架,到了世纪末,大钢琴几乎都是全铁框架。
——摘编自莱昂·普兰廷卡在中央音乐学院的讲座
(2)依据材料二,比较从18世纪到19世纪钢琴艺术领域发生的变化。 结合所学,分析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1925年,黄埔军校创办了血花剧社,随北伐军开展宣传工作,以下是血花剧社部分剧目。
序号 | 剧目 | 简介 |
① | 《碧血黄花》 | 歌颂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革命精神 |
② | 《皇帝梦》 | 嘲讽企图恢复帝制的袁世凯 |
③ | 《革命军来了》 | 揭露直系、奉系等反动军阀破坏革命的真面目 |
——整理自邢照华《黄埔血花剧社及其社会动员功能探析》
(3)说出材料三中反映北伐战争的剧目。(写序号)依据材料二,分析血花剧社对北伐战争所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