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翘首(qiáo) 遗嘱(zhǔ ) 篱笆(bà) 教诲(huì)
B.胆怯(qùe) 告罄(qìng) 毡鞋(zhān) 概率(lǜ)
C.合拢(lǒng) 遨游(áo) 缥碧(piǎo) 倔强(jú)
D.题跋(bá) 黏土(nián) 记载(zǎi) 搀扶(chān)
2、下列句子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白云似在她头顶漂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
B.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缀劳作,尤喜纺棉。
C.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流下眼泪。
D.草丛里传来蝉暄嚣的歌声,这歌声是四年苦工换取短暂享受。
3、下列句子中涉及到的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每句五字或七字,通常规定每首八句,共四联。一般来说,律诗二、三联的上下句是对仗句。如曹植的《梁甫行》就属于律诗。
B.小语今年刚上小学,由此可推断其年龄约为“始龀”。
C.《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课题中的“书”是“家信”的意思。
D.中国自有阴阳之说,阴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愚公移山》中的“达于汉阴”,汉阴指的是汉水北岸。
4、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昆虫记》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其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
B.读过《昆虫记》,你会知道舍腰蜂在开始捕食它的俘虏之前,也要像人类一样先给对方打上一剂麻醉药,让对方失去知觉的同时也失去抵抗能力。
C.《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作品,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D.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表述:“在某种意义上,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这次大迁移指的是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
5、阅读下面两首关于马的古诗,按要求完成各小题。
【甲】
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跸跋①黄尘下,然后别雄雌。
(北朝乐府《折杨柳歌辞》)
【乙】
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
(唐·杜甫《病马》)
【注释】①跸跋:快马飞奔时马蹄击地声。此句是作者的揣想之辞。
(1)下面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描绘了马赛前的景象,其中两个“须”突出了人马互相依赖的重要。
B.【甲】诗中末句“别雄雌”,表明马儿的性别是可以通过比赛快慢来分辨的。
C.【乙】诗写了一匹新买不久的老马,这马病了却依然在艰苦路途上为人卖力。
D.【乙】诗的尾联写出:老马虽地位低微但极富感情,还为诗人沉吟、鸣不平。
(2)以上哪首诗与韩愈在《马说》中所表达的情感最相符?请结合诗文,简述理由。
6、古诗文名句默写。
山川之类,古来共谈,“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是秋意颇浓的山野之类:“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是登楼远眺的江景之美:“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是塞外大漠雄浑壮丽之类:“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是白居易笔下西湖早春的花草之美。
然览物之情,各有不同。而对富春江的奇山异水,吴均忘情于山水:_________,窥谷忘反;面对傲雪凌霜的松柏,刘桢发出了“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的赞叹,借松柏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面对衰老,曹操要老当益壮、自强不息: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红军决心不要重蹈他的覆辙。他们从金沙江(长江在这一段的名字)迅速北移到四川境内,很快就进入骁勇善战的土著居民、独立的彝族区的“白”彝和“黑”彝的境内。桀骜不驯的彝族从来没有被住在周围的汉人征服过、同化过,他们好几百年以来就一直占据着四川境内这片林深树密的荒山野岭,以长江在西藏东面南流的大弧线为界。蒋介石完全可以满怀信心地指望红军在这里长期滞留,遭到削弱,这样他就可以在大渡河北面集中兵力。彝族仇恨汉人历史已久,汉人的军队经过他们的境内很少有不遭到惨重损失或全部歼灭的。
(1)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___(人名)所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写“不要重蹈他的覆辙”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___。该选段写的是红军的_________行动。
8、阅读《慢读》,回答小题。
慢读
①读书一旦纳入人生竞赛的项目, 阅读速度问题就凸显出来了。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期盼甚至逼迫孩子快读、多读,学校和社会也在推波助澜,渲染着强化着竞赛的紧张气氛。无怪乎孩子们要掐着秒表阅读,看一分钟到底能读多少内容。物质主义时代,读书从一开始就直接地和物质利益挂起钩,越来越成为一种功利化行为。阅读只是知识的填充,只是应付各种人生考试的手段。我们淡漠了甚至忘记了还有另一种阅读,对于今天的我们也许是更为重要的阅读——诉诸心灵的惬意的阅读。
②“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我们在引用陶渊明这段自述时, 常常忘记了前面还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八个字。阅读状态和生活态度是紧密相关的。你想从生活中得到什么,就会有怎样的阅读。不要仅仅为了生存去读书吧。即使是从功利的角度出发, 目标单一具体的阅读,就像到超市去买预想的商品,进去就拿,拿到就走,快则快矣,少了许多趣味,所得也就有限。
③世界如此广阔,生活如此丰富,值得我们细细翻阅,一个劲儿地快马加鞭日夜兼程, 岂不是辜负了身边的无限风光。总要有流连忘返含英咀华的兴致,下马看花闲庭信步的优雅。君不见森林中的树木,生长缓慢的更结实,更有机会成为栋梁之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心灵的成长需要耐心。
④在人类历史上, 对于关乎心灵的事, 从来都是有耐心的。 法国作家蒙田在他的后半生,花费整整三十年时间,完成传世之作《随笔集》,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晚年的列夫·托尔斯泰, 已经著作等身,一部拷问灵魂的小说《复活》整整写了十年;我们的曹雪芹,穷其一生只留下未完成的《红楼梦》,被一代又一代读者诵读。
⑤物质越是丰富,技术越是先进,越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去制衡去掌控。让我们就从读好一本书开始。不必刻意追求速度的快慢,保持自然放松的心态,正像美好的风景让人放慢脚步,细细欣赏,读完之后还会留下长长的记忆和回味。
【1】人们争相求快、淡漠甚至忘记慢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作者告诉我们“慢读”有哪些益处?
【3】文章第②段引用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的句子,是为了直接证明_______;第④段举“法国作家蒙田完成《随笔集》”的例子则是要证明________。
【4】有人说:“看电子书,或者网上阅读就是没有读书的感觉。好像快餐盒饭和居家晚餐一样,快餐盒饭能迅速吃饱,而居家晚餐则有个享受的过程。”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9、按要求作文
岁月静好,芬芳满园,八年级,正是一个承上启下,雷雨交加的夏季。日益繁重的学业,也许让我们烦恼沮丧,但也激发了我们的斗志,磨砺了意志,让我更乐观、更坚强;日趋激烈的竞争,也许让我备感压力,但师长的关爱,朋友的鼓励,让我们更懂得了珍惜,懂得了付出;学习之余,各项艺术活动或兴趣爱好,不仅调节了我们的身心,也让我们的青春岁月更丰富,更充实。加油吧,我的未来不是梦。
请以“八年级,一个 的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补充完整题目,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积极健康向上;②综合运用表达方式;
③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⑤不得抄袭套写。